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484652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设计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船XXXXXt限公司柳州XXX流白楼编制人: 审核人:编制单位:广西华宇 XXXXt限责任公司2018年 月 日目录一. 施工质量概述 21. 存在问题 22. 编制依据和原则 3二. 原因分析 3三. 一层框架柱专项加固处理方案 41. 增大截面加固法 5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103. 预防措施: 13四. 总结 13.施工质量概述1. 存在问题由广西华宇XXX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柳州 XXX综合楼工程结构形式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 0层,首层层高3.2米,结构柱截 面尺寸700mmx700mn00mmx600m汗2018年8月2日完成一层柱结构混 凝土浇筑施工,7日完成二

2、层梁板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9日进行柱模拆 除后,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一层柱及二层梁板面混凝土质量外观 检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9/E、11/E轴先浇筑的柱混凝土外观正常,没有明显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但在第二次梁板柱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梁柱结合部位的混凝土疑似没有 振捣,混凝土外观显示粗糙现象,框架柱不良结合面主要集中于界面四周, 从水平结合面算起约0mm300mm围内,柱顶部(板底)位置较好。同时 结合面上部混凝土密实度低于下部先期浇筑混凝土。(具体位置详见附图01)针对以上混凝土质量缺陷,我公司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广西柳州XX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于 9月13日(37。对上述两根柱

3、的混凝土强度进 行回弹,测定9/E轴柱头部分混凝土强度为 C22.2, 11/E轴柱头部分混凝 土强度为C21.6 (报告编号:XXXAEN04-16001XX低于设计值C35 8月2 日第一次浇筑柱身部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代表值为 C39.4 (同条件养护,报告编号:XXXAMA08-16037XX 8月7日浇筑二层梁 板柱结构混凝土,其中二层梁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代表 值为C34.0 (同条件养护,报告编号:XXXAMA08-16039XX柱头部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代表值为C40.7 (标准养护,报告编号:XXXAMA08-16040X X2. 编

4、制依据和原则1.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安排施工 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利用 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以便发挥人力物力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2. 本施工方案仅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实际施工时还需要根据现场 情况进行修改与完善,使之更符合施工生产要求。二.原因分析经研究分析,引起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1、原材料质量差:(1) 水泥质量不良:1.水泥实际活性低;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2) 骨料(砂、石)质量不良:石子强度低;石子体积稳定性差;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砂、石中有机

5、杂质含量高、粉尘含量高, 砂中云母含量高;(3) 拌合水质量不合格;(4) 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组成配比不当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少直接影 响混凝土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 从而造成强度不足事故。(1) 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有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 不扣除砂、 石中的含水量;甚至在浇灌地点任意加水等;(2) 随意套用配合比;(3) 外加剂掺量不准;(4) 外加剂使用不当;(5) 砂石计量不准和水泥用量不足。3施工工艺不正确(主要原因)(1) 混凝土运输到工地现场后,没有再次搅拌或搅拌不佳,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不

6、匀,最先泵送的混凝土含水量过大(泵管内有润泵水);(2) 模板不严密,浇筑时水泥浆漏失严重;(3) 浇筑方法不当,一次浇筑超高未设溜槽或串筒,致使混凝土在浇 筑时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时又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出现石子与砂 浆分离;(4) 成型振捣不密实不到位或没有振捣(漏振);(5) 养护不当,早期缺水保养造成混凝土干燥。三.一层框架柱专项加固处理方案结构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属于压弯构件,受很大的 轴力。结构柱的破坏将引起严重后果,不易修复甚至引起结构倒塌。因此 对有质量缺陷的结构柱应谨慎对待,认真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加固措施 使之满足承载力及耐久性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

7、(13G311-1)要求,加固方案应结合结构 特点及加固施工条件,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原则确定,加固方法应便于 施工,并减少对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数据、结合加固部位的特点,经研究分析,我公 司拟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或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做法详见附图02、03)1.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是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进行加固的一种 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还可以加大其截面刚 度,改变其白振频率,使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这 种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等。增大截面加固法具有原理简单、使用经验丰富、受力可靠、加固

8、费用 低廉等优点;但它也有一些缺点,如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周期长、增加 结构白重、占用建筑空间影响使用功能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这是传统 的加固法,是最笨的但也往往是最为可靠的方法,在工程实践中较多采用 的一种方法。1.1增大截面加固法的适用范围增大截面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加固,当梁、板、 柱其承载力相差较大,且其刚度也不满足要求时,采用增大截面加固较为 有效。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要求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原构件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低于C1Q该方法施工时的重点是要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处理和 粘结的质量,只有当界面处理及其粘结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时,方可考虑新 加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的协

9、同工作,按整体截面进行计算。1.2增大截面加固法的构造要求增大截面加固法在设计构造方面必须解决好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整 体工作共同受力问题,加固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结合面会出现拉、压、弯、 剪等各种复杂应力,其中关键是剪力和拉力。在弹性阶段,结合面的剪应 力和法向应力主要靠结合面两边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承担,在开裂及极 限状态下,主要是通过贯穿结合面的锚固钢筋或锚固螺栓所产生的被动剪 切磨擦力传递。由于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抗剪强度及法向粘结抗拉强度远 远低于混凝土本身强度,结合面是加固结构受力时的薄弱环节,即或是轴 心受压破坏也总是首先发生在结合面,因此,结合面必须进行处理,涂刷 界面剂,必要时对结

10、合面从设计构造上配置足够的贯穿于结合面的剪切磨 擦筋或锚固件将两部分连接起来,是确保结合面有效传力,使新旧两部分 整体工作。新增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C25,且宜比原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 提高一级。当柱新增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时,厚度不应小于60mm新增柱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4 mm箍筋采用封闭箍且直径不应小于 8 mm 箍筋间距与原构件设置相同,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0mm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柱的加固方法采用四周外包混凝土加固法。1.3搭设回顶支撑 回顶方法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沿梁进行回顶,其长度为柱边出去梁净跨长的1/3。立杆沿梁方向间距300mm距柱边300m泓开

11、始设置,在梁底设1排 立杆。中间设水平连系杆,距楼面 200mm处设扫地杆,设置剪刀撑,形成 整体,从而确保回顶立杆的整体稳定性,将柱四个方向设置相同的回顶。从第1层至6层每层布置同样的回顶支撑,从而确保荷载的竖向传递。 回顶体系的搭设要点a搭设前应先根据楼层的净高选用合适的钢管,绝不允许上、下两头 使用顶托,顶托使用仅限于钢管上口。b钢管下口使用两层模板或方木垫置,以便上层传下来的荷载能均匀 传递到下层受力结构中,避免单点受载形成集中力。c上层与下层的回顶体系中的立杆尽可能在同一竖向直线上,从而使 荷载的传递更加合理。d连系杆对立杆的稳定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搭设绝不能马虎 行事,不得

12、有漏设,必须在水平连系杆搭设后才能旋转顶托至紧。1.4工工艺流程活理,修整原结构f 安装新增钢筋(包括种植箍筋)并与原钢筋、箍筋连接界面处一 安装模 f浇筑混凝f养护及拆1.4.1清理、修整原结构、构件 对老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先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 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后用清水冲洗,再用角磨机对被加固构件的表面 进行打磨,除去2mm左右厚的混凝土表层,露出新面并打磨平整,并用压 缩空气吹除构件表面的粉粒,对于新混凝土结构面,先用钢丝刷除去表面 浮渣,再用硬毛刷沾丙酮或酒精擦洗表面。 将混凝土表面修复平整。 将结构转角粘贴处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 径不小 于 20mm

13、1.4.2安装新增钢筋(包括种植箍筋)并与原钢筋、箍筋连接。 钢材要求: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试验报告书单,并按规定取 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先由项目管理部技术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完成钢筋翻样 工作,确定所采用的钢筋型号、规格、下料长度、所成形钢筋形状、钢筋 所使用的部位根数。再由现场钢筋工根据翻样单确定成形钢筋,在成形钢 筋过程中,质检员要随时检查成形钢筋是否合格,不合格者坚决返工。 钢筋连接:本工程中主筋主要采用焊接接头。焊接长度必须符合规 范规定。在焊接钢筋时,要注意钢筋规格,对成形钢筋的型号进行标识,确保使用部位不得出错,植筋完成48小时后再进行钢筋绑

14、扎(详见示意图), 连接好后质检员要逐一进行检查,最后由质检员、监理人员或业主方人员 对钢筋工程进行隐蔽验收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a、植筋后24小时内,不得扰动、碰撞钢筋。b、植筋后48小时后, 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c、植筋在与其它钢筋绑扎或焊接时,不得采用外 力强行撬压植筋。1.4.3界面处理界面处理采用花锤打毛:宜用 1.5 kg-2.5 kg的尖头鎏石花锤,在混凝 土粘合面上鎏出麻点,形成点深约 3mm点数为600点/ m2 -800点/ itf的均 匀分布。1.4.4安装模板 柱模板安装:柱模板采用多层板,用50X 100木方作竖档,间距250, 采用脚手钢管打柱箍。柱模板白下而上每

15、隔 1-1.5m开振捣口,以便于每浇 筑1-1.5m校进行振捣,同时进行体外振捣,从而保证所浇筑碌的密实度。振捣完毕后,用模板封堵振捣口,然后继续浇筑。 模板拆除、清洗和保管:碌浇捣完毕后,及时拆除模板,将有利于 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将影响碌结构的质量,非承重的 侧面模板,应在碌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后拆除。模板 拆除后,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场所,扣件、钢管要及时 清理,防止锈蚀。1.4.5浇筑混凝土 本工程加固构件扩大截面柱采用 C40细石混凝土 原材料质量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拌和碌,必须要对 原材料加以严格控制。 碌制备:碌制备首先要由试验室出具碌配比单,再根据碌搅拌机进 料容量确定每次搅拌时材料用量,由於工人按照原材料用量进行碌搅拌, 现场称量挂牌施工。 碌运输:在运输时要做到: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规定的坍落度, 并在碌初凝之前能有充分时间进行捣实; 碌浇筑:碌浇筑前,须对原结构进行凿毛清洗处理;清洗完毕后, 与原混凝土接头的地方需涂刷水泥净浆作为界面剂。柱扩大截面浇筑碌时, 须在柱与楼板四周凿出与扩大截面尺寸相同的缺口,以方便浇筑碌。振捣 碌时用人工振捣,要“快插、慢拔”,用锤打击振动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