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49134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期中古文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册古文复习 一、伤仲永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宦新义残卷、老子若干条。 4.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5.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 夫fu B. 词义: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古今异义: .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

2、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例句: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一词多义: .自:a.自己,例句:并自为其名;b.从,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a.听说,例句:余闻之也久;b.名声,例句: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a.这,例句: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例句:稍稍宾客其父。 .并:a.连词,并且,例句: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例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名:a.名词,名字,例句: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例句:不能名其一处也。 .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例

3、句: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就:a.动词,完成,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例句:蒙乃始就学。 .然:a.代词,这样,例句: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例句:泯然众人矣。 .于:a.介词,此,例句: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例句:与厅事之东北角。 .为:a.动词,作为,例句: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例句:卒之为众人。 .夫:a.指示代词,那些,例句: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例句:夫起大呼。 .词语活用: .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

4、以宾客之礼相待。) .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重点词语翻译: .世隶耕(隶,属于。) .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通悟:通达聪慧。 .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彼其:他。 .泯然:完全。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省略句: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

5、。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

6、写成。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备注:文章属于一篇随笔,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二、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

7、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古今异义: .爷:古义指父亲,例句: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但:古义为只,副词,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郭:古义为外城,例句: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一词多义: 市:a.集市,例句:东市买鞍马;b.买,例句: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例句:东市买骏马;b.雇,租,例句

8、:欲买舟而下。 .词语活用: .“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重点词语翻译: .旦:早晨。 .溅溅:流水声。 . 胡骑:胡人的战马。 .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 扶将:扶持。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D.备注:本课出现很多句式,如复沓句、顶真句/联珠句、排比句等。内容上详略处理得当。 三、孙权劝学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 编年体通史 ,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

10、。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 A.词义: .古今异义: .但,古义为只,例句: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治,古义为研究,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博士,古义为官职,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一词多义: .以:a.用,例句: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例句: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a.掌管,例句:当除掌事;b.应当,例句:但当涉猎。 .见:a.

11、知道,例句: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b.认清,识别,例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若:a.动词,比得上,例句:孰若孤;b.介词,好象,例句:仿佛若有光。 .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例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例句:于厅事之东北角。 .重点词语翻译: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更:更新。 .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附加: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1、 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有了惊人长进,使鲁肃“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因为“父利其然,日攀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后平庸无奇。2、 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语言描写生动,另外侧面描写也很突出,以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表现了吕蒙学有长进。伤仲永借事

13、说理,叙议结合,道理蕴含在叙事之中。 四、口技 1.出处: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3.代表作: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 4.文学影响:虞初新志是清张潮编选的 笔记小说集 ,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5.字词句: A.字音:少顷qing 呓yi语 齁hou 曳ye屋 许许hu声 B.词义: .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古今异义: .但:古义为只,例句: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连词。 .闻:古义为听,例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股:古义为大腿,例句: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走: 古义为跑, 例句: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例句: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一词多义: .乳:a.动词,喂奶,例句: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例句:儿含乳啼。 .绝:a.副词,极,例句: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失,例句:群响毕(全,都)绝。 .妙:a.名词,妙处,例句:众妙毕备;b.形容词,美妙,奇妙,例句: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