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49262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院教师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7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现将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如下:一、条例是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确了信访工作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条例第五条第(五)款要求“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源这是减少信访矛盾的重要举措,未能在基层处理好的“小事”,容易引发信访问题。我们要将矛盾在基层化解,让群众没有信访的意愿,没有信访的内容,没有信访的必要,才能真正减少信访,促进社会稳定。要充分结合新条例做好信访工作,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就地反映问题,随时了解问题处理进度,把群众反映问题解决在基层,减少矛盾上行。二、条例中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

2、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基本要求条例第二十七条就提到了“三到位一处理”,即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在信访过程中,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我们要明确告知权利和法律责任,引导群众合法、理性上访。对待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在工作中要规范办理流程,注重时效,及时跟踪进度,反馈结果,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三、我们要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信访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

3、将条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多动脑、多用心、多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作为基层信访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现将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如下:一、坚守政治性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信访工作条例出台实施的重大意义,始终扛牢“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二、注重人民性要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精准抓细抓实信访工作,树立“群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

4、事情”服务理念,聚焦难点重点热点,着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坚持事实性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诉求合理的问题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千方百计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岳西县委政法委开展学习交流研讨宿松县委政法委陈汉乡镇党委政法委员姚桃今天观看了省委政法委组织的信访工作条例专题培训会,对在政法战线上奋战的我们受益良多。在XX即将召开之际,信访工作条例规范和指导了我们如何开展信访工作,也对我们做好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作为基层政法工作者,维护地方安全稳定的政治社

5、会环境,尤其是在重要时间节点确保不发生非法上访等影响安全稳定的时间,是我们首要的职责。我们要吃透信访工作条例精神,明晰条例内容,在条例指导下开展信访工作,依法依规保证地方安全稳定。信访工作条例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对我们较好做好信访工作提出了挑战。在保障安全,化解信访矛盾道路上会有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用法,用心,用情去化解纠纷。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全面加强和改进信

6、访工作,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现将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如下:一、政治站位再提升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从大局大势中谋划推进信访工作,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办理质效再强化规范群众来访接待办理程序,提高接谈、受理、转送等基础性业务水平,把牢初信初访第一关;延续“四重”整治良好工作态势,狠抓逐案研究化解,精准分类突破,打好积案清零攻坚战;把握为民服务主线,扎实开展领导下访接访活动,全面建设

7、矛盾纠纷化解网络,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坚持“三不三推定”,实现信访事项全过程办理,全方位监督,密切联系群众,提高信访办理满意率。三、工作成效再进位2022年全县信访工作要紧紧围绕XX信访安全保障“一条主线”,抓住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来信)和争创“全国信访示范县”这“两个关键”,开展专项工作、“四重”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和落实“四加机制”三项活动,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最大努力促进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望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信访工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信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我们要全力做好条例的贯彻

8、实施工作,奋力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现将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如下:一、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放在最重要、最突出、最关键的位置,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坚持人民至上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合法诉求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三、坚持法治思维要把法治理念贯穿信访工作始终,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和工

9、作机制,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依法维护信访秩序,注重法治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理性表达诉求,对滋事扰序、缠访闹访的信访人依法处理。四、坚持源头治理要严格落实县每月、乡镇每半月、村(社区)每周矛排例会制度,充分发挥交调委、医调委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作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党员干部要用心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信访工作体制及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对待群众要一张笑脸迎人,一句问候暖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帮助

10、解决问题,让群众有困难愿找、有委屈愿诉,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要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法治思维,凝聚基层工作合力,既要确保信访案件能快查快结,又要摸清具体症结精准用力,力争信访案件处理不留任何“尾巴”。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新颁布的信访工作条例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信访工作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新时代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要善用这份“信访工作指南”,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水平。通过学习条例,本人受益良多,体会到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要坚持“四个理念”,念好“疏、早、化、

11、严四字诀,不断筑牢社会稳定“桥头堡”,搭建百姓“连心桥”。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现将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如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念好“疏”字诀,用心办好百姓堵心事条例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信访为人民”的理念,认真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千方百计为民排忧解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要疏通“言路”,畅通信访渠道。通过网络、来信、来访、来电等信访举报形式,敞开大门接访,让百姓冤屈有地方说,委屈有地方诉,难事有地方办。年初以来,东宁市信访局通过各种渠道共受理网上信访568件次,来信109件次,来访196件次

12、,来电1708件次。另一方面,疏导思想,打开信访人心结。信访工作要让百姓“事心双解”,及时解决老百姓的堵心事、揪心事、闹心事。对群众思想有误区、理解有偏差、或者要求不合理的诉求,要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把政策解释清楚,道理讲述明白,让群众充分理解,心服口服。二、坚持群众诉求有理,念好“早”字诀,及时排查解决矛盾纠纷信访干部要树立“群众有理”的思想意识,切不可先入为主,一上来就“欲堵之而后快”,要把“有理”作为第一判断和推定,要有“同情弱者”的惯性思维和心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我市深入开展联席会议向基层延伸,始终以镇(城区)、村(社区)两级为化解信

13、访问题的主战场,健全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坚持“五小五早”,把小隐患、小纠纷、小诉求、小信访、小案件,做到早发现、早调解、早回应、早解决、早受理。对排查出来的一般矛盾纠纷,现场调处、现场解决;对较复杂的重大矛盾纠纷,充分发动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力量积极疏导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化解质量高、速度快。年初以来,我市各镇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5件次,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坚持群众诉求有解,念好“化”字诀,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坚持“事要解决”的原则,依法依规依策化解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让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我市结

14、合“大接访大督查大调研”活动,持续深化“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从接待好每一次来访、处理好每一封来信、化解好每一个积案入手,真切听取群众意愿,依法回应群众诉求。每天都有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轮流到信访大厅接访,年初以来,市领导共接访97件次324人次。同时,对重点信访事项纳入督查范围,以责任压实推动工作落实,定包案领导、定化解方案、定责任部门,包案件分析、包跟踪督办、包信访化解。通过领导包联,进一步压实属事单位工作责任,推动属事单位采取多元方式化解信访难事、难题,落实“五级包保责任”,做到重点信访积案清仓见底,有效控制信访增量、减少信访存量,努力让“最多访一次”成为常态,“重信重访”

15、成为例外。四、坚持依法解决问题,念好“严”字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条例要求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一方面,信访干部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信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心用情用力用法解决好每一个信访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力量和社会温暖,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严格依法打击违法信访行为。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对以访牟利、以访施压,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信访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予以打击。2021年以来,我市依法处置了10名在信访过程

16、中存在违法行为的信访人,有力震慑了信访活动中违法人员,起到了警示警戒的作用,维护了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环境,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信访工作条例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回应群众呼声、符合时代发展。作为信访干部,要始终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为民服务放在心上、依法办事抓在手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现将条例实施一周年心得体会如下:一、坚守政治性,将使命担当的责任扛在肩上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