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44184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第八单元 分辨是非 对自己行为负责【课标要求】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理解行为不同,后果不同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3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影响;4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重点、难点】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一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辨别是非善恶,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他们走好人生路具有重要的意义。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另一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对自己行

2、为负责的人,在充分认识自我负责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 3“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教学难点。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选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从中感知。4“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是另一教学难点。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更要调动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去感悟和体会。【知识梳理】真善美 表现 影响假恶丑 才能 才能 才能 意义明辨是非善恶分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首先 2)不断提高 3)增强 方法 (1)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 (2)认真做好 (3)不该做的 (4)做错事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为不同,结果不同)9 【典型例题分析

3、】点击生活:镜头一:王娜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回家。镜头二:某人故意砸毁公用电话。镜头三:农村妇女田桂荣,花费20万回收废旧电池,只为用自己的行动减少废旧电池的危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环保。镜头四:小王卖电脑时收到了一张50元假钞。第二天,他趁人不注意,又将50元假钞花了出去。1.请将上述镜头中的人物的行为,按照真善美、假恶丑进行分类。2.请你评析上述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3.我们在生活中应怎么做?答案:1.镜头一、三是真善美的行为;镜头二、四是假恶丑的行为。2.(1)社会中的真善美现象,能够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促使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利

4、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2)社会中的假恶丑行为,会给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危害社会秩序,破坏社会风气,会使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3.我们应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方法指导:行为评析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常见的一种开放性试题,它常以事件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对事件中的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辨是非,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行动。解答时一般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审清题意,审清其中的有效信息,抓住关键字词。第二步,明确评的

5、标准,即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标准,依据标准,回答出正确与错误即可。第三步,理性分析。回归教材,找出相关知识点,联系知识要全面,甚至跨年级的知识点。第四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即说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走近中考】中考涉及本专题的各种题型都有,尤其以案例分析和设置情境的主观性开放题居多,重点考查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时政热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要和九年级学的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2009年临沂市中考题)放学路上,有位同学看到几个中学生陆续走进一家游戏厅,便也要跟过去。他的同伴批评他时,他

6、不服气地说:“又不是我带头的,况且别人能进,为什么我就不能?”请就题中该同学的错误言行选择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其改变主意。方法指导:分析解答此题,一定要明确这位同学的言行,“看到几个中学生陆续走进一家游戏厅,便也要跟过去”、“ 别人能进,为什么我就不能”说明其盲目从众,“进游戏厅”说明他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同时他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可以答盲目从众、猎奇心理,也可以答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还可以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角度分析。学生可以从其中一个角度来分析回答问题,每一种答案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组织,思路清晰、逻辑分明。【跟踪训练】2、下列做法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的

7、是( ) 积极植树种草,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 为“希望工程”捐款 偷税漏税 支援西部建设 积极参加清除城市“牛皮癣”的志愿者活动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A. B. C. D.3、我们中学生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下列选项中,属于初中学生可以承担的责任有( ) 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积极服兵役,保家卫国 积极参加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做服务社区的志愿者A.B.C.D.4、2010年寒假期间,临沂市团委开展“青春温暖行动”活动,发动市属学校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积极行动,为贫困学生和新市民子女等特困的青少年送温暖、献爱心。除此之外,许多地区也组织了向南方雪灾地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8、。组织这些活动的作用有( ) 净化人的心灵 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促使人们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A B. C. D.5、李晓东是个足球迷,尤其对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着迷,每逢有皇马参加的比赛他是每场必看。但是,李晓东对做值日却很不上心,每当轮到他做值日的时候,他总是借口自己要练球而加以逃避,并且每次都振振有词,把做值日的事推到小组其他同学的头上。李晓东的这种做法( ) 说明他缺乏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 不必过于追究,他对足球太痴迷了,做不做值日无所谓 不利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A B C D某大学的大学生小辉,由于迷恋网络游戏,作为当地高

9、考状元的他在大学考试中多科不及格,大学一年级就读了四年。他由于玩网络游戏花销大,钱不够用,他就偷窃同学的手机等财物。在一次行窃时他被抓获,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回答67题。6、导致小辉锒铛入狱成了阶下囚的主要原因是( )A他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足够的钱供他玩游戏B他不能明辨是非,自制力差,玩网络游戏成瘾C他不知道偷窃他人钱物是违法的D玩游戏导致了学习成绩下降,于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7、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有( ) 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我们要增强自我控制力,控制自己的娱乐时间 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不良诱惑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提高分辨是非

10、善恶的能力,学会正确选择A B. C. D 8、美国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用斧头砍倒了一棵樱桃树,父亲非常气愤,而华盛顿在父亲面前毫不隐瞒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原谅了他。这告诉我们( )A如果做了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 B.敢于对他人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C.要礼貌、友善待人 D坚持自己的意见,即便做错了事,也要坚持下去时政分析2009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最近一种带有浓厚网络文化色彩的“恶搞证件”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园悄然盛行。买过这种证件的学生不在少数,因为他们觉得好玩有很“酷”。这些恶搞证件内容十分低俗,充斥暴力、色情以及侮辱性文字,被好奇的未成年人随身携带、随时出示,或夹在书本里,或者挂在

11、书包、钥匙链上。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买过“恶搞证件”的学生不在少数,因为他们觉得好玩有很酷。这表明( ) 部分中小学生是非不分,善恶颠倒 不少学生不能再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国中小学生的素质都是低下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不能缺乏良知,否则会误入歧途A. B. C. D.2.造成“恶搞证件”在中小学生悄然盛行的原因有哪些?3. “恶搞证件”在中小学校校园流行有哪些危害?4. 如果你周围的同学也争相购买这种证件,你会如何劝说他们?答案:1.(运用第八单元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这部分知识点分析)盲目从众进入游戏厅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它是一种不遵纪守法的行为,会导致不良后果。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如

12、果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缺乏正确的判断,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就会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就要加强道德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预先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2. C 3. C 4.D 5. D 6. B 7. D 8. A 时政分析:1. B2. 原因:(1)不法商贩为一己之利,迎合青少年猎奇心理,抛弃商业道德(2)青少年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判断力(3)父母对子女保护和管理不到位(4)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3.危害:污染青少年心理,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社会人际关系,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我们要明辨是非善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克服盲目从众,抵制不良诱惑,学会运用道德和法律的标尺辨别是非,理性做出选择,健康成长。【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