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44421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年龄相近、知识程度大体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和几十名组成的群体。2班级的性质:班级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3班级工作者:主要是指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他们是从事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工作者。4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该班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5少先队的任务: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锻炼

2、身体,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立志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6小学班队工作的原则:是班队工作者对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班队工作中一些基本矛盾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跟据班队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制定的,是班队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7正面教育:是指班队工作者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自觉接受教育。8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是指班队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既要真诚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9小学班队工作的方法:是为完成班队工作任务和实施班队工作的内容所

3、采取的具体手段,它是班队工作者为进行班级成员和少先队员的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结。10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改变学生品行中不良特征的方法。11情景教育法:是指自觉利用环境、气氛、周边人际关系影响以及教育者自身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的影响方法。12榜样示范法:是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有积极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范例,让学生敬仰和模仿范例,以激励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积极的变化。13奖惩激励法:是以表扬、奖励、批评、惩罚为教育手段、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扶持正气,打击歪风,创造人人争取进步的氛围的教育方法。14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

4、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15儿童发展观:是指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16小学班队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指作为班队工作者的教师,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修养以及教育教学、从事班队工作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17小学班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指在从事学校教育和班队活动及多项工作中应遵循的思想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18教师的职业行为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支配下所采取的实际行为。18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个性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在社会与教育要求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

5、平的总和,是教师身心发展的内在依据。19教师的沟通能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与学生,与同行,与领导,与家长,与社会,通过语言,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沟通、交流而产生和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交流能力。20开门见山法:是根据谈话的需要,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进行谈话的方式21命题讨论法:是根据需要,事先明确主题,班队工作者与学生一起进行专题讨论的谈话方式。22创新能力:是指非常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的时代迅速变化的综合能力,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23方法创新:是指要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运用创新思维,不因循守

6、旧,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4权变管理:是班队工作者在非常规管理中,根据不断变化的班级各种情况,权衡利弊,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以取得最佳效能的管理方式。25班级管理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26调查法:是班队工作者为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全面把握学生及学生群体的现状、特点乃至问题二而采取的有步骤的研究工作方法。27陶冶法:是借助外界环境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教育方法。28榜样学习法:是指班主任通过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运用榜样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先进性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29班队工作目标管理

7、法:是指班主任依据班级工作目标进行管理,并且目标具体细化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目标之中,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管理方法。30自我管理法:是在管理活动中启发学生全员参与,积极,主动管理集体的教育方法。31小学班队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指班队教育工作者实施班队教育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或基本要求。32民主平等原则:是指班队工作者在工作中,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33启发疏导原则:是指班队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入手,调动其主动性,使他们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34集体教育原则:是指班队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

8、,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35非正式群体:是指以隔热恩喜好为基础,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若干自发结合在一起的联合体。36心理健康: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以促进人们的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功能为目标,使人们健康地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发生。3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小学生心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38学习心理辅导:是依据

9、现代学习理论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加以分析,并给予辅导,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也就是让小学生学会学习。39班队活动:是指为建设和发展集体而展开的班集体成员共同参与的集体教育活动。40班队活动的主体性原则:是指班队活动要充分调动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1班队活动的生活化原则:是指班队活动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味生活、感悟人生,以达到对学生的自然而然教育。42主题班队会:是在班队工作者的知道下,根据学校教育工作计划,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一个主题,围绕主要提而召开的班队集体活动。43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班队工作者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工

10、作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集体教育活动。44科普主题活动:是在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内集中进行的,有一定主题思想或提出明确的口号,并要达到一定思想教育目的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要求的科普教育活动。4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班队工作者根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和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积极的教育辅导,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46班队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之外开展的,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活动。47课外阅读活动: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候,在班队工作者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阅

11、读课外书籍以丰富新知识的活动。48班队文化:是指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利用和创设班队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49班队文化制度:指正规的、学校要求的社会主导文化价值观念,特别是如何根据班队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共同遵守和共享的“约法三章”、承诺和责任。50班队文化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亲切、文明、平等的关系。51班队文化环境:指的是体现班队师生意志,情感,喜好,审美情趣以及人格品味的创造性活动及其状态。52小学班队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塑造学生的主体性文化人格,即重视、学会用文化等手段把学生培育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12、有能力、懂合作、会创造、个性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格。53班队的主体精神:是指在班主任的组织带领下所形成的班队成员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倾向。54个体文化:个体从童年时期就开始自发的形成着关于世界的模式,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充实,以致自觉形成一种对世界的看法和行为程序,这就是个体文化。55社区教育:是一种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社区内所有成员为教育对象,依托一定的社区进行,教育内容面对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56学习化社会:是指社会本身就是个“大学校”,能为每个人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学习和接受学习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主动地去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能意识到自己是“受教育者”

13、,同时又是“教育者”简答1现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1面临新生活环境的适应。2接触的信息量开放庞杂。3个性化行为表现较强。4整体智力水平趋于提高。5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产生。6“成人化”倾向过早的出现。7心理行为问题日趋明显。2少先队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辅导中、大队委员或小队长制定并落实各项少先队工作计划,开展活动和工作。2培养少先队集体、少先队小干部和对队的积极分子,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健康,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特长。3了解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生活等等情况,并及时向党、团组织和学校行政部门反映。4主动向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宣传少先队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争取广泛的支持和帮助。5大队辅

14、导员要领导好中队辅导员的工作,经常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开展少先队工作。3要建设一个优秀的小学生班集体,班队工作者应如何做? 1了解学生与班级的特点。2实施目标管理。3培养班级核心与积极分子。4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班风。5协调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4少先队工作者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队前教育。2少先队组织教育。3培养少先队干部。4开展少先队活动。5小学班队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初步的道德能力。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表现在道德意识的形成、道德观念的建立、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发展等方面。这些道德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之中,教

15、育工作者要让学生从小就要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准则,不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2)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人类步入学习的时代,学会学习成为第一需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不做学习的奴隶,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要教会学生学习,就要做到:培植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倡合作学习。 (3)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活动与交往能力。活动和交往是班队工作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不仅接受知识,而且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团结合作,友好相处不仅是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也是学生以后踏入社会的基本准则。(4)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16、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是现代学习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小学班队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以下:A把身心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班队活动中。B发挥班队隐形教育资源的作用。C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活动。6贯彻正面教育的原则要求是什么?是指班队工作者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自觉接受教育。1在教育学生懂得是非,好坏的过程中,着眼点应放在什么是对的,好的,为什么对,为什么好,以及怎么做菜算对与好。2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时,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主要是说服教育,正面示范,而不能强制压服,简单说教。3在日常教育中,要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