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48867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1集合与简易逻辑一、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1)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如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符号“”或“,”或“”等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2)= ;= ;= .(3)交、并、补的运算性质:对于任意集合A、B,切记:.(4)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若集合A中有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1),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二、常用逻辑用语:1、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注: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

2、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判断命题真假时注意转化。2、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命题否定形式是;否命题是.命题“或”的否定是“且”;“且”的否定是“或”.3、逻辑联结词:且(and) :命题形式 pq; p q pq pq p或(or): 命题形式 pq; 真 真 真 真 假非(not):命题形式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一假”4、充要条件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5、全称命题

3、与特称命题: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体,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体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个体或部分,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p:。特称命题p:; 特称命题p的否定p:;2函数和导数一、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自然定义域、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应用题中的定义域等);2值域(求值域:分析法、图象法、单调性法、基本不等式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判断方法:.定义法步骤:求出定义域并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

4、原点对称;求; 比较或的关系;.图象法;常用的结论已知:若非零函数的奇偶性相同,则在公共定义域内为偶函数;若非零函数的奇偶性相反,则在公共定义域内为奇函数;若是奇函数,且,则.4单调性(在定义域的某一个子集内考虑),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1).定义法 步骤:设;作差(一般结果要分解为若干个因式的乘积,且每一个因式的正或负号能清楚地判断出);判断正负号。另解: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2).(多项式函数)用导数证明: 若在某个区间A内有导数,则 在A内为增函数; 在A内为减函数.(3)求单调区间的方法: a.定义法: b.导数法: c.图象法: d.复合函数在公共定义域上的单调性:若f与

5、g的单调性相同,则为增函数; 若f与g的单调性相反,则为减函数。注意:先求定义域,单调区间是定义域的子集.(4)一些有用的结论:奇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在公共定义域内:F()(增)=(增)+(增); F()(减)=(减)+(减);F()(增)=(增)(减); F()(减)=(减)(增);一个重要的函数: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是单调递减.5函数的周期性(1)定义:若T为非零常数,对于定义域内的任一x,使恒成立,则叫做周期函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T的整数倍都是的周期。二、函数的图象1基本函数的图象:(1)一次函数、(2)二次函数、(3)反比例函

6、数、(4)指数函数、(5)对数函数、(6)三角函数、(7)函数.2图象的变换(1)平移变换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2)对称变换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0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0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如果函数对于一切都有 ,那么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如果函数对于一切都有,那么 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与关于直对称。 (3)伸缩变换(主要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中)三

7、、函数的反函数:1求反函数的步骤:(1)求原函数的值域B(2)把看作方程,解出(注意开平方时的符号取舍);(3)互换x、y,得的反函数为.2定理:(1),即点在原函数图象上点在反函数图象上;(2)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3有用的结论:原函数在区间上单调的,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的,且单调性相同;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四、函数、方程与不等式1“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为“”,你是否注意到必须;当=0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函数或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零的情形?2、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讨论一元二次

8、方程实根的分布。设为方程的两个实根。若则;当在区间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根,时,当在区间内有且只有两个实根时, 若时注意:根据要求先画出抛物线,然后写出图象成立的充要条件。注意端点,验证端点。五、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指数式与对数式:对数的三个性质:; 对数恒等式:;对数运算性质:; ;.指数运算性质: 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特征图象与性质归纳(列表)指数函数y=ax (a0,a1)对数函数y=log ax (a0,a1)特征图象0a10a1定义域(,+)(0,+)值域(0,+)(,+)单调性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定点(0,1)(1,0)函数值分布x1;x0时,0y1xo时,0y0时,y10x0

9、;x1时,y00x1时,y1时,y0(2)有用的结论函数与(且)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与(且)图象关于轴对称;函数与(且)图象关于轴对称. 记住两个指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如何区别?六、导数:1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1) (C为常数) (2) (3) (4) (5) (6) (7) (8)2导数的运算法则(1) (2) (3).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函数在点处有导数,函数在点处的对应点U处有导数,则复合函数在点处有导数,且,或写作.4导数的几何物理意义:(1)几何意义:kf/(x0)表示曲线y=f(x)在点P(x0,f(x0)的切线的斜率。曲线在点P(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2)Vs

10、/(t)表示即时速度,a=v/(t) 表示加速度。5单调区间的求解过程:已知分析的定义域;求导数 ;解不等式,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增区间;解不等式,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减区间。(或用列表法,见课本)6求极大、极小值:已知分析的定义域;求导数 ;求解方程(设有根);列表判断个区间内导数的符号,判断是否为极值,如果是,是极大还是极小值。注:判别是极大(小)值的方法当函数在点处连续时,(1)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大值;(2)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小值.注意:f/(x0)0不能得到当x=x0时,函数有极值;但是,当x=x0时,函数有极值 f/(x0)07求函数在某闭区间a,b上的最

11、大、最小值:同上;比较、,最大的为,最小的为.注意:极值最值;最值问题一般仅在闭区间上研究(实际应用题除外,即应用题中有开区间问题).3数列一、数列的定义和基本问题1通项公式:(用函数的观念理解和研究数列,特别注意其定义域的特殊性);2前n项和:;3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关系(是数列的基本问题也是考试的热点):二、等差数列:1定义和等价定义:是等差数列;2通项公式:;推广:;3前n项和公式:;4重要性质举例:与的等差中项;若,则;特别地:若,则;奇数项,成等差数列,公差为;偶数项,成等差数列,公差为.若有奇数项项,则;,();若有偶数项2n项, 则,其中d为公差;设, 则有;当时,有最大值;当时

12、,有最小值.用一次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用二次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8)若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为,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为,则三、等比数列:1定义:成等比数列;2通项公式:;推广;3前n项和;(注意对公比的讨论)4重要性质举例 与的等比中项G(同号);若,则;特别地:若,则;设, 则有;用指数函数理解等比数列(当时)的通项公式.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关系举例1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2成等比数列成等差数列.五、数列求和方法 :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2几种特殊的求和方法(1)裂项相消法;(2)错位相减法:, 其中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 记;则,(3)通项分解法:六、递推数列与数列

13、思想1递推数列 (1)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常见题型:由,求.解题思路:利用2数学思想(1)迭加累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若,则;(2)迭乘累乘(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若,则;(3)逆序相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错位相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三角函数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终边在轴上;终边在轴上;终边在直线上;终边在第一象限等),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弧度和角度的换算;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个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三个:平方关系、商数关系、倒数关系),=,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1和(差)角公式(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