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与创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47198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仿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仿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仿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仿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仿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仿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仿与创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思点拨】审题立意要注意下面几方面1一个人要想作出一番事业,就得走出自己的路 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不能一味地模仿。2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自我, 失去个性,失去前途。3把耳朵叫醒,倾听世界,相信,必有一种声音有益于自己;把眼睛擦亮,巡视远方,相信,必有一种 道路属于自己。4模仿并不高明,创新才是正道。5我们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缺乏理性,为学模 式而模式化,走进模式而走不出模式。此种可悲!二是 害怕模仿的失败,打出“要不唯模式”的旗号,随意追 求“创新”。【名人言论】1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 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2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

2、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英国幽默大师)3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D洛克菲勒4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 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作出了大师们认为 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费尔马5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 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6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1 =维途径。司汤达7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萨特【最新素材】1. 郑板桥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

3、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 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 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 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 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 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 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 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 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 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 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 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

4、思?从此,他取各家之 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 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 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 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学会应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支持“不能一味地模仿,应该注重创新”这一观点。用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郑板桥辛苦地模仿,虽很相似,但无人欣赏,借此论 证只注重模仿,难以成功;二是写郑板桥受妻子启发, 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创建自家一体,终成名家,借 以论证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才可以成 功。2. 文学家们的模仿和创新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 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5、 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 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 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李白模仿崔颢的黄鹤楼而写出了与之“工力悉敌, 未易甲乙”的名诗登金陵凤凰台。鲁迅的狂人日 记是模仿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当代诗人邵燕祥之 所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也是从模仿朱自清春开 始的。学会应用】这则资料可以用来证明“创新往往从模仿、借鉴 开始”这一观点。用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可以 假设没有模仿会怎样,也可以写模仿和创新的因果关系。采用排比的方式,列出以上事例,既可以增强气势和说 服力,也可使文章增添

6、文采。3. 南方人物周刊2006 中国魅力榜革新之魅张 锦明从上世纪末期,作为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委书记 时,张锦明就积极进行乡镇长选举改革试验,成为引人 关注的基层政治改革人物。2002 年,张锦明调任四川省 雅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开始尝试中共历史上第一次 县级党代表直选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再次引起关注。 一年后升任雅安市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工作,继续在体 制内进行民主建设努力。2004 年获“中国政府创新 奖”。2006 年,乡镇选举制度更加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 大的重视,重申了相应的规定。2006 年 12 月,张锦明 获得连任,分管党务、统战和新农村建设。张锦明既从现代政治文明中吸取智慧,

7、也从基层现实政治的观察分析和操作实践中获取经验。她的努力学会应用】这则材料可以证明创新不仅是科技的专利,也是 政治的法宝。一直以来模仿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科技界, 连我们的政治生活也是固守老的执政模式,这严重地制 约了社会的发展。运用时可以联合历史上的其他改革家 采用叠加人物事迹的方式证明观点,也可以用人物专访 的文体样式,塑造人物,彰显主旨。4. 软件巨人也模仿 微软是模仿方面的典型代表者,这也一向是微软的特点和长处,微软一直都是技术上的跟随者,而不是 创新者。微软就是靠模仿起家的,当时有一个人自编了 一套QDOS,它借用了基尔代尔的CM/P操作系统的构想 和名称,不过当时程序员对拷贝他人作品还

8、不以为然, 微软支付了 7.5 万美元,把 QDOS 连人和产品一起买下, 改名为MS-DOS,并倒手给了 IBM,开始了微软飞黄腾达 之路。当 Netscape 推出浏览器时,微软没有重视,当Netscape 占据 80的市场份额时,微软才如梦初醒,调整战略,经过几年的奋战,将 Netscape 一举打败,微软 也由此转到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但是微 软的产品是最具有杀伤力的,往往也是竞争的胜利者。学会应用】这则材料说明模仿并不一定可悲,模仿是通向成 功必经的一段路。直以来,模仿好像是一个贬义词。人 们一直嗤之以鼻,微软的发迹史使我们有了新的认识。 运用素材时,可以从微软的失败和成

9、功两个方面来写, 正反论证,突出论点。5. 百度在模仿和创新中成长在模仿中成长 百度是一个善于模仿的企业。从模仿 Google 起家推 出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和新闻搜索,后来模仿 sogua 推 出 MP3 搜索,再模仿 hao123 推出网站网址(干脆把hao123 收购),然后模又紧跟 Google 推出硬盘搜索, 学习 3721 进行竞价排名,又模仿 Google 盈利模式推出 baidu 主题推广,现在继续模仿 experts- 和新浪爱问iAsk推出百度知道!地图、公社、影视等等 无不可以看到被模仿的影子。在创新中成长不过百度并不是完全没有创新的精神。百度相关性搜索和百度贴吧是最可以代

10、表百度创新的两个功能。因 为中国语言的特点,百度可以说是世界上对汉语支持最 好的搜索引擎。从分词处理到搜索准确度上,百度对于 中文网页的搜索的确有着很难超越的优势。学会应用】这则素材很好地诠释了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模仿 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发展。用素材时,可以从百度 成长中的两个突出特点出发,辩证地分析,揭示其成功 的秘诀。也可以用其他搜索引擎的平平业绩加以衬托, 突出其成功,表现主旨。继承与创新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 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创新,并不是所

11、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 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 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英国 17 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 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 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 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 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 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 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的。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

12、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著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 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 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 开朗,之后的奋笔疾书,见证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他翻前人之作时的专注,摘抄资 料时的认真,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他也不会成功的。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没有他们,资本论 前进。可见,在继承中创新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 效果。其实不用更多的证明,那指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 的邓小平理论,那真知灼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雄 辩地说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也许不会这么快地完成,我们也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着OU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

13、拙,让人传为笑谈。君不见那“邯郸学步”的郑国人,总想学习别人的步法,以 便自己跟本国的人走路不一样,似乎是创新了,但是动 机不纯,方法不对,不知继承,落了个爬回去的下场。 前几年的小品如此包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本来评 剧便是一门值得继承的艺术,可是那个“总监”非要进行 “创新”,将原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乐与民族艺术强 行配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创新”出来的“四不像” 让我们津津乐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领,便很容易犯同 样的错误。继承和创新是雨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 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 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 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

14、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 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 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创新是重要的,但是继承同样是重要的。你要想获得成功,继承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继承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 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 的“清如许”了。模仿与创新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会模仿的国家,那么日本必 定是当之无愧地占据龙头地位。大和民族,以其精湛的 模仿工艺和智慧,在 19世纪中后期,疯狂吸收了西方 列强积累了上百年的科技文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一 夜暴富”,成为了资本主义列强中的一份子:而若要评选 当今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国

15、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 豪地说前三甲中必有他们的位置吧!没错。日本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既具有 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称道的创新意识。他们并 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国人的经验 后,他们也想方设法的改进,创造出一种更好更高效更 便捷的产物,这或许便是日本这么个弹丸之地为何强盛 的原因模仿与创新。模仿,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常被认为是一种没 有出息的表现。但是日本却用事实证明:模仿又何尝不 是一种艺术呢!我只所以举日本一例,是因为他很好的 诠释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日本式的模仿,并非只 是单纯的接收,在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了主导者. 正如三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父亲的一切,包括 语言与动作一般。他们的模仿也好是如此乐此不疲,但 绝不仅限于此。一旦孩子长大了,他也会在父亲的言语 之上添加属于自己的元素,在继承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扬 光大。这正是日本人所做的模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非全盘接受而又有所继承。于是,日本人的创新也就 应运而生。由此可以看出,模仿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 一种递进关系。在迷茫彷徨之际,模仿他人,试着照别 人的路子走有时又未尝不是一种上策呢?尽管饱受他人 非议,甚至于被认为是失去人格独立的表现,可回想日 本的经验,若没有前期的模仿积淀,哪来现在那么多天 马行空的想象呢?我们甚至于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