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49912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风景区安全应急处置预案(DOC 29页)(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风景区防汛抢险及安全处置应急预案目 录1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1 1.4应急预案体系1 1.5应急工作原则22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 2.1单位概况2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73组织机构及职责8 3.1应急组织体系8 3.2指挥机构及职责84预防与预警9 4.1危险源监控9 4.2事故的预防措施9 4.3信息报告与处理185应急响应19 5.1响应分级19 5.2基本响应19 5.3响应程序21 5.4应急终止的条件21 5.5恢复现场22 5.6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226信息发布227后期处置238保障措施23 8.1通信与信息保障23 8.2应急队伍保障

2、24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4 8.4经费保障249培训与演练24 9.1培训24 9.2演习2510奖惩25 10.1奖励25 10.2责任追究25 10.3保险261总则1.1编制目的 制订景区防汛抢险及安全处置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景区人员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景区突发的重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省、市、区有关法规,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

3、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水利风景区内发生的社会治安和人身伤亡事故、火灾、水灾、游乐设施事故及自然灾害等各类重大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景区实际情况,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本应急预案,针对景区内发生的社会治安、人身伤亡事故、火灾、水灾和游乐设施事故及自然灾害等各类重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

4、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旅游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为原则,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区政府及旅游、安监、水务等政府部门统一领导及配合下,本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旅游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集和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5、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山景区概况水利风景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区中部、城市东部、赣江和山之间,处于市区河东镇、刘镇境内,依托溪、草坪溪、油箩坑水库、钓鱼台水库、裤脚塘水库以及上神岭水库等水利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42平方公里。景区区位优势明显,处在区东部片区,京九铁路、105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井冈山机场50公里,距南昌机场241公里,吉青公路南北贯穿于规划区。近年来,区加大了景区内外的旅游交通建设,先后修建了山景区旅游道路、华能大道、文天祥陵园景区公路,改

6、造了大道、青(原)东(固)公路等景区公路,有效提升了景区的通达性。西部和北部与区城市交通快速路相连,距离区城区仅6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内有直达景区的208路旅游专线车(每15分钟一班次)。交通极其方便,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为游客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水利风景区处在山之中,山历为佛教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环境秀丽怡人,风光旖旎,自古就有“山川第一江西景”的美誉。1993年,山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4年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及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山

7、有两条较大的赣江一级支流:溪和草坪溪。溪,发源于刘镇的岭上村,从东往西的趋势,呈“S”形流向,经油箩坑水库、钓鱼台水库、山玛丽寺、山塘水库、浒江村、云江村,从赣江村青石桥注入赣江。溪长12km,溪面宽6至15m,流域面积34km2。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好,水土流失极少。溪自西向东贯穿水利风景区腹部,其上游建有油箩坑水库,中部建有钓鱼台水库。水利风景区内水系发达,溪泉瀑布常年不断,水景丰富,水质良好,众多山涧溪流,涓涓汇入两大水库,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该溪水因上游环流于山玛丽寺一带而得名,历史悠久而厚重的河口文化闻名于世,水因山而命名,又因河口而神灵,故而得名,景区名称由此而来。另一条溪流即草

8、坪溪,发源于刘镇东部的桥上行政村,上游另一支溪发源于孙家坊和杨坑,再由杨坑水库流出,两支溪至陂头村附近汇合。再由南向北流经该镇的杨家坊、桥上、院背、刘家坊、陈家边和河东街道的庙沙、庄塘,至夏家老堪上注入赣江。是河东街 道和刘镇的天然分界线。主溪长约11公里,溪面宽至12米,流域面积487平方公里。该溪因从草坪村注入赣江而得名。景区资源特色鲜明。自然环境秀丽怡人,风光旖旎,自古就有“山川第一江西景”的美誉。山深潭碧泉、溪流飞瀑,奇峰怪石,鬼斧神功。山的风景特色是“翠、幽、秀、奇”。山中有潭、泉、溪、峡等景物景观35处,清溪飞瀑、宝树奇石错落其间。有本地和引进的树种共56个科,111个属,205种

9、;山中的湿地松,是我国引进的第一批国外松母树林,有“中国湿地松之父”美誉。山也是多种飞禽走兽、水生动物世代繁衍生息之地,普济湖、玉湖、松凌湖似颗颗明珠点缀山。山,是佛教河口南宗系的发祥地。历代来此求学揽胜者亦留下了众多的佳话胜迹,成为风景区内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玛丽寺”,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为河口七祖祖庭;寺庙主要文物史迹有:“唐七祖弘济禅师归真之塔”、“钟鼓楼”、“万善桥”、颜真卿手书的“祖关”、文天祥手书的“山”、李纲“诗碑”、“刘名山寺”等。在刘镇临江村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江古窑”。山中的阳明书院,有“西江杏坛”之称,与鹅湖书院、白鹿

10、洞书院齐名。山既有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又有秀丽的生态风光,山峦蜿蜒起伏,山势高俊挺拔。深潭碧泉、溪流飞瀑,奇峰怪石,鬼斧神功。山的风景特色是“翠、幽、秀、奇”。山中有潭、泉、溪、峡等景物景观35处,如:五笑泉、小三叠泉、观音坐莲、石猴赏月、仙人凿字等,清溪飞瀑、宝树奇石错落其间。有本地和引进的树种共56个科,111个属,20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银杏、杜仲、金钱松,国家三级保护树种白玉兰、紫玉兰、紫荆等;有珍稀树种荷边枫,还有千年古树罗汉松、柏树。山中的湿地松,是我国引进的第一批国外松母树林,有“中国湿地松之父”美誉。山也是多种飞禽走兽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兽类有山兔、狼、

11、小灵猫等,鸟类有白鹭、八哥、猫头鹰等,水生动物有鲤鱼、斗鱼等,昆虫类有七星瓢虫、赤眼蜂等。千里赣江似素练飘逸,环山而过。普济湖、玉湖、松凌湖似颗颗明珠点缀山。卓锡泉甘冽清甜,相传为七祖行思以锡杖拄地而成。铜壶漏瀑布飞珠溅玉、声若洪钟,是山不可多得的瀑布景观。蜿蜒流淌的溪清流不绝,游鱼可数,淙淙溪水,终年不断。走进山,溪声水色都在说法,不仅滋养着景区丰富的生态,也象征汉传佛教的源源不断。无论是听溪、观瀑、赏水、经行、禅坐,都是体验生活禅味的绝佳场景。根据水利风景区资源的聚集状态和规划范围,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形成“一轴两片八区”的串联式布局结构。一轴:规划城

12、市外环路(山以西马克镇县河口镇的绕城高速公路)为主轴。两片:两个片区山河口景区和刘山瀑布景区八区:八个功能区山综合服务区、玉湖生态游憩区、三篇文化体验区、森林科普体验乐区、马里休闲养生度假区、刘山配套服务区、刘山民俗文化体验区、的风格瀑布观光区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坚决遵循水源保护第一、营造人水和谐、生态环境逐步完善的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一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多处生态绿地,对因暴雨造成山体塌方点进行全面治理,聘请专人对普济湖、玉湖、松凌湖等进行管理,水资源保护有效加强;二是对景区的地质地貌、森林植被、水体资源实行严格保护采取综合防治水污染措施,配备足够的环境

13、卫生清理人员,配置环境保护标志牌、环保厕所、垃圾箱、垃圾焚烧炉等,可确保库区水质不被污染。通过严格管理、控制规模,使观光由无序变为有序,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了保护,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十年来,景区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以历史文化为内涵,按照“超前规划、多元投资、创新管理”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独具文化特色与各类水系水乳交融的魅力景区,水利风景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编制了山玛丽寺景区控制性规划,规划顺利通过了省、市规划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并于2013年11月获得了省住建厅批复。为了加快景区的发展,方便游客进出景区,市政府专门开通了208旅游公交专线,投资1亿元高标准建设山旅游通道,投资9100万元建设山大道,使山形成了南入北出的大交通格局。完成狮子山下生态路建设、绿化美化及玛丽寺庙前路改造工程;新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在城区主要路口都设有山景区交通引导标识,对4个停车场设置了标线,并规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