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考试重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442926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考试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识记(一)测量的定义:P2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 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P4 任何测量都必须 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 P6 7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成就进行 定量描述的 过程。 二、领会 (一)测量量表的 4 种类型: P5 命名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 量表 (二)心理测验的 4 个基本条件: P912 1、行为样本 2、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三)心理测验的 5 种不用分类: P

2、1214 1、按测量对象所作的分类: 智 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2、按测量方式所作分类: 个别测量、团体 测量 3、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所作的分类: 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4、按测验功能所作的分 类: 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5、按评价所参照 的标准分类: 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潜力参照测验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 (一)高尔顿的主要贡献: P28 1、英国优生学的创始 人。出版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提出人的能力是由 遗传而来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的。 2、 1884 年,

3、成立“人类测量实验室”,被视为第一个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 个别差异的尝试。3、 发明了许多测量仪器;是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自由联想法的先驱。4、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二)卡特尔的主 要贡献: P28 美国心理学家, 1890 年,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术语,他的许多观点都 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点。 (三)比内的主要贡献: P29 法国心理学家, 1904 年,与 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二、领会: 西 方心理学与教育测量的发展: P30 1、智力测验的发展 2、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3、成就测 验的发展 4、人格测

4、验的发展第三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 (一)测量误差: P40 指在测量过程中由哪些与测量目 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或 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二)随机误差: P40 由 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又不易控制的误差。(三)系统误差: P40 是那种由 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四)真分数: P42 把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 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为该特质的真分数, 简称 T 分数。 (五)平行测验: P43 如果两 个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并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 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 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都是一致

5、的, 则这两个测验被称作平行 测验。 二、领会: (一)测 量误差的三个主要来源: P41 测量工具、被测对象、施测过程 (二)观察分数、真分数和 随机误差之间的关系: P4243 观察分数是指实测的分数,它们的关系是: 观察分数被假 定等于真分数与误差分数之和,二者关系被假定为线性关系, 随机误差服从均值为零的正 态分布,它独立与真分数。第四章 测量信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信度的含义及测量学的定义: 1、信度的含义: P45 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也测量的 可靠性。 2、信度的测量学定义: P46 乃是一个 X(A 卷)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 X /(B 卷)的相关系数。即 RX

6、X=PXX (二)重测信度的含义: P48 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 一组被测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三)复本信度的含义: P49 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四)分半信度的含义:P50指将一个测验 分成对等的两半后, 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 度。 (五)同质性信度的 含义: P51 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二、领会: (一) 信度的作用: P47 1、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 2、信度可以用来 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 3、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 (二)重测信度的 使用条件:P48 (三

7、)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P49 (四)分半信度的使用条件:P5051 (五) 同质信度的使用条件:P51(六)影响信度的因素:P55被测、主试、施测情境、测量工具、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七)提高信度的方法:P56 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2、使测 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 5、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减少无 关因素的干扰。三、应用(一)能用克龙巴赫系数计算项目的同质性信度克龙巴赫a系 数 P52 公式、例题 (二)能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评分这信度 P53 公式 P54 举例 (三) 通过增加题

8、目长度来提高测验的信度。 P56第五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 (一)效度的含义: P59 测量效度指一个测验或量表时间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二)效度的测量学定义: P60 在一系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 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效度=SV2/RXY2 (三)内容效度的含义:P62指 一个测验时间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四)结构效度的含义: P63 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五)实证效度的含义: P66 指 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六)效标的含义: P67 就 是衡量一

9、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 二、领会 (一)效度的特点: P59 1、效度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 2、效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3、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 多个方面搜集证据。 (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P61 1、信度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 件 2、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三)三种效度的适用范围: 1、内容效度的适用范围 P62 成就测验、职业测验 2、结构效度的适用范围 P63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3、实证效度的 适用范围 P67 诊断现状、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 (四)影响效度的因素 P69 测验的构成、 实施的过程、被试、所选效标的性质、测量信度 (五)提高效度的方法 P

10、70 1、精心编制 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2、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3、创设标准的应试 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三、应用 三种效度的估计方法 (一)内容效度的 确定方法 P63 主要是逻辑分析法 (二)结构效度的确定方法 P64 1、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 2、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 3、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 4、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三) 实证效度的确定方法 P681 、相关法2、区分法3、命中率第六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 (一)项目难度的含义: P72 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二)区分度的含义: P77 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

11、异的区分能力。 二、领会: (一)难度对测验分数的影响: P76 1、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 2、测验难度影 响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 (二)项目鉴别指数评价题目性能的标准 P79 表 61 (三)区 分度的相对性: P85 1、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区分值不同。 2、样本容量大小影响相关法 区分值的大小 3、分组标准影响鉴别指数值 D 4、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程度影响区分度值的大 小 (四)区分度和难度的关系: P84 1、难度越接近 0.50,项目潜在的区分越大 2、难度 越接近 1.00 或 0 时,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小 三、应用 (一)计算不同形式题目(是非 题、选择题、论述题)的难度。

12、P7274 1、二分法记分形式项目的难度计算P7273公式、 例题 2、非二分法记分项目的难度计算 P7374 公式、例题 (二)用鉴别指数法计算测 验题的区分度 P78 鉴别指数的计算 P78 公式、例题 (三)根据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多重选 择题的项目分析:P91表第七章 测验常模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 (一)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的含义 P93 1、被试在接受测 验后,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 测验分数称作原始分数。 2、在 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 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 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二)百分等级的含义 P94 是应用

13、最广的导出分数,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 的人数的百分 比。就是说,如果将某一被试群体分为一百个等级,则每位被试所 占的等级数就是百分等 级。(三)标准分数的含义和种类: P96 1、含义:又称公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团体的平 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公式。2、种类:P97-100。T分数、其他形式、标准九 分数。 (四)常模团体的含义: P106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 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二、领会(一)标准分数的优缺点优点:P96,它是一个抽象值, 不受原始测量单位的影响,并可接受进一步 的统计处理。缺点:公分数由于计算中经常出 现负数和小数,

14、且单位过大,因此使用起来不够方便。P97 (二)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 项P106-107:共六点(三)制定常模的过程P108 1、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个群体。2、 对常模团体进行施测,获得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和分数分布。3、确定常模分数类型,制作 常模量表,给出书面说明等。(四)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 P108-110 1、发展量表 P108 2、商数 P110 分式 三、应用 (一)比较几种导出分数的优缺点 P94 1、百分等级分数的 优缺点 P95 2、标准分数的优缺点 P96-97 3、 T 分数的优缺点 P98 下 (二)计算未分组 资料的百分等级 P94 公式、例题第八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

15、的编制与实施一、领会(一)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P117 1、确定测验目的2、制定编题计划3、编 辑测验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 5、合成测验 6、测验标准化 7、鉴定测验 8、编写测验说 明书。 (二)编辑测验项目的注意事项 P120共六点 (三)测验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 P122 1、测验内容 2、施测过程 3、测验评分 4、 测验分数的解释 (四)测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P125 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2、指 导语 3、测验情境 4、测验焦虑 5、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五)测验焦虑的相关 内容 P126 二、应用 (一)项目编排和制作复本的方法 1、项目编排的方法: P12

16、1 并列 直进式、混合螺旋式 2、制造复本的方法 P122 (1)先将所有可用的项目按难度排列,其 次序为 1、 2、 3、 4、 5、 6、 (2)分成两个等值的测验本方法 (3)分成 3 个等值的 没测验本方法(二)解释测验分数意义时遵循的基本原则P129:共六点(三)向受测者 报告测验分数时的注意事项 P131-132 共九点第九章 测验等值一、识记: (一)测验等值的含义 P135 就是通过对考核同一种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 作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 进而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样 一套专门技术称为(二)锚测验的含义:P138在测验等值设计中,有时会采用一组测 验试题来关联两个待等值的测验形 式,以便寻找两形式的等值关系,这些测验试题被称为 锚测验。 (二)领会 (一)测验等值的条件 P136 1、同质性 2、等信度 3、公平性 4、 可递推性 5、对称性 6、样本不变性。 (二)测验等值结果的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