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基本理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46158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链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产业链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产业链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产业链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产业链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链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链基本理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链基本理论目录一、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5二、产业链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解释 6三、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8(一)工业部门经济分析 8(二)外资利用现状分析 10(三)工业创新能力分析 12(四)具体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141制造业 142高新技术产业 15四、我国工业产业链的特征分析 17(一)产业部门多分布于工业产业链中下游,缺乏战略环节 17(二)南北方存在产业链前后向供给,区域结构趋同问题依然存在 17(三)产业价值增值以劳动附加值为主,技术要素附加值低 18(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国际竞争力弱 19五、从产业链角度对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20(一)通过产业链

2、延伸推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20(二)通过整合产业链实现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22六、相关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6从产业链角度看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引言及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在现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产业结构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从而实现不断高度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是从本质上反映出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聚合质量,它具体表现为系统的产出应符合市场需求的关系,同时对各产业之间的协调,资源的转换效率都提出新的要求。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合理化是高度化

3、的基础,没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则不具备基础条件,非但达不到产业结构高度化还有可能发生结构的逆转;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合理化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身的就是为了产业结构能够更顺利的向高度化推进。失去了这一目的,合理化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在探讨产业结构的升级模式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学术界目前的关注点:提倡通过新兴产业的创生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来提升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以这一观点为基础,学术界提出了四种优化模式:资源重组模式的出发点是1912年经济学家熊皮特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在这部书中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采用一

4、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方法;开辟一种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那些被称作企业家的人。通过组合生产要素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取代旧的生产函数,从而实现创新;产业提升模式倡导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例如引进先进的设备,制造系统CAD、CIMS来加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实现初级产成品向附加值高的产成品、高科技产品的转换;产业跨越模式认为重大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往往能够创生一个新产业,或者在原有的产业中通过创新促使主导产业跳跃到国内国际一流水平上,从而带动整个产业技术系统的大幅度跨越,最终实现通过一个产业的达到或领先国际水平来带动整个产业系统的提升;

5、产业集群化模式源于波特(Porter)对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集群现象进行了广泛地分析,他认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是由企业群而不是单一的企业个体组成,主要的技术创新者通常在同一个城市或地区。以上四种模式探讨将焦点都聚集到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层次。不可否认技术创新是促使产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衍进的决定性手段,然而针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以及怎样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尚不直观。从产业链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求引入新的技术和投入要素,通过延伸产业链来实现产品的深加工,进而推动产业价值链由低利润区向高利润区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的高度化。另一方面,从产业链的链间供给关系来进行工业产

6、业部门间的整合:精简结构臃肿行业的企业数量并引导衰退行业逐渐退出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能力的集中,最终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二、产业链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解释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最初的焦点是从宏观角度讨论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界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龚勤林提出了产业链是各个部门之间给予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成,以及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的观点;曾祥效则将产业链与产业集群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是专

7、业镇产业组群从成立到成长,发展的核心;卢明华和杨小兵提出,产业链分析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与优势的有力工具,也为政府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以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视角,在微观方面冯炳英提出了企业要努力控制产业链的上下游或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的重要性,论述了产业链整合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消除市场压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以及优化资本配置等。在研究产业链的同时,几个概念必须被明确。“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最早由麦克.波特(Porter,1985)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时提出并运用。他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

8、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不仅企业内部有链条,任何企业单位都和其他的经济单位有着相连的价值链条。同期的学者寇嘉特(Kogut,1985)则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产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从本质上说价值链是一系列生产创造活动的总和,这些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联系在一起。“价值链是产业内分工发展的结果,由于产业内分工

9、的纵深发展,创造价值的活动有一个企业为主导而分裂为多个企业活力的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了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这种上下游之间的链条关系就形成了产业链”(任保平,2005)。总之,产业链的本质就是价值链,一切围绕产业链所进行的讨论,其核心还是对待价值形成和流转的研究。然而价值在产业原材料经过逐级加工直至消费者手上的过程中,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在产业链中,价值转移和创造并逐级增加的整个过程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产业链由于其本身的特性,给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产业链首先是一种产业层次的表达,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将自然资源集中、运输和处理并通过加工使其变成不同的产成品。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资源经历了不同

10、生产阶段直至被改变形态,吸收了知识和技术含量并提高了效用,变成最终服务和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些生产阶段构成了多个产业层次,层次的细化代表产业分工的明确和专业化的生产。因此,通过对产业链链节的细化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并生成更加细致的产品或服务分类,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产业链还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不仅反映了产业内各个环节及上下游之间的产业纵向配套延伸关系,也反映了产业横向的关联拓展关系。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越高。所以产业链的链节密度,为检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提供了一项判断依据。为了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就必然要通过对在技术经济上有一

11、定前后项关系关联的产业环节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资产,资源的重新组合来构建环节联系更密切产业链,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再者,产业链条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他代表了从自然资源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和社会资源利用深度的可能性。产业链链条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程度越深。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的升级正是产业链链条延伸的结果。随着对原料的初级加工、深加工和精深加工这一系列的技术经济活动,产成品的价值和价格也不断增加。产业链条的延伸正是对产品价值的不断深化,通过挖掘深层次的价值增加值,推进了产业链条由低利润区向高利润区的发展从而实现产品价值的升值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始终始于自

12、然资源,终于最终消费市场。虽然将自然资源引入到消费市场的路径有很多条,但在一定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下,总会存在一条相对有效率的路径。以电子信息产业链为例,其链条可以细分为研发设计,零配件生产,加工装配,销售流通和跨国经营等环节。每个处在不同环节的企业都可以视为产业链上不同的结点,而依据其附加价值在整个产业的不均衡分布,又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产品原料由不同结点和位置的企业逐级加工,最终形成电子信息产品销往客户手中。在这些结点当中,增值最大的结点通常是产业链上的研究开发与销售环节,这两个环节对技术要素投入的要求较高;增值较少的结点则是制造加工环节,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完成。从附加值角度来看,附

13、加值最高的是芯片的研究与研制环节,附加值中等的是零部件的生产环节,附加值最低的则是组装环节。所以,国家和地区在构建产业链条时,应真正突出产业链条当中的“战略环节”,从而探索出一条效率最优的路径。在这一方面,产业链条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并行不悖的。三、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现状分析(一)工业部门经济分析2005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个十年当中,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由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期,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快发展。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76190亿元,比2000年增加361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7.5%,平均每年增长10.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8%,比20

14、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6425亿元,比2000年增加427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6.7%。在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高。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状态,还主要依赖工业链条的中下游产业的推动发展:生产能力优势主要集中在一般原料加工,和机械制造业环节 ,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部门中还是以自然资源部门和初级加工部门为主。按照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产业一般加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高科技产业”这一工业产业链来分析:2005年在我国的产量优势部门统计中,自然资源部门4个,分别是原煤(21.9亿吨),天然原油(1810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1639万吨),发电量(24747亿千瓦小时);一般加工工业部门6个,分别是糖(903万吨),布(470万吨),农用化肥(5220万吨),水泥(106000万吨),钢材(35239万吨) ,平板玻璃(36537万重量箱,2003年数据)(“九五”期间,木材部门,机制纸及纸板部门也曾是我国重要的优势部门,然而“十五”期间,由于木质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国家陆续出台森林保护法等保护性政策法规,目前这两个部门已经从我国优势工业产业部门统计中退出);机械制造业部门7个:分别是金属切削机床(45.07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