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49261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和喜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树和喜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树和喜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树和喜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树和喜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和喜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和喜鹊》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 只、种、 乐”的读音;会写 快乐” 2个字。重点2 .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 只有“孤单“邻居”的意思,积累 叽叽喳喳、安安 静静”等词语。重难点3 .发现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也,,” “都,,”的句式说话。难 占 八、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知道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1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来和大家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们看见都爱它。 你们猜, 这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 .同学们猜的很对

2、,就是喜鹊.同学们看,这就是喜鹊(出示喜鹊图片)。多可爱 的鸟呀!让我们一起叫两声它的名字吧。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喜鹊的课文,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读课 题。不要拖音,师读:树和喜鹊,再读课题。看到树和喜鹊这个题目,我们 就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呀?能不能完整地说一遍。这篇课文讲的是 树和喜鹊的故事。二、整体感知,解决生字音、形(一)整体感知1 .课文到底讲了关于树和喜鹊的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注意: 读之前先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读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6个。

3、 对照大屏幕看看你标的对不对,错的迅速改正过来。(二)解决字词1 .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普遍圈出来的字词有这些。第一组是三个多音字:只、种、乐。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位同学说出了每个字的一种读音,他们都还有另一种读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先来说说第一 个字只”,除了我们原先学过zhi 一只、几只,今天我们又碰到了他的新读音 zh I只有,我们还可以组词只要、只能、只是。种”,当读三声的时候我们可以组词种子,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读音 zh (ng,当读zh (ng的时候它表示的是一个动作,种树、种地。乐”,我们可以组词 音乐”。同学们都喜欢上音乐课。据我所知,咱班很多 男生女生都学

4、了钢琴、小提琴、古筝、吉他、的产丝等乐器。今天,付老师能和 大家一起上课,我很开心,也可以说我很快乐。那我们今天又学了yu6的另一个新读音l e谁能再组个词?欢乐。那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2 .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看图猜词的游戏吧!(出示鸟窝)谁能根据这幅图猜一 个词。鸟窝,3人读词,齐读。记字形:鸟窝的 窝”字有点难,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明字理:上面的 穴宝盖”表示巢穴,下面的 闪”表示读音。 窝”是很多小 动物的家,鸡的家叫,狗的家叫,老鼠的家叫,蚂蚁的家叫,鸟的家叫。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准这五个词。3 .同学们,快看这3个词,你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来当小老师领着 大家读一读,如果他

5、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如果读错了,大家一起帮他纠正。 2人。强调 邻,前鼻音咬准,招呼的 呼”是轻声,要读的又轻又短,跟老师读。 谁有好方法记住这6个字,同桌相互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孤” 在古代指的是没有父母的孩子,所以是子字旁,(板书)谁还能说一个带子字旁的 字?孩。单”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它的偏旁是上面的倒八,(板书)子字旁和倒八 是我们这节课学会的新偏旁,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老师领读两遍。令口,同学 们真聪明,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邻居。招呼,我们又见面了,谁主动和老师打 个招呼。我们打招呼的时候不仅要挥挥手,还要说 你好”。同学们,3000多年 前我们老祖宗造字的时候

6、招是这样写的,这是手,这是嘴,后来才简化成现在 的招。而老祖宗最开始是这样写 呼”的,这是口,后来才简化成现在的一个口, 一个胖乎乎的乎。谁能一字开花给呼组个词。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呼叫 呼喊呼声招呼4 .安安静静最后一个词,谁来读?谁有好方法记住这个静?左边青,右边争。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猜谜语一课时学过几个与它相近的字吗?也带着一个青草的 青”。在青的左边加言字旁就是请问的请, 加一个竖心旁就是心情的 情,加一个日字旁就是晴天的晴,加三点水就是清水的清。在右边加一个争就是 我们今天学会的安安静静的静。同学们安安静静”这个词可神奇了,你发现了吗?我们给它瘦瘦身就是 安 静”,我们让他吃

7、胖点就是 安安静静”。安静是一个词,安安静静也是一个词, 这样的词你们还能说一个吗?老师说两个,你让它变胖点好不好?高兴、快乐、干 净、明白、认真、叽喳,叽叽喳喳,这是谁的叫声 ?小鸟。让我们再读读这两个 词。课下同学们再多搜集点像安安静静、叽叽喳喳这样的词好不好?1 三)1.生字生词都会了吗 每口同位互相检查一下,如果他全读对了你就竖起大 拇指夸夸他,如果他有读错的,你就教教他。2 .都会了吗?同学们真厉害。这节课我们通过换偏旁、加一加、看图猜词等 方法认识了更多的汉字。3 .生字没问题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接读课文。读的同学争取做到 不添字、不漏字。听的同学仔细听,并想想从这个故事中

8、你知道了什么?谁来说说,通过读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研读文本,学习语言(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 .自己读,你们就知道了这么多,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老师读: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 里只有一只喜鹊。谁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2名学生读。2 .教学只有”。除了这棵树,还有其他树吗?除了这个鸟窝,还有其他鸟窝吗?除了这只喜鹊, 还有其他喜鹊吗?所以课文用了只有“。谁能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第一段。1 人读、男生读、女生读。3 .从 只有这个词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这里只有孤孤单单的一棵树,没有 其他的树陪伴他,我们说(生:树很孤单)。这里只有

9、一只喜鹊,没有其他的 喜鹊陪伴他,我们说(生:喜鹊很孤单)。4 .合并句子,明确结构。(1)谁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合适的方法都要认可)预设: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树和喜鹊一样孤单。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你和本文的作者金波爷爷一样聪明,用上 也”,就把两句话合成了一句话。谁再 来读读这句话。(2)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孤单”。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那棵孤单的小树,小树小树,你的周围没有一个朋友, 你想说什么?喜鹊喜鹊,你想出去捉虫子,却没有一个朋友陪伴,你想说什 么?读小结:是啊,他们都很孤单。树发现自己长高了,好开心呀,却没有一个朋 友去分享,喜鹊发现今天的晚霞好美呀,却没有一个朋友和自己

10、一起欣赏这美丽 的风景。孩子没有父母很孤单,树和喜鹊没有朋友也很 (生:孤单)。你能读 出他们的孤单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5 .学以致用:谁能用上也”说一句话。老师先来说一句你有一支铅笔,我也 有一支铅笔。你认真写作业,我也认真写作业。”生说。5人。课文中还有两句话也用上了 也”快找出来读一读。树很快乐,喜鹊也快乐。 从前,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后来却变得都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听老师读课文36段,老师读到哪儿,你就手指到哪儿,眼睛看到哪儿。6 三)学习第3-6自然段1 .老师读完了,相信你也知道了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变得快乐。从前,只有 一棵树,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从前这里只有一只喜鹊

11、,现在谁来说?课本上是怎么说的?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都”注音)2 .教学邻居”。(1)周围这些树都是这棵树的 邻居。(2)明确词义:住在我们隔壁的人就是叫 一一邻居。认读 邻居”。(3)复现巩固:同样,喜鹊也有了好多好多的 一一邻居。3 .想象故事,头脑作画,体会文章内涵(教学难点)(1)师: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树和 喜鹊有了邻居之后是怎么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呢 ?他们会一起干什么呢?想好 后可以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2)师生交流。谁来说说树和喜鹊是怎么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呢?他们会一起干什么呢?(3)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 ?生1:我

12、现在每天都很开心。师追问:为什么?你想对自己的邻居说什么?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 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生: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不孤单,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开心呀!师: 是呀!有了朋友就会不再孤单,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 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朋友,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 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3-6,体会树和喜鹊的这份快乐吧!四、总结、写字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树和喜鹊一开始 (生:孤单),因为一一没 有朋友。后来一一有了朋友,树和喜鹊变得都很快乐,。2 .指导书写 快乐”。写字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因为时间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不写了,下节课我们再来好好写写本课需要写的6个字。五、读儿歌、复习生字下课之前让我们读读老师带来的儿歌。自己读,齐读六、布置作业:给父母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