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48037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十几加青岛版五四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 张丽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知道减法各部分的名称。2.结合具体情境,深化对数意义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3.在理解算理、提炼算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借助学具操作直观进行抽象概括,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4.引导学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经验进行自主探究,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前学习活动设计:1.练习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口算和十以内的减法口算。2.预习并思考:怎样口算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课内教师、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谈话激趣,快乐口算(用时:2分钟)1.导入语:孩子们

2、,很高兴与你们一起上数学课。我很喜欢数学,所以努力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你们呢?喜欢数学吗?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开始今天的学习吧。2.快乐口算:课件依次出示两组口算16+2 6-215+4 7-63+11 8-45+14 9-712+5 9-213+6 10-5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然后举例回答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是怎么口算的。教师小结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的算法: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再跟一个十合起来。【设计意图:导入语的设计旨在通过与学生的一种情感交流,营造一种快乐学习数学的氛围。接下来安排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口算练习,并让学生说说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的算法,以

3、此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二、自主探究,明晰算理(用时:16分钟)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铺垫。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快看是谁?(播放动画视频:海鸥 15秒)海鸥是我们的好朋友,你喜欢它们吗?那我们得学学下面这两位小朋友,才能留住可爱的海鸥。(2)问题情境。课件出示改编后的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有关喂食海鸥的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两个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教师板书问题:还剩多少桶食物?【设计意图:教材提供了海边喂食海鸥的情境,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海鸥儿歌视频,一方面由保护可爱的海鸥这个话题,自然引入课本情境

4、图;另一方面把海鸥定位为陪孩子们一起学习的伙伴(后面多次出现),利于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本节课为本信息窗的第2课时,为了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解决减法问题,此处将情境图进行了改造,只保留了有关喂食海鸥的数学信息。接下来学生自然找出喂海鸥的数学信息并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2.解决问题,明晰算理。(1)独立尝试。学生先独立列出算式17-4(板书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学生独立计算17-4,并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数数或口算两种方法:关于数数,这种方法属于低思维层次的算法,学生也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方法,不必强求。如果出现,则出示课件。学生跟着课件数一遍,教师要强调是“倒”着数。关于口算,

5、引导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7-4=3 10+3=13(2)学具演示。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小棒或在计数器上演示一下“先算7-4=3,再算10+3=13”这一计算过程吗?学生摆一摆、拨一拨,并引导学生边做边说。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孩子摆(拨)得是否正确、解说得是否准确、条理。学生代表演示。在计数器上演示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个位上拨走珠子?如果学生解释得不到位或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教师要引导总结:因为7表示7个一,4表示4个一,所以要从个位上拨走4个珠子。(3)对比分析。教师课件演示摆一摆、拨一拨,学生跟着课件演示再说一说思考过程。引导比较两种演示方法的相同之处,明晰算理。学生如果说不出来,

6、教师提示:想一想,这是先从几根小棒里拿走了几根小棒,这个是从几个珠子里拨走了几个珠子,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从几里面减去了几?教师结合课件小结:它们都是先从7个一里面减去4个一,用算式来表示就是(学生:7-4=3),然后把剩下的3个一跟一个十合起来就是13,用算式表示就是?(学生:10+3=13)所以17-4=13。教师揭题板书: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自然能想到把加法计算的方法迁移到减法,但是对于其中的算理却缺乏深入思考。通过学具操作到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由直观走向抽象,引导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关注其背后的算理。】3.自编算式,总结算法。

7、学生仿照着17-4编十几减几的减法算式,并说说怎么算的。【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通过这样一个小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算法,并引入练习环节。】三、趣味练习,巩固算法(用时:12分钟)1.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15-4 19-213-3 17-518-6 16-319-1 18-4(2)对比练习。 计算之前,引导学生先思考、比较每一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独立思考,简单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它们的结果相差多少,进而总结计算方法:知道了每一组第1个算式的结果是几,我们能马上知道第2个算式的结果是十几。学生利用总结出的方法,快速口

8、算。2.应用练习。过渡语设计:不知道我们的好朋友小海鸥学会了没有。播放海鸥录音:我也会了,18-7=11,17-5=12,19-4=15我不仅会口算,我还会解决问题呢!你们会吗?那我来考考你们吧。准备好哦!(1)看图列式。 (2)解决问题。鱼缸里一共有18条鱼,其中有5条黑鱼。喵喵,一只小猫来了,挡住了一些小红鱼。那你还知道鱼缸里有多少条红鱼吗?教师口述,配以图示。(3)认识减法各部分名称。同学们刚才通过了小海鸥的挑战,这下小海鸥没话说了吧。课件播放海鸥录音:等一下,等一下!我还知道减法算式里,每一个数都有一个名字。借助海鸥的话,引入减法各部分名称的学习。出题巩固,“一个算式的被减数是16,减

9、数是4,差是多少?你能完整说出这个算式吗?”由此引入第4个练习,编数学故事。【设计意图:十几内的减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的对比练习,意在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算法,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应用练习,引入海鸥的挑战作为衔接,一方面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课前学情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已经知道减法各部分名称,所以安排在练习环节出现,一方面加以巩固,另一方面作为衔接,引入编故事的练习。】3.开放性练习快乐故事会。 其实呀,每一个算式里的数不光有自己的名字,它们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接下来我们就给这个算式(16-4=12)编一个数学故事吧!学生独立编数学故事。按照经

10、验,学生多半会提还剩多少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编个不一样的,不用问“还剩下多少”。学生如果编不出来,由教师编:那我编一个,看看你会解答吗?我的女儿快过生日了,我给她准备了两件礼物,一共花了16元钱,其中的一件礼物花了4元,你知道另一件礼物多少钱吗?教师总结提升:从原来的总数里面减去了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知道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还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求另一部分,也用减法。因为从总数里面减去其中的一部分,得到的就是另一部分。【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讲数学故事”的策略正是这一

11、理念的体现。学生会说了,自然理解了。在语言的组织、表达中,促进了新知识的内化。】四、沟通联系,拓展思维(用时:5分钟)课件出示一组算式,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都是先从个位算起。原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和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是很有联系的呀,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再一起说一遍。看来学好现在的知识对以后再学习新知识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同学们要继续努力噢,只要像这节课这样敢想、敢说,会动脑、会动手,你们以后会更轻松地学会更多的知识!【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使学生感悟到加减法的异同,使学生异中求同,同中辨异,有效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从中渗透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利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板书设计: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还剩下多少桶食物?17-4=13(桶) 7-4=3 10+3=13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学习方法:评测工具:课后评测练习、教师即时性评价、专家同事评课、观课量表、学生参与度及知识掌握情况检测。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法、学具操作法、对比分析法、合作交流法、演示法等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