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47395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开展一、教育与社会经济(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直接受制于经济的开展。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也可以从事生产劳动。那时的学校教育主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其任务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教育对经济开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劳动者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就不能从事生产。学校开始把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作

2、为自己的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开展为目的,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从根本上说,要受到经济开展的制约,反映经济开展的新要求。2.经济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开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开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更表现在为教育提供物质根底方面。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开展之所以缓慢,是因为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为教育的开展提供物质根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大开展那么是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大开展的物质根底。教育开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经济开展水平所提供的教学手段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在生产力开展水平很低的古代社会,教学形式是个别面授,教学形式也很简单,主要是教

3、师讲、学生听。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教育的开展,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也出现了演示、实验、实习等多种形式。生产力的高度开展,为教学提供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投影仪、电影、录音、录像等现代化视听设备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实验设备不断进入教学领域;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也已应用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高速信息公路的开通,将进一步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教育的开展。3.经济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生产实践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开展的根底。教学内容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生产实践。生产的开展必然引起科学技术的开展,而科学技术的开展,又必然引起课程设置及

4、内容的开展变化。古代学校的课程设置,门类不多,一般仅有哲学、政治、道德和宗教等人文科学,以及文字、语言等工具课程,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开展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形态。在机器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需要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训练,学校课程设置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到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使生产力的开展水平进一步获得了提高。原来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已不能适应当代生产力开展的要求,于是各国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这一切都反映了当代经济开展的要求。(二

5、)教育对经济的开展作用教育对经济的开展作用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成分。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衡量劳动力的大小,不光要衡量体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劳动者智力的上下。然而,不管是体力的改善还是智力的提高,都要靠教育去完成。在科学技术迅猛开展的今天,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生产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系统训练,就是劳动经验的传递也要依靠教育,才能实现周转的高速度与高效率。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实践,当之无愧地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根本手段。2.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不仅要为社会提供一

6、定数量的合格劳动力去满足社会生产的扩大和开展,更为重要的是要以质量的不断提高去促进社会生产的不断跃进和革新。伴随着社会生产的这种开展与要求,当今的教育已摆脱古代教育一次性培养、受益终生的传统模式,而代之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模式。借助这些新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保证劳动力与生产部门对人才数量需求的平衡,而且也可以不断更新、完善、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满足生产不断进步对人才质量的需要。教育对劳动力的再生产,可以不断地重新构建人的知识结构,提高劳动者对现代生产的适应性。3.教育是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落后的社会观念中,教育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消费事业。但历史的进步和科技的开展,促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实

7、施是一个国家开展经济的长久之计,它可以为社会带来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近几十年的经济开展历程证明,在现代化生产中,推动经济开展的手段不再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或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而主要是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依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上迅速应用的程度。事实证明,这方面的作用已超过了物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而且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更承当着再生产科学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

8、任务。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发挥精神生产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形成“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体系,在实验室里研制创造出许多新的生产工艺,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推进生产力的开展。二、教育与政治制度(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对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的制约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效劳和怎样效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价值方向等一系列教育上的大政方针,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的教育领导权受政治的控制。统治阶级首先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通过国家所公布的政策和法令,规定办学的宗旨和方针,并以强制手段

9、监督执行,以此把教育纳入他们所需的轨道。同时,各级政权机构往往还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如利用拨款、捐款等方法,有效地控制对教育的领导;以思想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在教育领域内,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的影响,从实际上左右教育工作的方向。2.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的集中表现,它直接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的政治要求不同,教育目的也必然是不同的。3.

10、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这在教育内容上表达得最为具体明确。在以往的阶级社会里,当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把这种意志强加和渗透到教育的内容中去,利用教育这一工具,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来支配和钳制被统治阶级。4.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总是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制度中,然后通过政治制度对其他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制约作用。(1)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各不相同,有高度集中型,如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法国,在教育上也是一种典型的

11、中央集权制;有19由开放型,如在政治上实行地方分权的美国,在教育上,各州各校都有较大的自主权力;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型。教育体制的建立,一直接受各国的政治制度所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会有不同的教育体制,即使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历史开展阶段不同,教育体制也不同。(2)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政治的统率与支配地位,一方面决定了政治制度对其他各种制度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的变革必然能带动与促进其他方面的变革,19然也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古代大大小小的教育体制改革,总是与政治改革的形势紧密相连的。世界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政治革命与改革,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法国的大革命、苏联的十月革命、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等,无不直接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开展。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政治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政治的制约,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社会因素,也能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不同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它既可为维护和稳固某一政治制度效劳,也可为*某一旧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效劳。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功能,是由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教育对政治表现出以下几方面作用:1.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开展政治

13、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标准,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通过政治社会化,可以形成一定社会主流性的政治意向,提高火们的政治参与意识,稳固社会的政治根底。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状况直接关系到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稳定。现代社会,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内容中的政治课程、公民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与政治主张的知识和标准,而教育内容中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往往也不同程度地带有某种政治色彩。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政治立场、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的政治活动,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和观点。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培养国家、政府所需

14、要的各级政治管理人才是一切社会的共同要求。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开展和政治活动的日趋复杂,要求专门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通过系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政治人才的趋势日益明显。3.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政治舆论和政治思潮是政治稳定与开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标准和政治路线的有效阵地,对社会政治舆论和政治思潮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是由于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社会成员的一局部,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整个社会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和年轻人相对集中的地方,他们知识丰富、思想活泼、眼光敏

15、锐、批判意识强,比拟忧国忧民,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责任感,这就使得学校成为研究、探讨和传播各种政治思想及政治思潮比拟集中的地方。学校往往也是新思想、新思潮的策源地和集散地,其对社会政治舆论和思潮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促进政治民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政体来决定的,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开展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三、教育与社会文化(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文化制约着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同样,也制约着人类的教育活动。与经济、政治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明显的不同。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经济可以直接制约教育的开展速度与规模,政治可以直接控制教育的性质及开展方向。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观念形态来实现的,这种作用主要作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从影响范围看,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其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反映在教育价值观和内容上,也渗透在教育体制、课程教材、道德教育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中。从影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