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436243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测定物体的比热容一、实验安全1. 防止烫伤:(超过200C)使用隔热罩,实验中动作简单勿靠近 烙铁。做完实验确认冷确后再离开。2. 电路:电路确认连接好再加电,更改电路关闭电源,除加热外确 认加热电源关闭,用毕关电二、实验目的1. 了解冷却定律,并用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2. 学习一种把曲线变为直线的数据处理方法。3. 了解并会使用热偶测温度三、实验原理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用表 示,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开(J/K),比热随着温度的变 化而不同。本实验用冷却法测定金属(铁、铝)在

2、100C时的比热容。通 常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三种方式来进行热量传递。对流通常又 可以分为自然对和强迫对流。前者主要是因为空间各处的温度不同 和密度不同而引起发热体周围流体的流动,由于发热体表面邻近的 流体首先受热,通过流体的流动,将热量传到较冷的物体表面(或 将热量分散到流体的其余部分去)。强迫对流是通过气泵或风扇的作 用来维持热体的流动。AQAt将质量为叫的金属样品加热后,放在较低温的介质(例如室温 的空气)中,样品将逐渐冷却。单位时间内热量损失应与温度下降 速率成正比(由于金属样品的直径和长度多很小,而导热性能又很 好,所以可以认为样品各处的温度相同),于是可得到下面的关系式(12-1

3、)A9式中c1 q)为金属样品在温度q时的比热容,*为金属样品在温度 1时的温度下降速率。根据冷却定律,热体因对流而损失的热量由下式表示AQ = a S ( - )aAt1110(12 2)AQ式中客表示单位时间内,表面积为S1的热体因对流而损失的热量,合1为热交换系数,*为样品外表面的面积,为常数(强迫对流 时以=1自然对流时以=5/4), 1为样品温度, 0为周围介质的温 度。由式(12 1)和(122)可得At)1AtcW(i-0)a111(123)对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另一种样品A2 = &S) ( 0 )aAtFTTr 2 o222则有同样的表达式(124)(12 3)和(124

4、)相除,得A0 0 1 2 2aS c Gil (0 Q0 )a 1 1 222-0a S c 七为(0JO )a2 2 11 120A(12-5)如果两样品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即S1 = S2 ;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也不变,则有a1=气。于是,当周 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度。0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12-5)也可以简化为(12-6)cG)=c0 您2E2 At2当分别为是第一种样和第二种样品在温度时的。的冷却速率,就可以求出待测样品在温度。时的比热容。冷却规律研究:假设金属固体在不太高的温度范围内,比热容随温 度变化很小,则(12-3 )式可写成Ai1=也

5、(0)0 )a(12-7)AtcMo1 两边取对数lg A0)=a lg(O00 ) + lg JL(12-8)Ato cM1通过实验,作出(0)0)t冷却曲线,在冷却曲线上作切线,并A0求出曲线的斜率,得到各温度00。的冷却速率&。在双对数坐标 知各实验点将连成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a,截距为lg 31S1/GM1 ,将 a、aiS1/cM1代入(12 7)式,可得样品冷却表达式。纸上以0 00为横轴。A0A0A?为纵轴,作A?00 0图,(12-8)式可四、实验仪器实验架一套含电烙铁,热偶电路,盖子,支架 及电烙铁保护罩热偶导线三根红皮铜导线,热偶导线(康铜一根,铜一根已连接)比热电子测量仪

6、器一台保温杯一只试管一只镊子一只待测金属样品三个铜、铁、铝冰若干电子天平公用(图1)实验仪器(图2)实验仪器顶视图(图3)电偶接线图(红导线为铜线,白导线红脚端为铜线,黑脚端为康铜,不可接错导线材料)(图4)电偶接线口IIIIIIIII 川川(图5)电烙铁接线处与电源开关五、实验内容1)打开电压表,确认加热灯关闭2)用短路线短接电压表电压输入,调零数字电压表。3)按实验示意图连接导线,装于实验样品中热电偶的铜导线 即热端,与电压表电压输入(+ )相连,放于保温瓶中的 热电偶铜导线即冷端,与电压表电压输入(一)相连,保 温瓶内放冰水混合物,两热偶的康铜线与康铜线相连接。4)将加热烙铁上升固定,将

7、隔热罩下缘于烙铁下缘对齐并固 定。加热时整个烙铁金属部分都是高温区(超过200C), 加热罩不要靠近烙铁以免烫坏。5)加热烙铁插头插于实验电源后盖板上的插座。6)套实验样品于容器内热电偶上,下降实验架,使烙铁套于实验样品上,接通加热电源开关,可见数字电压表电压逐 渐上升,表明实验样品被加热。当数字表读数为5.50mV 时,断开加热开关,上升实验支架(移去加热烙铁)并锁 紧支架。给实验容器盖上盖有机玻璃盖,小心勿靠近加热 烙铁。使样品继续安放在与外界基本隔绝的金属圆筒内自 然冷却。7)记录实验样品由温度由102C下降到98C所需要的时间20 o 102C时数字电压表读数为4.37mV; 98C时

8、数字电压 表读数为4.18mV。按计时秒表复位钮,作计时准备。随着 实验样品的自然冷却,数字表读数逐渐下降,待下降至 4.37mV (即102C),按秒表启动/停止钮,秒表开始计时,待数字表读数下降至4.18mV(即98C)按秒表启动/停 止钮,数字秒表记录并保持实验样品由温度由102C下降 到98C所需要的时间气.8)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测量实验样品数据5次。9)把实验样品换成铁柱和铝,重复上述实验过程。10)温度测量结束后检查电热偶冷端,如果不是0C,需要重 新测量温度11)待实验样品冷却后,用物理天平分别称出3种样品的质 量。根据M颇Mfe Mal的特点加以区分。12)作为思考题:将电压表短接调零后,连接热偶,检查冷端 处在0C,热端在空气中,稳定后记录电压表读数。将热 电偶热端连接线对调连接,稳定后记录读数,自行搜索热 电偶相关原理,分析两组数据不同的原因。13)关闭电源,待烙铁断电约20min后再离开。注:Ccu=0.0940 cal/(gC)六、思考题1. 比热容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2. 根据式(12 6),测量比热容的条件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