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47107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道互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儒道互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儒道互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儒道互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儒道互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道互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道互补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道互补教学目标:理解各则语录;整理、积累语言材料。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理解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初步理解老子的道家思想。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利用制作的微课,引导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儒家的主要思想。 道德经五章。因为深奥难懂,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理解的传统教学方法。 十则和五章学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并初步理解什么叫做“儒道互补”。教学过程导入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苏轼在黄州的四十五到五十岁五年;在惠州的五十九到六十二岁,三年;在儋州贬谪的六十三到六十六岁,四年!苏轼,这位备受后人景仰的文学巨匠,在其从政为官期间竟3次遭贬谪,行遍人间崎岖路,尝尽酸甜苦辣情,历尽排挤、打击和屈辱。面对这残酷的命运,苏轼却始终挺直脊梁,笑看得失荣辱,用旷达之心铸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在苏轼的思想之中,有儒家思想,当他在政治上得志之时,他达则兼济天下,著名的苏堤就是见证;当在屡屡被贬之日,道家思想又让了他能够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之中,说苏东坡是一个集儒道释思想于一体的综合体,正因为这样,苏东坡面对这残酷的命运才能勇敢地坚持,潇洒地生活。导读一、儒家经

3、典论语十则导读 (3课时)看微课,弄清楚各则的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深意具体内容见课件及微课视频二、道家经典道德经五章导读 (4课时)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所以:从永恒普遍的虚无,可以理解道的消隐。从永恒的存有,可以观察道的连续。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它们竟是如此玄奥。玄奥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

4、学生尝试翻译。教师订正翻译内容。在教师翻译的同时,对该段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讲解。具体解说:【解说】第一章是道经的开始,第一句话就充满了哲学的色彩,十分不好理解。“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名词就是道家说得大道,天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意思。“非常道”说的是,“道”能够用语言来表述清楚,那就不是“常道”。“常道”就是老子哲学里面的大道、天道,是老子道论的概念,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述说,是构成老子道论的一个重要的原理,中国哲学对本源的了解,不是靠分析,不是靠概念,能够靠语言分析的本体,在老子看来不是真正的本体,真正的本体只能用比喻、用体悟来了解它。名可名:与道可道一样如果一个

5、名称可以出的出来,那么这个名称就不是常名。“常名”就是永恒的,而不是具体的;它是超越具体的十五、具体的名称的。如果是具体的道,说得清楚的名,就不是老子所说的道和名,作为一个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上的名,是不能用语言说清楚,道明白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有”是老子哲学的范畴,“无”是无形、无象、无声,是超越具体事物的一个东西,是道德一个重要特性,没有名称、没有形象,宇宙万物形成之前的状态,是天地的本始,万物没有形成之前,是混沌的,但是也是存在的。所以“无名,是天地的本初,开始。”“有”说的是具体的事物的产生,是万物的根源,是有形象的,有声音的,以某种状态出现的。“无是天地的本始

6、,有是万物的根源”无和有是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常于无这个角度来观察道体的微妙;常有这个角度来观察道的广大、边界。这一句从“无和有”两个角度各自体现为道德两个方面。“此两者”有、无,共同出于一个根源,来源相同,名称不同,都是很玄的了。“玄”幽深,深远之意。“玄而又玄”表示道德版与认识的状态。“众妙之门”一切事物产生变化的大门,万物都从中而出。这里的门,指的是万物产生的必由之路 ,必经之门。【建议】教师边翻译,边讲解,边引导学生体悟和感受。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

7、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所以:圣者作无形迹之事,传言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绝不把持,任其成熟而并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丢失。学生翻译。教师订正。教师:道德经第二章反映了老子的什么观点?学生讨论。明确:无为。教师:该段是如何来论述的?是怎样自然而然地引出

8、了无为的思想的?学生讨论。明确:通过对比,世间美丑、善恶、长短、高下等都是相对的,也是相反相成的。 因此【解说】美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有了美,也就有了丑。善产生之后,不善也就随之而产生了。老子认为,善恶美丑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相生的。宇宙、人生、社会包括有无、难易,长短、美丑等等,都是对立的。这反映的老子的辩证法的观点客观世界及反映到人们头脑中的认识,都包含两个因素,相反相成。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做事,也不会谆谆地去教导人们,他们让万物自然而然地顺其天性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但不占为己有,华育万物不自恃为自己的功劳,事情成功了,却不自居,只有成功了而不自我夸耀,功绩才不会消失。将世间

9、的万事万物,善恶美丑分出来,并且去不懈的追求,往往会形成偏颇。老子不赞成儒家、墨家的是非之分,他认为是与非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是非。概念和价值都有人为设定的特点,里面含有主管的成分,正因为主观,才会引起人们的争辩。老子认为,有道之人要超越人们的主观偏见来看待事物,这种态度就叫做无为让自然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不去主宰,不加以教导。【建议】对立统一的观点,学生在辩证法中学过,这一段讲起来会比较易懂,可以让学生自己翻译,自己体悟。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翻译】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福利会增加百

10、倍。放弃讲仁和义,让百姓回到天伦之爱。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仅仅写成文字,还不够。因此,就要让社会有所属:要坚守于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了仁义、道德、礼法、孝慈等,就没有什么忧虑了。学生翻译,教师引导。学生谈自己对该段的看法或感悟。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讲解。【解说】“绝圣弃智”,要绝弃圣智,这里的圣智与孔子说得圣不同,孔子说得圣是圣人,老子的圣智指的是聪明、巧智,是指那些打着圣人的旗号而带来的,对老百姓有害的所谓的智慧。“民利百倍”,指如果抛弃了打着圣人幌子的所谓的聪明才智,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利益。“绝仁弃义”,这里的仁义也与上句讲到的“圣智”是一样的,只有抛弃了这些所谓的“仁义

11、”,老百姓才能真正恢复真正的孝慈。这里所说的孝慈,是发自人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慈,而不是经过仁义美化过的所谓的孝慈,老子认为,不要人为地去鼓吹、纹饰仁义、孝慈,鼓吹多了,就有可能生出假的仁义和孝慈。“巧利”绝弃了巧利,盗贼就消失了。老子认为,引起盗贼的,是社会提倡巧利的结果。老子认为,三弃三绝就能够使社会回归到淳朴的风俗。“此三者”老子认为,仅仅将“三弃三绝”形成文字,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推广,对社会治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会夸大,导致失真,真实的东西就没有了。所以老子认为,拯救社会的虚伪,就必须要有所属,有所皈依,要用他的见解,他的观点,他的理论来拯救社会。如何拯救呢?那就是“见素抱朴”,不

12、要太多的巧饰和巧伪,巧饰和巧伪太多了,就会让社会走向虚伪,要让人们有所归属,就要让人们“见素抱朴”,要保持一种质朴的面貌,原始的面貌。“少私寡欲”人们的私心和欲望减少了,就没有什么忧虑了。这一章是老子针对社会的病态而提出来的补救之方,因为老子认为,巧智出,则大伪生,圣人的仁义是为了矫正社会的弊端,但是却被坏人所利用,盗窃仁义,害了百姓。【建议】此章难懂,建议以教师讲解为主。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翻译】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

13、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倒好像反话一样。学生翻译。教师订正。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该章节所蕴含的哲理。明确:以水喻道。 教师:从中我们悟到了怎样的道理?【解说】以水喻道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击坚强的,没有比水更能胜任的了,而且 也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比如:水滴石穿。所以,柔弱的胜过刚强的。天下没有人知道的,但是却没有人去实行。这句话是说,天下的人,没有人像老子说得一样,做一个柔弱者,而不做一个坚强者。受:能够承受国家的屈

14、辱的,才能够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能够承受国家的灾难的,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做天下的君王。一个领导者,要能够承受天下的屈辱和灾难。而这些灾难和屈辱谁也不愿意去承受,但是,谁就可以。老子认为,水是往下流的,润泽万物,甘居下流,水的特点,“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一个国家的君主,就要象水一样,可以承载灾祸和屈辱。正言若反:正话就像反话一样,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特点。【建议】此章可以从为人、为君几个方面来谈。八十章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翻译】国

15、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怕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学生翻译。教师订正。教师:老子在这一章里面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明确:小国寡名。教师:为什么小国寡民是老子最高的政治理想?学生讨论。明确: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这里面也有正言若反的意思,是他美化上古,菲薄当时的社会的污浊的方法。老子对社会的不满和批判,用幻想来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解说】是非常有名的,反映老子的乌托邦的政治理想的一章小国寡民。在这个小小的国度里,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物,却不去使用它;让老百姓重视死亡,而不冒险迁移他乡;虽然有船有车,但是却没有必要去乘坐它;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地方去成列他们,使人民恢复到结绳记事的状态之中,在这样的国家之中,老百姓都能有可口的饮食,美丽的衣服,生活安定而快乐。两个相邻的国家可以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