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472514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四季的交替给我们带来了淅沥的春雨、灿烂的夏花、沉静的秋夜、飘洒的冬雪,一起看看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欢迎查阅!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一个生字“炭”,明白它的意思,并能组词。 2.学习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广法。 .文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及情趣。 4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的情趣。 教学时数:二课时。 基础知识: 炭n (炭火)(煤炭)(生灵涂炭)(雪中送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二类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

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文章或古诗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各的特点,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四时的情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感悟文意,解析并诵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每个自然段都自成一段。 .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从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能看出来。 3.小组选择四段中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一段自学课文。 要求:汇报时要讲出你所选择的季节的情趣在哪里。可 小组同学一起汇报,互相补充,也可推荐一个代表汇报。 4.学生汇报,读讲结合,读出四季的情趣。 .总结:

3、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发没发现,清少纳言在这篇文章中,语言有什么特点。 A 每段中都有一个“”精练,真实,朴实。 B这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有趣味的、也有意思、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这是不大好看的语言自然,随意,真实。 C善于捕捉并描写一些细小的、微量的、清淡的景象,都是淡淡的几笔,像一帧帧速写简笔画,表达一种优雅、微妙的情怀。这里没有壮观浩大的景象、强烈动感的景象;甚至作者无意或有意地回避“大景”,而钟情于这种细物微景、清淡物象。所以清少纳言的文字都不渲染,却非常耐读。一些其实人人都能发现的常识,她却津津乐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处理课后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这些

4、词语: 破晓 辉煌暗夜减退 飘横 流萤情趣 归巢 二、 练笔,写写你眼中的“四时的情趣”。 三、 布置课后作业 1.所学的生字抄写、组词。 2.抄写课后词语。 板书设计: 春:破晓 四时的情趣 夏:夜里 秋:今晚 冬:早晨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将文中“四时的情趣”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 4.体会想象的妙用,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

5、者的表达顺序。 体会想象的妙用,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选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许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便取而为名,是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个下等贵族之家 枕草子书名的意思是枕边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文题切入,体现预习效果。 .齐读文题,说一说,四时指什么 2.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愿意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出示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顺序。 结合课文

6、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课文。 .齐读课题。 2.四时到底有什么样的情趣呢我们来细细品析一番。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 2.你最喜欢哪一种“情趣”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导朗读。 ()“春天”体会出作者对颜色的细致描写。 (2)“夏天”暗夜里的萤火虫。 (3)“秋天”作者对鸟类及声音的描写很细致。 (4)“冬天”雪的描写。 三、体会写法。 .为什么作者会打动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 2结合自己平时

7、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谈一谈不同“时间”的动人情趣。 四、总结全文,点明想象的魅力。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

8、景。 作业: 书上所描写的“四时”情趣”和你平时的感受一样吗写一写你心中的“四时情趣”。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炭”一个生字,会写“紫、炭“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破晓、微细、漂横、流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想象力,自主发现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想象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一下文中的“四时“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没有壮观浩大、强烈动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细物微景,清淡物象,让我们带着想象的翅膀来更好的体会这四季的情趣。齐

9、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快速默读,找出“四时”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请同学们找出并画下来,读出每句话。 2.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时候 4.把四个句子连在一起看,这四个句子构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顺序额描写的 6回顾一下四个清晰的段落。 结合课文解释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时如何来写四时的情趣的 三、精读品悟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下的秋天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的 1轻声读描写秋天的段落,看一看作者写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有趣。找一找,画一画,品味一下其中的趣味。 .学生汇报,师板书:秋天傍晚 :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10、师 (1)我们如果把乌鸦归巢拟人化可以怎么说呢 (2)大雁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用几何中的变化来形容一下 ,是由什么变化成什么 (3)寂静的夜里有了这些风响虫鸣,像是他们在做什么呢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或句子能体现出情趣。(生汇报)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样的情趣。 4.再出声读一读,不同形式的读,去深刻的体会这里面的情趣。 (二)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回顾第三自然段的学法进行总结。 读、找、品、诵 (三)自学 师:运用这种学法小组交流学习其他三个季节哪些地方有趣,哪些词、句能体现出情趣,找一找,画下了。 生汇报第一自然段:春破晓 :漂横的紫色云(板书) 师 (1)文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这些色彩描

11、绘了一个怎样的早晨 ()哪个词最能体现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读,想象画面的情趣所在 2.生汇报第二自然段:夏夜里 :流萤(板书) 师 (1)在这样黑夜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想象一下这些萤火虫像什么用一些形象的词来比喻一下。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流萤是有趣的用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 .生汇报第三自然段:冬 早晨:生火送炭 师: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忙碌着,还会寒冷了吗会变得怎么样呢想象一下人们在分炭时会有什么交流呢 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温暖的情趣。 四、回读赏析 欣赏过这些清淡,细小的画面后,再通读课文,你发现“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吗 五、续读升华 下面我们看看在我

12、们的古代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四季的大屏幕展示。 春 晓 唐。孟浩然 暮江吟白居易 春 眠 不 觉 晓,一道残阳铺水中, 处处 闻 啼 鸟。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夜来 风 雨 声, 可怜九月初三夜, 花 落 知 多 少。 露似真珠月似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时 春天 破晓:漂横的紫色云 间 夏天 夜里:流萤 顺 秋天 傍晚:乌鸦归巢, 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序 冬天 早晨:生火送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