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45118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苍山县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苍山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卷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卷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2、的答案无效。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眷(jun) 埋怨(mi) 提防(t) 刽子手(gu)茄(ji) 伺候(c) 仆人(p) 半身不遂(su)差(c) 给予(gi) 离间(jin) 冠冕堂皇(gun)D.尽量(jn) 忏悔(chn) 淆乱(yo) 繁文缛节(r)A. 冠冕 吝啬 暮蔼 莫明其妙B. 徘徊 厮守 自栩 残羹冷灸C. 懦夫 训服 蹩进 完璧归赵D. 糟粕 骸骨 赝品 礼尚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 _是答应不答应?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

3、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_的光阴。 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_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A终究 流失就是 B究竟 流逝 而是C终究 流逝 而是 D究竟 流失 就是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B.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 危机。C.他也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 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D.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5.下列各句中,没

4、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未来五年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虽然没有鲁迅、茅盾等人批判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乡村和都市生活矛盾的主观自觉,客观上却与之殊途同归,其作品补充完整了中国现代文学史链。C.对于过去仅作为艺术点缀的方言要素,现在却成为许多影视剧制作者的“卖点”和观众的“看点”,“方言秀”竞相在影视剧中上演。“天地图”()21日正式开通,此举将实现我国从离线提供地图和数据到在线提供信息服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东方之

5、冠刘颖 徐蒙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设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总负责人兼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

6、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则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而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还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悬挑在基地最外侧的环廊立面,印出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为休憩设置的小品表面,则镌刻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与进取。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它不仅仅肩负着文化表达的功能,还必须有效诠释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中国馆极度重视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的探讨与贡献。据介绍,中国馆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

7、节约策略体系,共由4个部分组成。这座中国馆,能把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居文明给予形象化的表现。肩负诸多“使命”的中国馆还关照到国际性的审美,以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馆为人们之间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空间。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的现代意识,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中国馆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的现代转译。在这里,中国传统的斗拱造型有了大胆的革新,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中国馆选择了容易被世界理解的中国元素。如中国馆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地区馆在建筑边界上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软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等

8、。时间会对任何建筑有最公平的考验。我们期待着,黄浦江畔的“东方之冠”尽情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情怀,气宇轩昂地印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长久地成为面向世界的一个中国舞台。 (选自解放日报)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中国馆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据的一项是A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 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B国家馆的位置、形状,屋顶平台的设计理念,以及构造上采用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传统建筑方式。C地区馆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衔接,外观上还锈刻着古代文字,环廊立面印出中国历史朝代名称。D中国馆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

9、系,能把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居文明理念形象化地展现给观众。7下列对中国馆设计理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馆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B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聚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它以整体大气的建筑造型阐释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C中国馆体现了对环境与能源的探索,是一份用建筑来表述的“环境宣言”,诠释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D中国馆从提供的自由交流空间、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的现代转译等方面关照了国际性的审美习惯。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即使是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

10、也不可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B高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中国,在中国馆展示了在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方面的成就,这些经验将为其他国家提供积极而有益的借鉴。C中国馆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这一色彩夺目的中国元素,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会比选用其他颜色更容易被世界接受。D既承载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展示了世博主题,走在“古”意“新”风之间的中国馆,必将成为黄浦江畔又一道靓丽的风景。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

11、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

12、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

13、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回头B. 秦贪,负其强 负:依仗C.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佯:假装D.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就:接近,接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C. 且秦强而赵弱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D.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11

1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蔺相如“善于斗争”的一项是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献上和氏璧之后,秦王不仅没有给赵国城池的意思,还把和氏璧传给左右两边的妃嫔们看,蔺相如认为这是在戏弄他。B.蔺相如认为,赵王在送出和氏璧时斋戒了五日,表示虔诚,秦王也应该斋戒五日,以最隆重的礼节来迎接和氏璧。C.蔺相如认为,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国君就没有能够遵守约定的,所以秦王也一定不会遵守以前商议好的约定。D.蔺相如将和氏璧完整地送回了赵国,秦王不仅没有杀他,还在朝廷上隆重地接见蔺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分)(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分)(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分)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