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466664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 内容摘要:本文从市场发育程度、资源配置能力和外部运营环境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判定,利用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对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阶段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农村流通业 市场化 发展阶段判定 路径 随着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社会资源进入流通业,快递行业迅速发展,流通业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日益凸显,代替了原有的国有流通企业。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政策,使得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体系实现了跨越发展,流通效率大大提高。由于不同省份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不同区域的农

2、村流通业发展阶段也不同。如何准确对流通业市场化发展阶段进判定值得深入研究。 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划分 市场化程度是划分我国流通业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根据市场化发展程度可将流通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市场形成阶段、市场扩大阶段和后市场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我国流通业市场化不断递进的产物,后一阶段发展不仅是前一阶段的发展积累,更是前一阶段发展质变的结果,是流通业不断向高级化发展的过程。 我国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市场形成阶段,该阶段产品大都以商品的形式参与商品流通,服务消费也刚刚产生,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激活,并逐渐带动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在此阶段,我国流通业主要被邮政业、供销社、配货站及

3、批发市场等国有企业垄断,此时流通业市场程度较低,流通效率也较低,基本能够满足流通需求。 我国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市场扩大阶段,该阶段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流通业的商品服务差异化程度低,市场化竞争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限制了我国流通业的高级化发展。随着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流通业与商品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我国传统流通业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流通业进出转型阶段。 我国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后市场化阶段,该阶段是流通业的高级化发展阶段。在后市场化阶段,差异化产品或服务竞争不断取代价格竞争,成为流通业的关键竞争因素。连锁化经营

4、和规模化经营成为流通企业的工作重心,信息化建设和一体化建设成为流通企业进步的标志。流通业的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并存,引导我国流通业市场不断与世界市场接轨。国内流通市场与国际流通市场的全面发展,促使流通业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显著,促使商贸业发展更加稳定。随着电商和网络的发展,线上流通和线下流通关系更为融洽,加快了我国流通业市场化进程。 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判定指标 (一)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判定指标 流通业市场化程度可从市场发育程度、资源配置能力和外部运营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判定,其中市场发挥育度采用农村流通业从业人数、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和农村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三个指标来衡量,

5、资源配置能力采用规模流通企业占比、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和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衡量,外部运营环境采用农村金融专业人员数量、农村法律专业人员数量以及农村经济专业人员数量来衡量,具体的判定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二)数据来源 上述六大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各省市或区统计年鉴以及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三)各级判定指标权重的计算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计算各级判定指标的权重:第一步,将上述的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判定指标的一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线性

6、组合;第二步,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第三步,确定方差贡献率最大的为主成分;第四步,对主成分的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同理,分别对各项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最后利用一级指标权重,可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最终权重。根据上述方法,利用2010年截面数据,可得如表1所示的判定指标权重表。 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阶段判断指标共有9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农村流通业从业人数、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农村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流通企业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农村金融专业人员数量、

7、农村法律专业人员数量和农村经济专业人员数量。通过我国30个省份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根据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在市场形成阶段、市场扩大阶段和后市场化阶段这三大阶段的不同类别的取值范围(数据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地区较多,研究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利于加快农村流通业发展。本文利用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来分析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阶段,具体的各指标白化权函数及相应的函数值如表2所示。 从整体来看,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正处于后市场化阶段。从市场发育程度来看,我国流通业正处于市场扩大阶段,尤其是农村流通业从业人数偏少,需要进一步优化流通业市场的基

8、础设施。从资源配置能力来看,我国农村流通业已经处于后市场化阶段,资源配置能力良好。从外部运营环境来看,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运营环境良好,已经处于后市场化阶段,但仍需要积极的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流通人才。 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提升路径 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发展经历市场形成阶段、市场扩大阶段和后市场化这三大阶段,约有三分之一的省份处于后市场化发展阶段,这些区域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我国零售总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业基本处于后市场化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农村流通业在“经济新常态”和“后市场化”两大背景下,农村流通业处于全新的历史环境,其发展也呈现新趋势。为了加快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完善农村

9、流通消费体系,提出以下五点提升路径: 一是进一步提升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流通成本高是制约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缺乏物流运输体系,导致农村商品流通面临很多困难。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农村流通业发展较为散乱,邮政速递和农村供销社成为偏远农村地区的主导物流服务市场。地方政府应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引入高效率的龙头流通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流向农村流通业。同时,政府应降低农村物流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农村地区流通业的成本,提高农村流通业的效率,将追溯技术、RFID技术以及冷链技术等先进技术普及到农村地区。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要规范流通市场

10、,保障农村消费品的顺利流通。 二是发挥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制约了农村流通业发展,尤其是农产品电商发展。“挖掘农产品特色,打响农产品品牌”不仅能够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还能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效率。品牌效应是农产品价值提升的高级化效应,对农产品准确定位,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价值增值。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还避免了农产品的同质竞争,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发挥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生产差异化的农产品,不仅促进了农村流通业的市场发展,而且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扶持流通组织和流通协会发展。传统的夫妻店、路边市场等小规模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发

11、展。传统农村地区流通模式不仅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收益,还受到商品运输、仓储、包装等方面的制约,导致农村流通效率低下。农村地区缺乏农产品市场信息,导致农村的生产流通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禁锢了农村流通业市场发展。为此,政府应通过扶持农村流通组织及流行业通协会的方式来推进农村流通业市场发展。通过流通行业协会及相关组织向农民提供最终市场信息,调节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之间的矛盾,从农村流通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农村地区流通企业,实现农村流通企业的共赢。 四是加强农村流通人才培养。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流通业市场发展不足。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流通人才引进计划,使流通人才

12、能参与到农村流通业发展建设中。适当增加农村地区流通人才的待遇,同时提高现有农村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为农村流通业发展囤积人才。乡镇政府及村委应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农村流通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为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注入活力。 五是创新农村流通发展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流通业也出现电商、微商等信息流通模式。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滞后,农村同质化产品严重,导致农村流通业市场效率不高。如何发展好农村电子商务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电商、微商以及连锁经营等流通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活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此,政府应鼓励农民创新流通模式,通过农村流通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农村流通业市场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芳.农村消费品流通的顶层设计、发展模式与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2.樊纲,王小鲁,马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 3.陈宇峰,章武滨.中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演进趋势与影响因素J.产业经济研究,20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