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47047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间:12.15主备人:金芝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3.理解运用类比说理、设喻说理来表明见解巧妙的讽谏艺术4.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重难点教学重点: 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运用类比说理、设喻说理来表明见解巧妙的讽谏艺术课时:4课时教 学 过 程个性空间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

2、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资料助读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人物栩栩如生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

3、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3齐威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4. 背景简

4、介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5.解题讽,用暗

5、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谏(jin),接受规劝三.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窥镜( ) 谤讥( ) 期年( ) 形貌昳丽( )市朝( ) 间进( ) 暮寝( ) 朝服衣冠( )八尺有余( )2.把握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3.自主活动,指导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语气学生独立学习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不懂的地方做记号)4.全文共四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段)

6、,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第二部分(2段),邹忌以自己手蒙蔽的事情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第三部分(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四译读课文,理解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诵读指导: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君妾

7、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视”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妻、妾、客阿谀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学生齐读,圈出重点字词)重点字词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丽:光艳美丽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镜:照镜子谓:对说 其:他的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甚:极,很 及:赶得上,比得上复:又 旦日:第二天 若:如,比得上明日:古,又过了一天今,明天孰,通“熟”(sh),仔细 之,

8、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 畏:害怕 欲:想要寝,指躺着 思之:想这件事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内容梳理1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突出了邹忌什么特点?明确: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再当面与徐公比较,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突出了邹忌的实事求是;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勤于政事;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2第一段中人物对话有何不同?明确:本文第一段里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只有一

9、两个字的增减或变化,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用的是反问句,表达一种十分肯定,不容怀疑的口气;妾:口气比妻稍微冷淡点,但用的仍是反问句,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用的是陈述句,语气更加平淡,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3.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答: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4. 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5.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考链接1.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

10、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3分)3、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3分,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4、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

11、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4分)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2分)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1分)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1分)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段,及重点字词句翻译 2.翻译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妻:热情赞扬 语气强烈 (私)爱而有所偏私妾:逢迎欢心 语气较弱思 (畏)畏而不敢直说客:敷衍逢迎 语气更轻 (求)有所求讨欢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

12、、检查背诵,复习第一节课内容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谏:接受规劝朝服衣冠:穿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 私:偏爱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孰视之:同“熟”,仔细本文选自国别体历史著作战国策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二、研读课文第二段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较缓慢地读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诚”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13、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对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时要注意,并且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方”是“方圆”之意,因此在“今齐”与“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顿(学生齐读,并圈出不懂的字词)重点字词朝:朝廷 见:拜见 诚:确实 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方:方圆 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地点莫:没有人,没有谁左右:古,近侍 ;今,方位名词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蔽,受蒙蔽甚:(到了)极点内容梳理 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明确: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补充: (1)没有正面提出要齐王纳谏,而是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 (2)从自己的小事推至齐王的治国大事,以事设喻,运用委婉的说法,由自己受蒙蔽推至国君也受蒙蔽,劝说齐王除弊纳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 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明确: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中考链接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因为: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每答对一点得1分,照抄原文扣2分)2、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