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48240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化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化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化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化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化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复习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化复习资料(一)1、糖蛋白:由糖同蛋白质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合蛋白质。2、糖胺聚糖:含己糖胺和糖醛酸的杂多糖,是由多个二糖单位形成的长链多聚糖。3、糖苷键:一个单糖或糖链还原端半缩醛上的羟基与另一个分子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键或缩酮键。4、等电点:在适当的酸碱度时,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可能完全相等。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成为两性离子。这时氨基酸所处溶液中的PH就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8、酶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由自由部位和催化部位组成。9、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彳t化剂.10、辅酶:作为酶的辅

2、因子的有机分子,本身无催化作用,但一般在酶促反应中有传递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团的作用。11、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12、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13、氧化磷酸化:指生物氧化的过程中伴随着ADP磷化成ATP的作用。有代谢物连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链连接的磷酸化两种类型。化)代谢物脱氢后,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验所确定的遗传单元,本质上与一个基因相同,可编码一种多肽链。14、底物水平磷酸化:(也称代谢物连接的氧化磷酸15、顺反子:通过顺反试16、信号假说:分泌在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蛋白质N端系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质到内质网膜上合成,被切除。1

3、7、 化学渗透学说: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在线粒体内膜内外两侧的浓度梯度所产生的化学电位差是合成ATP的基本动力。18、 酶原激活:有的酶在分泌时是无活性的酶原,需要经某种酶或酸将其分子作适当的改变或切去一部分才能呈现活性。21.转录:转录(Transcription)是遗传信息从DNAlURNA的转移。即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AU、GC4种核甘三磷酸为原料,在RNAm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22.酶原激活: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zymoge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23.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结合并

4、起催化作用的空间部位,酶活性部位是由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所组成。24. 3-氧化作用:又称为脂肪酸的3-氧化(3-oxidation):指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3-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依次进行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释放出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由于反应均在脂酰CoA的3-碳原子与3-碳原子间进行,最后3-碳原子被氧化成酰基,故称3-氧化。它是脂肪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25. Km: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以mol/l为单位,称为米氏常数。26. 同工酶:来源

5、于同一种系、机体或细胞的同一种酶具有不同的形式。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产生同工酶的主要原因是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发生变异,而其变异程度尚不足以成为一个新酶。27. 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等燃料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28. 蛋白聚糖:也叫蛋白多糖,它是由蛋白质和唐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大分子复合29.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主要方式,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单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单链则是新合成的。30. 皂化值:碱水解脂肪的作用为皂化作用,皂化所需要的碱的数值称为皂化值,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31. 基因表

6、达:DNA中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细胞内是受到严密的调控的。32. 生物膜:镶嵌有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33.氧化磷酸化:是指生物氧化过程中伴随着ATP生成的作用,即代谢物被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从NAD城FADH专至ij02并伴随将ADP磷酸化产生ATP的过程。34.糖异生:由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35 .冈崎片段:DNAM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

7、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滞后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反,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36 .酶的共价修饰:在其他酶的催化作用下,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以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性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个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37 .联合脱氨基作用:两种脱氨基方式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脱下“-氨基,生成相应的a酮酸的过程。38 .不对称车专录:DNA链是有极性的,RN咪合酶以不对称的方式与启动子结合,使得转录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对一个基因而言,互补链中只有一条链被转录成RNA。39 .支链淀粉:葡萄糖除了以a-1,4-糖昔键连接为主链,还通过a

8、-1,6-糖昔键连接作为分支点进行分支而形成的葡聚糖,分子很大,可含数千个葡萄糖残基40 .脂肪酸: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有机物,通式是C(n)H(2n+1)COOH,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41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一条链(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而另一条链(后随链)的合成却是不连续的。42 .水溶性维生素: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重要作用的Vb和Vc。5、变性:当核酸溶液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使核酸的双螺旋结构破坏,氢键断裂,变成单链,从而引起核酸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生物功能的减小或丧失。6、复性:当导致变性的因素解除后,因变

9、性而分开的两条单链可以再聚合成原来的双螺旋,其原有的性质可得到部分恢复。增色效应:当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光吸收强度及磷摩尔消光系数值均显著增高。7、减色效应:核酸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原有性质时,其紫外光吸收强度及磷摩尔消光系数值又可恢复到原有水平。二、简答题。1、糖异生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保证饥饿情况下,血糖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肌糖原,防止乳酸中毒的发生。、可以协助氨基酸的代谢。第一阶段:葡萄糖-果2、简述糖酵解的的过程、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糖-1,6-二磷酸第二阶段:果糖-1,6-二磷酸-甘油醛-3-磷酸第三阶段:甘油醛-3-磷酸-甘油酸-2-磷

10、酸第四阶段:甘油酸-2-磷酸-丙酮酸关键酶是:果糖磷酸激酶。产物:丙酮酸能量:10个ATP,消耗2个,净增8个。生理学意义糖酵解是放能过程,它能供给生物体一部分能量。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物质。糖酵解不仅是葡萄糖的降解途径,亦是其他一些单糖的基本代谢途径。3、什么是酮体?怎样生成的?有什么生理作用?饥饿或糖尿病时肝中脂肪酸大量氧化而产生乙酰辅酶A后缩合生成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3羟丁酸及丙酮。生理作用肝脏输出酮体为肝外组织提供了能源。肝脏输出酮体对低血糖时保证脑的供能,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什么是别构效应?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别构效应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

11、的的构象改变引起其余亚基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因别构而产生的效应称别构效应。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还原型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多肽链(4个亚基),链与链间有4对共价键相连,每一个肽链围绕的Fe原子的空间位置不易同氧结合,故还原型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力开始时很弱。但当一条肽键与氧结合时,与这条肽键有关的Fe原子的位置即发生移动,链与链间的连接键被破坏。同时肽键的构象发生改变,其余肽键的构象也随之发生改变,结果整个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所有Fe原子的位置都变得适宜与氧结合,故与氧结合的速度大大加快。5、试述三竣酸循环的特点及生理意义(先阐明三竣酸循环的过程)由草酰乙酸-a-酮戊二酸由a-酮

12、戊二酸-琥珀酰CoA由琥珀酰CoZ琥珀酸由琥珀酸草酰乙酸生理学意义:.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为其他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为呼吸链提供H+Fe。6、乙酰CoA(乙酰辅酶A在三大代谢中的意义?乙酰辅酶A是人体内重要的化学物质。首先,是丙酮酸氧化脱竣,脂酸的3-氧化的产物。同时,它是脂酸合成,胆固醇合成和酮体生成的碳来源。三大营养物质的彻底氧化殊途同归,都会生成乙酰辅酶A以进入三竣酸循环。乙酰辅酶A是能源物质代谢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能源物质代谢中是一个枢纽性的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乙酰辅酶A汇聚成一条共同的代谢通路一一三羧酸循环和

13、氧化磷酸化,经过这条通路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用以ATP的合成。乙酰辅酶A是合成脂肪酸、酮体等能源物质的前体物质,也是合成胆固醇及其衍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酰胺平面。肽键的键长为0.132nm,介于C-N单键(0.147nm)和C=N双键(0.127nm)之间,更接近于C=N双键,故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形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和两个碳原子共处在1个平面上在酰胺平面中C=ON-H呈反式。“螺旋结构。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圈的高度为0.54nm。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0.15nm,沿轴旋转100度。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

14、心轴平行。3折叠结构。肽键伸展,按层排列,在肽键的不同肽键间形成氢键以维持结构的稳定性。3转角结构。富有弹性,广泛存在于球蛋白中。5无规卷曲7、试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空间构象,即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形成的基础。2.一级结构是功能的基础3.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分子进化4.蛋白质的氨基酸系列改变会引起疾病。(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糖核酸酶的变性与复性及其功能的丧失与恢复血红蛋白的变构现象8、简述DNAZ螺旋模型的主要特点。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形成右手双螺旋两条多核甘酸链之间有两条螺旋形的凹槽,深

15、且宽的称为大沟,浅且窄的称小沟。碱基位于螺旋的内部,脱氧核糖和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他们组成多核苷酸链的骨架。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糖平面与碱基也垂直。双螺旋的直径是2nm,两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0.34nm。两条多核苷酸链由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DNA双螺旋结构对多核甘酸链上碱基系列没有任何限制,排列次序是极复杂和多样化的。9、解释DNA勺半保留复制。在复制时DNA的两条链先分开,然后分别以每条DNA链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合成新的互补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10、DNAM制的主要酶类与蛋白质因子及DNA复制的主要步骤。主要酶类: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拓扑异构酶、SSB引物酶。复制步骤:超螺旋结构解螺旋-双螺旋解链-形成复制叉-聚合酶与母链结合-游离碱基与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子链合成完成-聚合酶与母链脱离fDNAM制完成简述三种RNA勺特点和生理功能1、mRNA言使:携带DNA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版2、tRNA转运:携带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3、rRNA核糖体:装配和催化作用。比较酶和化学催化剂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