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436357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12月山西省榆社县关于2021年为部分事业单位引进4名急需紧缺人才模拟卷(150题)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50题)1.“谁可向谁,依据何种法律理由,主张什么?”这句话揭示了法律中的基本问题,下列理解错误的是_。A: “谁可向谁”表达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B: “主张什么”表达的是法律关系的客体C: “依据何种法律理由”是指法律关系是有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D: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不能主张法律上的权利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

2、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主张什么”表达的是法律关系的内容,而不是法律关系的内容所指向的客体,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理解。甲打破了乙的杯子,乙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主张甲赔偿杯子。本案例中,乙主张的是甲赔偿杯子,是甲乙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法律关系的内容,而该法律关系中的客体是杯子(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第33题材料所体现的哲学观点是_。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 联系是普遍的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D: 整体和局部关系的原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

3、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这个统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环节。题干材料所体现的哲学观点为联系是普遍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张三系某公司的销售人员,张三现在与企业因以下事务发生争议,其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_。A: 该公司没有按约定给付张三销售业绩提成B: 张三因经常迟到、旷工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C: 张三因业绩突出,认为这次调整中层领导自己应当被升为部门经理,但希望落空D: 在试用期内,张三要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允许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项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的范围,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甲从来不缺勤,第一季度每月都完成

4、900件,第二季度每月都完成1000件,第三季度每月都完成1500件,但从来没有得过月度和季度生产冠军,他前三个季度的得分是_。A: 120B: 150C: 180D: 210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第一季度每个月扣掉10分,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均完成1000件任务,故4-9月每月完成1000件任务的得分分别为10,20,30,40,50,60,除此之外,第三季度每月超额完成500件,每月加10分,故总计得分为-10x3+10+20+30+40+50+60+30=210,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_。A: 章程B: 办法C:

5、 实施细则D: 规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实施细则完全是为配合法律、法规的贯彻而制定的,必须与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相对应。办法和条例、规定一样,同属行政法规。章程是一定组织机构制定的确定组织原则或办事原则的规章类文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_A: 浴兰节B: 女儿节C: 地腊D: 中天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7.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说明_。A: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

6、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 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反映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的实践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果违背规律办事,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遭到规律的惩罚,酿成恶果。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左边图形由4个部分组成,下列选项除了哪项外,都可以由左边图形各部分通过图上的变化组合成右边图形?:_ A: AB: BC: CD: D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B项两个箭头都与左

7、边左下方的箭头方向一致,不可能由左边右上方图形通过旋转得到。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在社会总需求过高、通货膨胀压力趋强、投资和消费明显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_。A: 扩张性货币政策B: 紧缩性货币政策C: 中性货币政策D: 平衡货币政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货币政策的类型包括:(1)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据此排除D项。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大量闲置、产品严重积压、市场明显疲软、国民经济处于停滞或低速增长情况下,中央银行应釆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故排除A项。当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物价稳定、经济以正常速度增长时,中央银行应采取中性货币政策。故排除C项。本题正确答

8、案为B。10.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_。A: 无须折抵,仍然判处应判处的罚金数额B: 根据情况由法官自由裁量决定是否折抵C: 可以折抵相应罚金D: 应当折抵相应罚金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在物理学上,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的是_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吉尔伯特伦琴A: B: C: D: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放射现象,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

9、现放射性元素镭。这些发现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12.以往认为最适合哲学的领域,如今已被对人类存在的各方面经验作出成功解释的科学所占领。在一个信息技术取得支配地位的世界上,哲学似乎已败下阵来。它至少不能把智慧切成一个个可以测量的小块提供给人们。在20世纪,有无数哲学家讥讽自己从事的学科,认为哲学活动在经历了三千年之后,至今还在希望能把我们引向真理,那不过是遥遥无期的幻象而已。然而,哲学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这或许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哲学一直从科学和其他学科中寻求庇护,而今已从这种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缘故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A: 当前哲学所面临的危机,恰恰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B:

10、对哲学命运的悲观认识,致使很多哲学家妄自菲薄C: 哲学智慧内涵丰富,不能仅依经验作为评价标准D: 哲学现今所获得的独立性,赋予其新的魅力与动力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文段首先介绍了哲学领域被科学挤占的现状以及许多哲学家对哲学命运的悲观认识,这样看来似乎哲学便要败下阵来了,紧接着用“然而”进行转折,指出“哲学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最后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今哲学已从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性。由此可知,材料想要表达的是哲学现今所获得的独立性,并且此独立性赋予了其新的魅力与动力。D项表述正确。A选项是强干扰项,哲

11、学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其发展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BC项表述片面,都不是材料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13.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_。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故选D。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了宪法一般原则中的_。A: 权力制约原则B: 法治原则C: 基本人权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中,

12、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要求政府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15.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A: 正午时分B: 午时2时前后C: 上午八、九点钟D: 日落之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大气气温升温和降温的原理是:大气不停地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这称为收;同时大气的热量也在向大地传播,这称

13、为支。当收支时,大气升温;当收支时,大气降温;当收=支时,气温不变。日出后太阳高度增大(12点最大)时,太阳辐射增强(12点最强),地面升温;12点后,地面热量收人仍大于支出,地温继续上升,13点左右达到最高,地面辐射也最强,大气升温,当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相当时(14点左右)气温最高。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_A: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B: 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湖海散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施耐庵。C: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

14、、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师说劝学杂说之四(马说)祭十二郎文是流传千古的优秀散文。D: “新乐府运动”是指唐朝中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李绅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A.辞赋、乐府同兴于西汉初,繁荣于汉;B“四明狂客”是贺知章、“六一居士”是欧阳修;C.劝学是荀子的。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17.世界最炎热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_。A: 非洲南极洲B: 亚洲南美洲C: 大洋洲南极洲D: 北美洲欧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世界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下列因素除_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 商品价格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