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463779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社会工作是帮助灾区群众调适个体身心、 重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 实现“天人合一”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度安排。“ 5.12 ”汶川特大地 震发生后,针对灾区群众需求多元、社会问题复杂多样、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民政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四川省民政厅、部 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 灾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机 构、多种社会服务组织积极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支援灾 区、服务灾区,在我国开创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河, 有力推动了灾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实务开展, 稳步推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和

2、 灾区社会发展步伐。下面,我就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向大 家报告四方面情况。一、介入情况 社会工作介入“ 5.12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可 从四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梳理。一是从介入过程看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可分介入 前、介入中与介入后三个阶段。 介入前。 社会工作界重点做了三方面准备: 一是组织动员 。汶川地震是突发性、偶然性的自然灾害,灾害给灾区原本脆 弱的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了毁灭性破坏。灾区群众大量的、急迫的社会服务需 求只能通过外界提供。地震发生后,民政部迅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抗 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发

3、挥社会 工作人才的专业和技能优势, 认真做好受灾群众尤其是孤儿的心理抚慰与康 复工作。李学举部长在全国民政系统支援汶川地震灾区视频会议的讲话中, 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好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社会关系、 调适社会心理、恢复社会功能、为帮助灾区重建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和谐多 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也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向全国社会工 作组织与人员发出倡议,号召“发挥社会工作优势、积极投入抗震救灾”。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向全国 200 多所高等院校发出倡议, 号召各高校尤其 是灾区及灾区周边高校借助自身专业优势服务灾区。四川、上海、湖南、广 州、深圳等省市的民政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

4、,倡导并组织社会工作人员投身 灾区一线。强有力的组织动员有效凝聚了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方方面面 的力量,为灾区社会工作服务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摸清需求 。摸 清灾区群众需求是确保外部社会工作力量有效介入灾区服务的前提。 地震发 生以后,民政部立即联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社会 组织和北京大学等高校赶赴灾区, 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 复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四川省民政厅与西南财经大学组成联合调查组, 就灾区民政工作和群众需求开展问卷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上 海、湖南、广州、深圳等地民政部门和国(境)内外有关社会组织也纷纷通 过向灾区派遣需求评

5、估专家等方式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与灾后恢复重 建探路。深入详实的需求调研,为确定社会工作介入时机、内容、步骤、广 度与深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 要依据。 三是组建队伍 。要确保社会工作在灾区顺利开展,必须组建专业服 务队伍。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民政厅和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社 会工作行业和服务组织、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灾区实际需求,及时 组建了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队。如上海市成立了“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 团”,通过公开招募方式组建了分别由华东理工大学、阳光青少年服务中心 与上海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以及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牵头的四支都江堰

6、板房安置点社会工作服务队; 四川省组建了成都市灾民安置点社会工作服务 队;湖南省组建了理县社会工作服务队;广州市组建了映秀社会工作服务队 和水磨中心小学社会工作服务队;深圳市组建了文县社会工作服务队;中国 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建了灾区“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队。香港无国界社 工等社会组织、 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也联合多方力量组建了灾区社会工作服 务队。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国(境)内外共有 100 多家社会工作服务 机构、 20多家高校组织了 1000 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投身灾区一线提供社 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建立,有效弥补了灾区社会服务力量的不 足。介入中。各类社会工作机构主要开展

7、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找位置 。为灾 区群众提供及时、方便周到的专业服务,是社会工作介入中的主要任务。为 完成好这项任务,必须找准位置。找准位置就是明确社会工作服务的切入点 与着力点。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多、领域广,必须从自身实际与群众需求 的结合点、连结点出发,找到真正需要自己又适合自己的介入位置。只有这 样,才能确保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队伍主要从三个角 度选择了介入位置。在介入地点上,部分社会工作服务队选择了所属省市对 口援建的灾区。如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选择了都江堰、深圳社会工作服务队 选择了文县、湖南社会工作服务队选择了理县、广东社会工作服务队选择了 汶川。部分社会工作服

8、务队选择了其他极重灾区,如广州社会工作服务队选 择了映秀镇,无国界社会工作服务队选择了擂鼓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选择 了绵竹市、西南财经大学选择了北川县,等等。在介入领域上,各服务队主 要选择自身具有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的领域。 如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联合国儿 童基金会选择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选择了学校社会 工作领域、“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选择了社区重建领域、鹤童选择了 老人社会工作领域。在服务内容上,各服务队普遍着眼于灾区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开展服务。如针对丧亲人员的哀伤辅导、针 对受惊吓儿童的心理抚慰,针对残疾人员的康复护理、针对贫困对象的生计 援助

9、、针对临时安置点居民关系重建等等。 二是设站点 。社会工作服务在灾 区要得到持续深入开展,必须有服务平台。各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当地政府支 持下普遍设置了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如上海社工在都江堰的勤俭人家、馨居 祥园、幸福家园和滨河新村四个板房安置点设置了社会工作服务站;广州社 工在映秀、深圳社工在文县分别设置了社会工作服务站;国务院妇儿工委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部分重灾区建立了 40 个“儿童友好家园”,作为开展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站点;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在四川广元、德阳的十余个板房学校和希望学校设置了社会工作服务站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绵竹市建立了青红社工站,等等。服

10、务站点设立,为社 会工作顺利介入灾区提供了活动平台, 带动并辐射了站点周围地区社会工作 服务发展。 三是建规章 。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是服务得以持续提供的保证。 进入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主要建立了三方面规章制度。 第一是 人员轮换 制度。在灾区自身没有建立社会工作专业队伍以前,各类社会工作服务基本 是志愿性、非职业的活动,参与援助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无法长驻灾区, 必须定期轮换。上海、广州、深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社会工作服务 队普遍建立了人员定期轮换制度。为保证服务的持续性,各服务队要求队员 撤离时必须做好阶段性总结,与后续服务队员做好交接,做到队员衔接期间 服务站点不关门、不断人、服

11、务有延续。 第二是 督导培训制度。社会工作介 入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做法新、难度大,对社会工作服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提出了很高要求。 各社会工作服务队普遍把加强督导培训作为提升服务能力 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民政部门和中国社会工作 教育协会等机构要求每一批新进灾区服务人员由专业督导带队, 及时帮助解 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突发情况, 对每一批新进灾区的社会工作者定期 开展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灾区复杂环境,尽快开展工作。西南石油大 学等灾区所在地高校还充分借助支援灾区的香港各大学专业教师力量, 定期 对派往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开展督导和培训。 第三是 总结评估制度。为

12、 督导服务进程、保证服务质量,上海、深圳、广州等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组建 专家评估组,以实地访谈、文献检查等方式定期对服务过程、服务成效进行 评估,将评估报告作为改进工作、督导进程的重要依据。 介入后 。各社会工 作队伍始终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把培育灾区本地社会工作队伍作为服 务发展的核心使命。灾害是暂时的,但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的存在却 是长远的。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害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 是保持服务的可持续性。围绕这一任务,各社工服务队伍做了艰辛探索,进 行了苦心安排。如“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积极吸纳都江堰本地社会工 作人员进入服务团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帮助他们提

13、高专业能力。中国 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通过引导板房学校和希望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 务、学习社会工作方法、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等方式引导学校社会 工作服务实现本地化。广州社工、深圳社工、湖南社工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 高校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也积极开展了灾区本地社会工作队伍培育工作。二是从介入对象看 。社会工作一种以需求定导向的专业。根据专业使命 选择、确定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提。一年 多来,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队重点为四类群体提供了专业服务。 首先是丧 亲群体 。丧亲群体是灾区受伤最深的群体。广大社会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社会 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主动关怀、陪伴倾听、

14、哀伤辅导、心理抚慰、活 动减压等方式,帮助丧亲群体减缓精神压力、消除心理阴霾,重建家庭与邻 里关系。 其次是儿童青少年群体 。儿童青少年是灾区最为脆弱的群体,地震 使他们的亲人、老师、伙伴和同学离世、学业中断。部分儿童青少年甚至变 成了孤儿。这个群体需要有人关爱、有人照顾、恢复学业、快乐成长。灾区 各级政府和各社会工作服务队主动采取措施,开展灾区青少年儿童服务。四 川省各级民政部门依托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积极开展孤儿照顾和寄养、 领养服 务。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实施“儿童友好家园”项目,为灾 区儿童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 化服务。灾区社会工作服务队

15、也普遍把儿童青少年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 群体。西南石油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四川高校组成的社会工作服务队,赴 小金、绵竹、彭州等地有针对性开展以灾区儿童康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工作, 引导灾区儿童走出灾难阴影,重回美好生活;“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 开展了安置点青少年课业辅导、暑期活动和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系列项目;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为灾区儿童开展助养、助医、助 学和成长陪同方面服务。 第三是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是灾区最容易受忽视的 群体,为老服务也成为援助灾区各社工服务队和社会组织的工作重点。其中 最为典型的是鹤童社工、上海社工和广东社工。地震发生后,鹤童通过网络 向全国养

16、老机构发出倡议,成立“ 5.12 孤老孤残长期照护全国联盟”,派出 专业照护小分队奔赴德阳灾区,在德阳市中医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照护孤 老、伤残人员。为对因灾致孤、致残的老人进行长期照护,天津市鹤童老年 公益基金会承接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灾后重建项目 “红十字鹤童绵竹市紫岩 护理中心”,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核心,形成了服务与护理互为支撑、心理与 生理互为依托,以老人为本的机构为老社会化服务模式。上海浦东社会工作 服务队在安置点开展了“银龄计划”,举办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老年人之间互 动、促进他们参与社区生活的活动,同时,还协助当地建立了滨河新村老年 协会,引导老年协会骨干人员参与并管理老人兴趣活动小组。 第四是残疾人 群体 。残疾人群体是灾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 地震尽管没有夺走他们的生命, 但却严重损伤了他们的生理功能,使他们长期处于情绪悲观、受人歧视、生 活不能自理、生计难以维持的状态,亟需外界帮助他们增强各项社会功能。 多数社会工作服务队将为残疾人服务作为重点社会工作。 如湖南湘川情社会 工作服务队通过建立残疾人康复训练基地、协调湖南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捐 赠康复器具、聘请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