电气安全技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50232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气安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气安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气安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气安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技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安全技术电气触电及其预防电气化的机械与设备已成为大众生活与产业生产不可缺少扔必要条件,但在使用电气设 备时常因对用电安全的知识不足,使用的疏忽或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不良或设备本质的不 安全而发生电气灾害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而电气灾害的事故类型有触电、火灾、 爆炸及雷害,其中以触电与电气火灾最为常见。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可分为:(1)直接接触事故:在电气装置运转时,直接与带电部位接触的触电事故。(2)间接接触事故:当电气装置的绝缘发生劣化,绝缘性能降低造成内部带电部位漏电至 外部的非带电金属部位,此时虽仅接触外部非常电金属部位,亦会形成触电事故这称为间接 接触事故。触电又可为单相触

2、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2、绝缘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应与采用的电压相符合,并与周围环境条件和运行使用条件相适应。 当施加于绝缘材料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会使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剧增,使绝缘材料 发生破裂或分解,完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绝缘的“击穿”。机械、化学、热力及 生物等有害因素的作用均可破坏绝缘。电气设备的绝缘应能长时间(一般20 年)耐受电气、 机械、化学、热力以及生物等有害困素的作用而不失效。为此目的必须:a)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把泄露电流限制在不影响安全有极限值之内;b)绝缘材料要具有足

3、够的绝缘性能;c)绝缘在的一定的安全系数,以承受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过电压。 对于在基本绝缘损坏情况下出现的危险接触电压进行防护的绝缘,要单独给于鉴定。 各类绝缘件必须有足够的耐热性。支承、覆盖或包裹带电部分或导电部分(特别是在运 行能出现电弧和按规定使用时出现特殊高温的受热件)有绝缘件,不得由于受热而危及 其安全性。支承带电部分的绝缘件,要有足够的耐受潮湿、污秽或类似影响而不致使用 安全性降低的能力。3、屏蔽供电、用电、维修电气工作中,由于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不便包以绝缘,或 全部绝缘起来有困难,不足以保证安全有场合,即采取遮栏、围栏、屏障、护罩、护盖、闸 箱等将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这种

4、措施称为屏护。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在使用中可根据具 体情况采用板状屏护装置或网眼屏护装置,网眼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其 接地或接零。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或避免车辆及其他工具、器具碰撞或过 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过电压放电、火灾和各种短路事故,不了操作方便,在带电体 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 安全距离称为间距。间距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和安装的方式等因素。4、特低电压特低电压是指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

5、过电流(50Hz-500Hz)有效值。特定电 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 36, 24, 12, 6V.5、漏电保护漏电保护是种类众多的电气安全装置之一,困其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快速性,当漏电电流 达到定值时自动切断电路,在低压配电线路上是安全用电的有效措施。不但保护人身、设备, 而且可以监督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情况。(1)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各类低压用电设备、插座等;(2)新低压配电柜(箱、屏)、动力箱、开关柜(箱)、操作台、实验台及车床、起重机械、传动机械等机电设备的配电箱,在设备过载、短路、失压、断相等保护同时, 必须作漏电保护;(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线路的用电

6、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4)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生活日用电器、移动机电设备及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用电设备;(5)潮湿、高温、金属占有比重大的场所及其他导电良好的场所。如机械加工、冶金、 船舶制造、纺织、电子、食品浴室、医院等辅助场所。6、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防止工艺过程产生静电和遭受雷击时,可能引起火灾、 爆炸和人身触电危险的一种保护性技术措施。由于设计、施工和外力破坏等原因,接地措施 不符合要求,就可能是火灾、爆炸和人身触电的潜在根源。电气装置和设施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a)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电器等的底座和外壳;b)电气设备传动装置;c)互感器的二次绕

7、组;d)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和封闭母线的外壳;e)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端子;f)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g)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h)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有金属围栏和金属门;i)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j)装有避雷线的架空线路杆塔;k)除沥青地面的居民外,其他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避雷 线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l)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设备;m)箱式变电站的我属箱体。、( 2)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在 1k

8、v 以下变压器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内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 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紧密连接起来。电气采用保护接零后,一旦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直接经零线形成单相短 路事故,该短路事故电流很大,使开关迅速调闸或使熔断器在极短时间内熔断,从而切除故 障的电源,保护了设备和人身安全。二、 电气防火和防爆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的绝缘,大多数是采用易燃物质组成的(如绝缘纸,绝缘油)。在 运行中导体通过电流发热,开头切断电源要产生电弧,由于短路或接地事故、设备损坏 等 原因可能产生电弧及电火花,可将周围易燃物引燃,发生火灾或爆炸。此外由于选 型不当、绝缘损坏等原因产生电火花时,就可以引起火灾可爆炸,

9、所以应进一步了电气 火灾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并在火灾发生后采用正确的抢救方法,防止发生人身 触电及爆炸事故。1、危险温度危险温度电气设备过热引起,设备过热则由电流产生热量所造成。引起电气设备过度发 热原因有以下几种:(1)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产热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温度急 剧上升达到自燃物的自燃点火或物质的燃点,即引起燃烧,导致火灾。造成短路的原因 的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雷击、接线与操作错误及小动物钻人等。(2)过载由于设计、使用不合理及设备故障运行均可造成过载引起电气设备发热。(3)接触不良电路中相互连接的接触处,因为松动、接触压力不够、接触面不光滑、不匹配是

10、发 生过热的重要原因。(4)散热不良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有一定的散热、通风措施,若受破坏,便可导致过热。(5)热能设备电灯、电炉之类热能设备工作温度高,200W灯泡表面温度160C-300C, 1000W卤钨 灯表面温度可达500C-800C,电阻炉工作温度也达800C均可点燃附近的易燃物品。(6)铁芯发热 由于绝缘破坏、过电压、涡流等原因造成铁芯发热也会产生高温。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击穿放电,电弧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汇集而成。一般电火花的温度都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3000 -6000 ,不仅能引燃物质,而且能使金属熔 化、飞溅,构成危险有火源。(1)工作火花 直流和交

11、流电机电刷在工作的时候,开关、接触器、插销在通、断电路时,许多电气设 备都会产生正常的工作电火花。(2)事故火花线路和设备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火花。例如,发生短路、导线连接松脱、保险丝熔断、 过电压放电、静电火花、感应电火花及误操作引起的火花。(3)机械碰撞火花除上述情况外,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爆炸事故,但在周围空间有爆炸性混合物,危险 温度或电火花会引起爆炸;充油设备(如多断路、电力变压器和充油套管)的绝缘油在 电弧作用下分解和汽化,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引起空间爆炸;发电机氢冷装置漏 气、酸性蓄电池排出氢气等,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空间爆炸。3、防火防爆措施(1)合理电气设备(a)应根据场所

12、特点,选择适应形式的电气设备。我国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三个区: 0 区。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 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b)防爆型电气设备依其结构和防爆性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隔爆型(d)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 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性物的爆炸压力并组织向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增安型(e)。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

13、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 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实验条件牙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 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亚型(p)。具有保护外壳,且壳内充有保护气体,其压力保持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气体 的压力,以避免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的电气设备; 充油型(。)。全部或某些带电部件浸在油中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 合物的电气设备; 充砂型(q)。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内产生的电弧、火焰 传播,壳壁或材料表现的过热温度均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14、的电气设备; 无火花型(n)。在正常运行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 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备; 防爆特殊型(s)。在结构上不属于上述各型,而是采取其他防爆形式的电气设备。例如将 可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的部分设备装在特殊的隔离室内或在设备外壳内填充石英砂等; 浇封型(m)它是防爆型的一种。将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弧、火花或高温的部 分浇封在浇封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2)对电气线路的要求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的安装位置、敷设方法、导线材质、连接方法等均应与危 险等级相适应。( 3)

15、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和危险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 运行对防火防爆的着重要意义。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 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保护电压、电流温升不超过允许值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过热。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线路 或设备连接处的发热。连接不牢或接触不良都容易使温度急剧上升而过热。保持电气设备绝缘良好,除可以免除造成人身事故外,还可避免由于泄露电流、短路火花 或短路电流造成火灾或其它设备事故。此外,保持设备清洁有利于防火。设备脏污或灰尘堆积既降低设备的绝缘又障碍风和冷却。 特别是正常时有火花产生的电气设备,很可能由于过分脏污引起火灾。因此,从防火的角度 出发,应定期或经常清扫电气设备,保持清洁。(4)保持防火间距 为防止电火花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开关、插销、熔断器、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焊器具、 电动机等均应根据需要,适应避开易燃易爆建筑构件。天车滑触线的下方,不应堆放易燃易 爆物品。变、配电站是工业企业的动力枢纽,电气设备较多,而且有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火花和较高 温度,其防火、防爆要求比较严格。室外变、配电装置距堆场、可燃液体储罐和甲、乙类厂 房库房不应小于25m;距其它建筑物不应小于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