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44446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学科说明书.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期数学学科说明书 稳坪中学:覃智学 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担任的是八年级的数学教学。八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生现在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八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是学生初中生活适应起来。本学期将尽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

2、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湘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 分式 本章的重点是分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难点是因式分解和分式的综合运算。 第二章 三角形 本章的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关键是要明确性质与判断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 实数 本章主要学习体会无理数是显示世界的客观存在,了解平方根,立方根,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本章的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第五章 二次根式 本章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三、教学目标:第一章 分式:1、了解分式的概念和分式的基本性质。2、能正确理解一个不等式是否是分式。3、会运用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正确地进行分式乘除运算。4、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性质,正确熟练的进行分式的乘方。5、让学生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会写出它的字母表达式。6、会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7、让学生了解分式加减法则运算,会写出法则的字母表达式8、让学生理解分式方程必须“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的思想。9、能正确解答可化为一元一次

4、方程的分式方程。10、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知道检验是解分式方程的一个重要且必须的步骤,要掌握验根的方法。第二章 三角形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3、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4、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通过具体实例,是学生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理的意义6、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7、使学生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

5、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8、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9、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等腰三角形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0、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12、使学生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他的对称轴。13、探索并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4、使学生理解全等三角行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行中的对应边、对应角。15、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6、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能运用基本事实和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

6、角形全等。17、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第三章 实数1、通过对具体问题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通过操作,推出面积为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抽象出无理数的概念。3、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能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4、通过对具体问题分析,使学生感受到立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了解立方根的概念5、会求某些数的立方根,能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及其近似值。6、了解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7、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会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

7、不等式模型。 2、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解集的概念。4、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能正确的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5、通过数轴上表示解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6、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解决问题。7、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8、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解集。9、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方法。第五章 二次根式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3、理解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4、灵活运用积得算术平

8、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5、会利用公式化简二次根式以及灵活运用该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6、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7、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四 、教学重、难点:本学期的重难点:1、分式的概念和分式的基本性质。2、分式乘除法则运算,乘方的性质。3、同底数幂除法法则。4、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5、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6、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7、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以及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8、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内容9、使学生知道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10、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11、定义、命题、定理等多个概念的

9、理解、区分,证明的必要性,综合法的格式以及对反证法的理解。1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索与证明。1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运用。14、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15、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和判定定理。16、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17、平方根概念及其求法。18、会求某些数的立方根,能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及其近似值。19、实数的概念和实数的运算律。20、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1、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22、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得出。23、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2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正确地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5、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将不等式的解

10、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6、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27、根据数量关系列不等式。28、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9、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30、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相关性质。31、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32、逆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33、二次根式乘除运算结果化简。34、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35、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五、教学进度:第一章 分式1、1 分式 2课时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2课时1、3 整数指数幂 3课时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3课时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第二章 三角形2、1 三

11、角形 3课时2、2 命题与证明 3课时2、3 等腰三角形 2课时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课时2、5 全等三角行 6课时2、6 用尺规作三角形 2课时IT教室 用几何画板探究“将军饮马”问题 2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第三章 实数3、1 平方根 2课时3、2 立方根 1课时3、3 实数 2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IT教室 用Excel找的近似值 1课时期中复习与测试 6课时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1 不等式 1课时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课时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课时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课时 4、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组 2课时小结与复习 1课时第五章 二次根式5

12、、1 二次根式 2课时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2课时5、3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2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期末复习与测试 6课时六、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2、把握好与前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3、突出本学期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建立数学建模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6、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