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47566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 X 年度全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确保减排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县域环境质量,根据 X市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 的通知(X减排办发 XX 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重点减排项目为依托,把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与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项措施落实,确保实现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为全县经济社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二、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上年削减 1.2%,氨氮排放量较上年削减1.2%,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削减 1.1%,氮氧化物排放量较上年削减 0.5%,挥发性有机物较上年零增长。三、重点工作(一)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切实抓好中田永恒供热公司、蓬发高钙有限公司等涉气重点污染源监管,强化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大力推进餐饮油烟治理、三次油气回收、汽车喷漆污染防治等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燃煤锅炉拆改,全面完成重点行业大气污染减排任务。(二)切实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率和达标率。加快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进度,

3、确保按期建成并稳定达标运行,切实发挥减排效益;加快 X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一期)项目的建设,确保按期竣工并正常运行,早日发挥环境效益,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同时在年底前必须有一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三)积极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场粪便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配套的粪污贮存设施。加快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工作,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并给予合理补偿。加快推进 X镇华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小沼气项目,确保 10 月底之前完成沼气设施、晾晒场、遮雨棚等减排设施的建设。(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及设备。切实做好关闭企业的关停淘汰

4、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配合做好关闭企业的营业执照吊销、断水断电、主要生产设施设备拆除等工作。(五)强力实施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及排污许可制度,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过快增长。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通过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加快解决民用散煤燃烧污染问题。加快城区燃气管道建设,力争年底之前天然气全覆盖。新增耗煤项目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实施“气化 X”工程。加快县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分工作,逐步取缔禁燃区内高污染燃料。四、保障措施(一)夯实工作责任。县环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力推进减排项目实施,确保全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开展。承担

5、减排和治理任务的各镇办和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到位。(二)严格控制总量。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排污许可制改革有关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确保实现重点污染源排放浓度和总量双控。同时,贯彻实施排污权交易及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不断促进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三)狠抓项目落实。各责任单位要抓好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减排项目落实,及时制定本单位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上报县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环保局) ,细化项目时间表,落实监管责任,督促项目进度,按时完成减排项目建设。县减排办每季度将对减排工程建设滞后或运行不稳定的项目进行通报。(四)加强宣传动员。结合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宣传,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治污先进经验、减排先进典型,曝光违法排污行为,引导企业积极主动治污减排,在全县上下营造人人关注环保、支持减排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