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教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45909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不可违》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法不可违》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法不可违》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法不可违》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法不可违》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不可违》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不可违》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不可违教学案 【教学目标】1、 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生活中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行为。2、能力目标: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警惕身边的各类违法行为。3、知识目标: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了解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教学重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教师教法】活动探究【学生学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 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法律。那么先来回顾单元主题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那么规则、道德、法律哪一个范围最大?P21单元序言里告诉我们答案:“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

2、规则。”所以规则范围最大,法律也是一种规则,调节人们的行为,违法无小事。展示本课目标 (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本课目标,快速预习书本内容。)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2.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3.违法行为的分类? 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讲授探究活动一、法律法规知多少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七天无理由退换货。2.税法:公民必须依法纳税,如个人所得税等。3.义务教育法: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4. 刑事诉讼法: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不应当再对其追究刑责。5.义务教育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思考:以上法律条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注意划线

3、词)法律对我们的行为起什么作用?小结:知识点1.法律的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探究活动二、P46/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他不懂法,未经工地同意,私自拿工地上铁卡子去卖,造成工地财产损失。 这样的事情如何避免?要懂法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小结:知识点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探究活动三、P47/探究与分享1.要求:在材料中标出具体行为;该行为违反的法律;

4、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的处罚)思考:上述行为(人)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违反了法律法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他们都受到了法律处罚,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他们都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存在主观过错。小结:知识点3.违法行为是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要求:自行浏览P48 请按一定的标准对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小结:知识点4.违法行为的类别: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小结:知识点5.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探究活动四、P49/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镜头中的行为违法吗?小结:知识点6.谎报险情、破坏铁路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

5、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补充阅读相关链接,并思考下列问题。1.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什么?2.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3.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作用有哪些?探究活动五、P50/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下列行为违法吗?都是侵犯他人的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民事违法行为。小结:知识点7.民事违法行为小结:知识点8.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本课小结课后巩固根据所违反的法律,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刑事违法行为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5盏,违法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违法行为3.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结语:让我们学法懂法,做一个遵章守法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