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家长会交流材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45545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家长会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下家长会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下家长会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下家长会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下家长会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家长会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家长会交流材料(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换个角度看学生 樊明侦如何当好一年级的班主任 杨 磊让责任化为动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转化教育案例 文V华班级案例王海娟班主任智慧案例交流 刘少秀202班主任教育案例 李娟203班班主任经验交流 徐玉华送你一缕阳光,你给了我整个春天 徐金花“折翼天使”的故事王忠花班主任工作交流 徐蕾智慧型班主任交流 丁晓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冯照华班主任工作汇报发言稿 徐念霞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李炜班主任智慧案例交流 王芳班主任智慧案例 周庆利 小学班主任智慧案例 刘金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责任与细节 李艳芹 让孩子的童年充满阳光 张成界放手也是一种爱 王燕华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

2、交流张丽丽教育就在一瞬间李海香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换个角度看学生第三实验小学樊明侦新学期,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大部分学生的习 惯还是不错的。跟学生接触的时间长了,一些学生的 不良习惯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入学才三个周,时不时的就会有学生跑到面前告 状:“老师,孙静怡打我-”“老师,孙静怡抢我的 东西。”这个孙静怡是个漂亮的女孩,因为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得很,所以她留给我的印象很好。可是,渐渐地,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 都告她的状,连男同学她都欺负。每有同学告她的状,我都会找她谈谈,可就是没 效果,她总有自己的理由。告她状的同学络绎不绝。对这个问题我感到头疼得很 这个小妞儿太强

3、势了。一天,和班里数学老师聊起来,“我看孙静怡这个小孩儿,是个不错的班干部的 料儿-”数学老师津津乐道。问题女孩儿,班干部?这个转变不小哇。仔细一 想也是,也许给她些职务,她的行为会有所收敛。后来,孙静怡的管理能力让我刮目相看了。 她把班里的眼操纪律维持得很好。这 也打消了 “先把的她的坏习惯改掉,再发挥她的能力”的想法。我给她更多的机会 管理班级。她的坏习惯悄悄地消失了。而我多 了一名得力助手。现在,她俨然一名小老师,今天中午,我 X 惊喜的发现,课前2分钟,她自己找了些小贴 画,奖励给优秀的同学。班里的纪律一板一眼 的。如何当好真是的,换了角度看学生,少了名问题生, 多了个得力助手!一年级

4、的班主任杨磊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如何当好一年级的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 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 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认为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 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 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在 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十几度春秋,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

5、体 会。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 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 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 我经常利用班会、晨读、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 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 热心的帮助孩

6、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 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七、八岁的孩 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 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 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 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骗”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我 帮他们梳头、剪指甲、系鞋带等。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 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小贴画,口头表扬, 给评比栏里加星,

7、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 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 回家以后是那么激动、兴奋,还说下次还想得到这种奖励。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 我在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就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 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 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 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 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

8、做事情的技能。为此,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听 懂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务呢?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 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扫地,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 子扫地的方法是,把扫帚拿起来,东一下,西一下就行了,地根本没扫干净,也不 知道用戳子把垃圾戳起来,倒进垃圾桶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 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然。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 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 样才能做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 教他们扫地。我先拿起扫帚,然后教

9、他们怎样扫, 手拿在扫帚的什么地方最合适,弯下腰,然后从教 室的前面按顺序往后扫,大的纸张可以捡起来,最 后扫成一堆,用戳子戳起来,接着教给他们戳子的使用方法。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扫地,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扫得 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再来说说我怎样使学生学会收作业吧,我让他们同桌 的作业摞到一起,这个任务由桌长完成,同桌不需要动,桌长把两本作业本摆正, 放到桌长桌子的左上角,同桌的作业本在上,桌长的作业本在下,然后小排长按顺 序从后往前收。收起来后,上交的时候,一排正,一排反,交叉放齐,排排分明, 便于批改

10、,便于发放。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 还能做错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使学生的观察力、生活技 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四、及时表扬,延迟批评。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 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 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 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 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 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

11、的处理办法是: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 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 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 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 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 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 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

12、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 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 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 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就看你画上去的是灰色的黑点,还是亮丽的彩虹。只 要我们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 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让责任化为动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转化教育案例 第三实验小学104 刘华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存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乞_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

13、的利息。”孚蚩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 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一、案例描述薛绍瑜今年6岁、女、一年级四班学生,智力水平很一般,父母文化水平低, 靠打零工生活。家庭经济收入一般。这孩子主要表现:上课爱做小动作,抠鼻子, 喜欢说话,缺乏自制能力。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 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书写也很潦草;她 不讲究个人卫生,总是很邋遢,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 头污垢”的。上课没有坐像,总和同桌窃窃私语。成绩不理

14、想。协调能力差,做操 动作极不规范,经常乱蹦乱跳。二、情况分析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 方、找不到铅笔和其他学习用品,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再加上父 亲工作忙,也顾不上她。因而,父亲对他的关爱也就非常少,他整天放学回家后, 就自己写作业。有时父亲回来看见她在玩,或未完成作业(其实是不会做)就指责他,他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父亲因为工作不顺,或其它原因心情不好就 会对他大声责骂,甚至动手打他,导致他的自信心不足,从而自由散漫。在学习上,上课极少举手发言,提问到他时,他还不知老师在说什么,总是低头玩着自己的学三、教育对策1. 了解到这个

15、学生的特殊家庭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常常借下午辅导他完成作 业的时间多与该孩子谈心,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做作业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找优 秀学生帮助他,提醒她做作业,做课堂作业时,老师及时辅导、督促,在他需要时 还可以给她帮助。并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2. 及时和家长联系,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具体的做法。要求家长及时检查、 签字当天的家庭作业,或简短的便条概括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3. 在家里规定一个位置做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先要求他父母平时多关 心他,多与他交淡,多鼓励他,让他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 使他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我与孩子父亲谈了谢海宁在家的感受,也谈了他的心理 以及他平时责骂对他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儿童心理特征:渴望受到尊重。要求家 长多鼓励和关心孩子,并要孩子和妈妈取得联系,让孩子享受父母的双重关爱。后来,该孩子的妈妈还来学校接孩子 ,帮他值日。这样,通过家访,得到了孩子家长 的积极配合,孩子感觉到了温暖。四、教育效果: 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他在平等,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的伙伴交往中,他有经过辅导,我发现孩子比以前活泼了,现在和我在一起也爱说话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和集体观念,学习成绩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游戏中她学 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她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