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468868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画头像教案————标准格式分解(DOC 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课程名称: 油画头像写生任课班级: 07级美术学专业油画班学时:48 学分:3开课学期:第三学期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素描头像写生考核方式:作业考评一、教学目的:油画人物写生一般按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和人体写生等五个课题循序渐进。油画头像写生的教学注重人物写生造型能力训练,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和步骤,并对点、线、面、形、色、质在内的绘画基本形式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通过课程训练使学生掌握油画人物头像写生的传统方法,培养较高的绘画观察分析能力和熟练的表现技巧,为今后的油画人物课教学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重点:本次教学课

2、程开设在油画的低年级,本次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强人物写生造型能力并各对种绘画语言进行探索尝试,主要要求:1. 通过写生对点、线、面、形、色、质在内的绘画基本形式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2. 尝试油画语言丰富的表达形式,探索与学生自身个性相适应的表达方式;3. 绘画语言上仍以写实语言为主,并将写实绘画体系范围内的4. 人物头像写生,主要讲解头像的神情、结构、构图、人物的肤色、采光状况 及其特点等内容。5. 要求学生掌握头像写生的步骤与方法,能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注意形与色的结合,并有一定的油画技巧。二油画人物(头像)写生基本要求:(1)人物的动态与个性表现。(2)油画色彩的均衡与色彩的节奏

3、(3)油画的材料与用笔。(4)要求学生掌握人物的动态与性格表现,注意油画的用笔与油画画面用色技巧对人物服饰的造型与质感有一定的处理。三、课程的基本内容:1、油画肖像艺术(头像)的美学特征和历史演变。2、油画肖像艺术(头像)的构图形式规律。3、人物结构。(重点是头、颈、肩的结构关系)4、写生中色彩运用:(1)人物皮肤色彩变化的冷暖相对性。(2)色彩运用的主观处理和把握。5、油画头像的表现技法。6、人物内在精神的感觉与表现。7、个性的语言和特殊的形式感。四、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1、重点: 掌握油画肖像艺术的构图形式规律。油画头像写生直接画法的方法步骤。人物内在精神的感觉与表现;个性的语言和特殊的形

4、式感。2、难点: 色彩运用;人物内在精神的感觉与表现。油画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与基本要求五、课程学时分配:第一章 理论讲授部分(4课时)第一节 油画肖像艺术(头像) 2课时第二节 优秀油画肖像作品(头像)讲析 2课时第二章 油画头像写生实践 44课时 第一节 油画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和基本要求 1课时第二节 油画头像写生 43课时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教案课程名称: 油画头像写生任课班级: 07级美术学专业油画班学时:48 学分:3开课学期:第三学期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素描头像写生考核方式:作业考评一、教学方法针对本次教学组织观看图片、画册、光盘等。资料:(1)图片:古典大师头像

5、作品,世界近代人物绘画作品,当代国内人物绘画作品,当代国外人物绘画作品;(2)看人物画代表性画家画册;(3)当代:国内名家、国外当代作品随堂制作范画: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情况,准备绘制范画,做到每周有34课时制作范画。二、教学要求:(一)运用色彩塑造人物头像,表现形体结构,形象特征等基本方法。(掌握)(二)皮肤色彩的变化规律,色彩冷暖变化的相对性在表现皮肤色彩层次变化和质感中的运用。(掌握)(三)技法介绍或写生示范。(了解、掌握)(四)半身人像写生的构图特点和光色层次等的艺术处理;研究真实感和造型(艺术)美的关系。(理解)(五)色彩的丰富性和整体效果的统一;色彩的复合性和单纯性的统一,研究和

6、认识油画的个性特点。(理解)(六)研究空间感的几个关系(如彩冷暖和空间感的关系,层次变化与空间感的关系,边线与空间感的关系,体面透视与空间感的关系等等)(了解)(七)研究油画在表现过程中破与立的辩证关系;研究表现技法中的工、写关系以及笔触、肌理、底色等的藏、露、隐、现的效果等等。(了解)三、教学方式:1 对每一个课题进行课题讲座,材料技法制作演示,提出要点,同学生讨论。有关图片作品讲解及欣赏:(鲁本斯、赫达、为米尔、达芬奇、丢勒、安格尔、拉斐尔、凡爱克、格瑞兹、哈尔斯、庚斯罗), 2组织教学:临摹作品指导。3范画:与学生同堂进行临摹,展示材料使用方法,解释作品技法问题。4传统材料制作示范。5开

7、创“第二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组织有针对性的学术讲座、作品观摩、图书阅览、参观展览、与学 者座谈等。6教学小结:每一个课题结束举办一个教学观摩小结。根据教学要求,解答教学难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五、头部结构和比例:1、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2、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脸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睑睫毛细而短向下

8、弯。 两只眼球的运动是联合一致的,视点在同一个方向上,由于头部的扭动,眼睛出现了不同的透视变化。眼睛的形状不同,有圆、扁、宽、双眼皮、单眼皮等区别。年龄段不同,眼睛的形状也不同。有的人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内外眼角较平,观察表现应认真注意区分。 3、眉毛: 眉头起自眶上缘内角,向外延展,越眶而过成为眉梢,分上、下两列,下列呈放射状,内稠外稀,上列覆于下列之上,起势向下,内侧直而刚,并且常因背光而显得深暗,外侧呈弧形,因受光显得轻柔弯曲。人的眉毛形状、走向、浓淡、长短、宽窄都不尽相同,是显示年龄、性别、性格、表情的有力标志。 4、鼻: 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鼻上部的

9、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鼻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5、嘴: 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由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有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

10、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直接的影响。 6、耳: 耳朵由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哥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7、头部形体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地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化的归纳。头部骨路是头部造型的本质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这些骨点通过面部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

11、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处在一个面上,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 8.头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与鼻尖之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六、油画头像写生主要技法:

12、 油画制作靠手工技巧。油画写生和创作是画家掌握了特定的技巧和方法,驾驭特有的物质媒介,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意象传达出来的过程。只有通过勤奋练习,熟练地把握了各种技法,才能在作画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油画的基本技法大致有古典法、薄涂法、平铺法、散摆法、厚堆法、并置法与干擦法等多种。在作一幅作品时,通常几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 1古典法 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它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层层罩染,二是直接铺色。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立体感;造型严谨,用色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 2薄涂法 薄涂法是指用经油稀释过的颜料直接画在画布或画纸上的一种画法。它使画面油色交融

13、,具有轻快的透明感。薄涂法常用于起稿和铺色,也有整幅作品都用薄涂法完成,更适宜于速写性的短期写生作品。 3厚堆法 厚堆法是选用富有表现力的厚重颜料直接堆到画面上去的一种画法。为了突出厚重,有时可以使用调色板上剩余的颜料渣来画。厚堆,可以层层覆盖,又能形成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这种画法,适用于近景特写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对象。 4干擦法 干擦法是指用不调油的原汁颜料在画布上进行薄涂擦揉的画法。它可以在有底色的画布上干擦,使画面隐约透露底色,形成一种既冷又暖的色感;也可在干后的原色层上皴擦,使画面出现干枯的色层;还可以在未干的色层上擦揉,使色与色之间融合,求得色彩滋润的效果。油画的特殊技法 油画的特殊

14、技法,来自它使用特有的油质颜料和特有的刀具进行制作的特殊性。 利用富有弹性的油画刀进行绘画,是油画在使用工具上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显著特点。刀法的巧妙运用,也是获取画面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七、特殊技法: 1用刀技法:堆砌法 用刀堆砌与用笔厚堆,有其相似之处,都是把颜料较厚地堆到画面上去。但刀有刀味、效果不同,一般能使色彩明朗,并易于表现物体质朴、苍劲的效果。 2用刀技法:刮削法 用刀刮削是油画的常用技法。它是与油画颜料不易干燥的特点相联系的。例如:为了追求特定效果,着意刮去画上的颜色,使之隐现底布的纹理;或因画上颜色不甚满意,把它刮掉,再揉捺上合适的颜料;或对已画景物用刀尖刮出留有底色的线条,等等。 油画用的油,主要是作为稀释颜料的媒介,种类较多,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如松节油挥发性强,使颜料干得快,常用于调色起稿;亚麻仁油俗称调色油,油性较强,在油画中用途最广;上光油用来涂于作品表面,以保护画面、增强光泽等。讲求用油技法,有助于提高画面色彩效果。 3用油技法:浸染法 浸染是指以油调合颜料,使之在画面上产生浸化,以求得透明叠映、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