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44370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XXXXX年XXX月. .word. .目录1工程背景41.1工程需求41.2系统架构42机房动环监控技术方案42.1主要业务42.2方案说明42.3组网方案52.4各种组网说明52.5功能实现102.5.1动力监控102.5.1.1市电监测102.5.1.2电源监控102.5.1.3UPS监测102.5.1.4蓄电池监测102.5.1.5高压开关监控102.5.1.6油机监测102.5.2环境监控112.5.2.1温度监测112.5.2.2湿度监测112.5.2.3烟雾监测112.5.2.4水浸监测112.5.2.5红外监测112.5.2

2、.6空调监控112.5.3智能门禁122.5.4远程抄表122.5.4.1多路抄表方案122.5.4.2无线一体化抄表方案132.5.4.3基于动环系统扩容抄表方案132.5.5视频监控132.5.5.1视频监控前端设计132.5.5.2网络设计142.5.5.3视频与红外、门禁联动方案142.5.5.4视频与灯光联动方案152.5.5.5视频监控平台设计162.5.5.6视频监控存储设计162.5.5.7站点接入与视频存储扩容162.6监控对象及接入策略163增值效劳174机房动环监控产品介绍184.1DAM-2160I-S184.2DAM-2160I-U184.3蓄电池监测系统BASS-2

3、31I195中心平台介绍195.1C3M195.1.1平台软件特色功能195.1.2平台软件数据挖掘分析功能局部205.1.2.1已经实现的分析报表205.1.2.2电源系统可用度分析215.1.2.3开关电源设备可用度分析215.1.2.4监控系统可用度分析215.1.2.5监控系统覆盖率分析215.1.2.6市电可用度分析215.1.2.7停电保障可用度分析215.1.2.8环境运行可控度分析215.1.2.9开关电源模块数量计算225.1.3系统拓扑呈现225.1.3.13D全景组态监控示意图225.2C3M-Video22. .word. .1 工程背景1.1 工程需求XXX1.2 系

4、统架构2 机房动环监控技术方案2.1 主要业务动力监控、环境监控、智能门禁、远程抄表、视频监控2.2 方案说明本方案旨在实现对机房动力及环境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无人值守。考虑到每个机房设备配置不一样,本方案只从通用性角度说明,准确详细配置需勘察机房后工程经理/解决方案工程师给出。方案根底业务X围根据工程情况可选: 动力监控:市电状态监测、开关电源监控、UPS监控、蓄电池监控、油机监控; 环境监控: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红外、空调监控; 门禁管理:门状态、门锁状态、刷卡开门、远程开门、门禁授权等; 远程抄表:总用电量、设备用电量; 视频监控2.3 组网方案图1 整体组网方案数据+视频2.4 各种

5、组网说明12M环组网方案高新兴在2005年在国内最早提出基于2M总线环传输组网模式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提出面向基站运维管理信息化建立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其特点集中在系统的创新性、开放性、实用性等方面。网络拓扑图如下:2M环组网架构IP Network市中心机房分中心1分中心NE1/IP SvrFSUFSUFSUFSUFSUFSUE1/IP SvrFSUFSUFSUFSUFSUFSUE-OMSCSCIP Network省网管中心2独立2M光收敛组网方案适合传输资源丰富的VIP、节点站独立2M组网架构SDH路由器E1E1E1STM-1IPLSCSTM-1STM-1FSUIPFSUIPFSUIP3全

6、IP组网方案全IP组网架构IP Network市中心机房E-OMSCSCIP Network省网管中心FSUFSUFSUMSTPFSUFSUFSUMSTP方案特点u 面向基站监控未来的开展方向;u 方便新建基站的直接接入;u 提供更大的带宽,可实现更多业务的接入,尤其是对带宽需求较大的业务如基站视频监控;u 传输时延短;u 中心构造简单,连线方便;u 独立的承载网络,不受核心网络割接的干扰。4短信/CDMA 1X组网方案无线组网架构方案特点u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基站设备少,投资本钱低;u 不受传输网络割接的干扰;u 工期短,可快速实现全网覆盖;u 中心构造简单,连线方便。5PTN组网方式动环监

7、控系统基于PTN接入的优势:1) 接入简洁方便。新建站接入一台具有PTN网络接入能力的一体化主机,即可满足基站动环监控所有模拟量、数字量、视频数据、智能设备的接入;2) 不占用空间资源。中心机房无需采用大量的收敛设备,节省机房珍贵而有限的空间资源,还净化了机房环境;3) 传输带宽充裕。PTN接入方式能很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时延问题;4) 新业务可扩展性强。对以前因带宽限制无法开展的业务(如视频),由于带宽充裕,非常方便地实现接入;5) 接口标准化。直接接入,方便新建基站的直接接入;6) 建立本钱急剧减低。中心无2M传输收敛设备,大大降低了建立本钱;7) 大大缓解2M端口资源紧X局面。不用铺设大量

8、2M线缆,中心2M端口资源紧X局面得到缓解;8) 中心无2M汇接设备,只有一个或几个PTN线缆接入,减少了故障点,大大降低了维护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系统可用度。9) 独立的承载网络,不受核心网络割接的干扰。星形的网络构造,非常有利于故障的定位分析,提高维护的效率。10) 支持QOS功能,可根据业务数据的重要程度设定承载传送的优先级别,如:动态视频流优先通过等。成功案例:目前已在XX移动、XX移动、XX移动应用。6传输组网比拟无线2M环 全IP网云 独立2M光收敛特点1“采集主机+无线模块一体化2短信平台或无线效劳器1“采集主机+传输设备或者一体化主机2中心2M

9、收敛1“采集主机+传输一体化2中心无收敛设备1“采集主机+传输一体化2中心光收敛+专用路由器设备数据量大小采集主机每次上传数据量不大1串口方式直接接入到2M环型监控网2基站有可扩展的剩余串口1数据传输量大2基站有可扩展的剩余串口1每个基站独立2M,数据传输量大2基站有可扩展的剩余串口优点1建立速度快2技术成熟,应用案例多3投资低,支持平滑升级数据实时性好,完全满足数据流量需求1全IP,技术成熟;2支持大量监控业务接入1底端IP封装,网桥转换,光传输,中心路由,传输稳定2支持较多监控业务接入缺点1传输有一定延迟2受数据流量限制,接入智能设备不易稳定性不好,连接易中断1中心2M落地,增加维护量;2

10、中心2M收敛设备多,占空间1占用大量传输资源2前期根底传输设施建立投资大1每个基站占用一个2M资源2中心路由器投资较高建立难度所有基站均必须具备无线功能,安装施工简单基站必须有2M网络,工程复杂。接口标准化,直接接入,施工简单 基站端施工简单,中心端调测时间长建立周期短长较长较长后续维护1维护量小2增加SIM卡管理等维护工作3增加网络负荷2M传输网络需要维护,工作量大 1维护量较小 2传输故障排查工作量大维护量小2.5 功能实现2.5.1 动力监控2.5.1.1 市电监测基站安装一块基站总电表,采集基站的总电量;安装一块空调电表,采集空调用电量。开关电源的用电量及主设备的用电量通过计算得出。2

11、.5.1.2 电源监控 通过加装智能电表,实现对监控机房电压和电流的监控,并且可通过增加我公司能耗系统实现各种监控数据和报表的分析,可扩展至水、电等其他方面。2.5.1.3 UPS监测中心软件实现的功能如下:对UPS设备进展全面监控,实时监视UPS内部的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当有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对UPS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运行参数进展实时监测,可以设定阀值,当有运行参数超过阀值时,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提供UPS设备的监测报表,使管理人员对UPS的状况有全面的了解。2.5.1.4 蓄电池监测采用我司的蓄电池监测系统,可对监测蓄电池总电压,总电

12、流,每节蓄电池的单体电压,外表温度,容量,等等。测量精度满足机房监控需求。另外,通过单体电池测试仪采集到的单体电池电压,获取每节电池的放电曲线,分析每节电池状态。2.5.1.5 高压开关监控当高压开关柜使用时间过长、过载、绝缘老化时,均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停电故障大局部是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因此,在火灾发生之前及时、准确的监测高压开关柜的温度变化并发出预警,使用户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或引起火灾就尤为重要。采用光纤式温度监控主要有几大优点:准确测温、快速反响、实时监测。2.5.1.6 油机监测智能油机通过RS232串口直接接入监控主机。油机监控对象根据油机对外开放的协议而定。一般支持交流电输出三相电压/电流、输出频率、水温、油温、油压、输出功率、燃油油位、启动电池电压、停机/运行状态、自动/手动状态、启动失败告警、紧急停车等等。2.5.2 环境监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