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43201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一、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做好防范工作。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业务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三、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并做好操作前告知工作,必要时家属签名(紧急情况除外)。四保证护理人力资源配备齐全,护士长弹性排班,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五、加强安全管理,对危重、意识障碍、老年人、婴幼儿、精神病者要加床栏或约束带,防止坠床或自伤。六、保证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紧急情况下立即启用。毒、麻、精神药品专人专柜管理。七、认真做好“

2、三查八对”工作,医嘱必须2人查对。八、加强护理文件的管理,医护记录内容应保持一致。护理部每月对科室护理文件进行抽查,并及时追踪验证。九、认真做好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工作。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必须戴手套;接触传染患者必须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报药剂科护理操作时避免违规行为,防止锐器伤等。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落实四看五查一巡视,做到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三接(病情交接、治疗护理情况交接、抢救器械药品使用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十一、加强对患者、陪护、探视者的管理,做好沟通工作。十二、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坚持预防为主,人人参与,工作中加强协作,相互查漏补缺,防范于未

3、然。十三、发生护理风险要及时上报护理部(或相关部门),护理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并做出处理意见,使风险降低到最小,发保障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各种医疗设备及病房设施的安全使用规定一、各种电器设备(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性能、电线及插头,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2.将插头拔出后严禁放在有水的地方,要放在干燥稳妥处保存。3.在使用插头前应检查插头是否沾湿,一旦入水不能使用,应通知电工处理。4.应用电子仪器及无线遥控监护时,禁止使用无线电话。5.所有电器应先关机,后断电源。6.所有电器使用后应该用75%酒精和清水进行清洁和消毒。二、监护仪(一)可

4、能出现的问题:漏电、警报、机械故障(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每周进行检查及试机并清洁机身。2.应用时严格按规范操作。3.使用中确保报警系统处于启动状态。4.确保各导线连接正确妥当。5.注意袖带、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的正确使用,避免导线扭曲或损坏。6.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三、心电图机(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损坏、出现误差影响使用(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每周检查及试机并清洁机身。2.使用前测试各种功能键。3.确保各导线连接正确。4.心电图导联位置准确。5.心电图纸安置正确,出纸正常。6.使用后要将连线放置正确。7.使用后要及时充电。8.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四、除颤器(一

5、)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灼伤(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与清洁,确保操作正常。2.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3.除颤前调好参数,正确使用导电糊,避免灼伤。4.除颤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病床。5.除颤放电时避免放空,防止损坏机器。6.使用完毕,做好清洁消毒。7.使用完毕及时充电,随时保持除颤器处于备用状态。8.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五、输液泵(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障、损坏(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用后及时清洁。2.定期检查配件是否齐全,仪器是否完好。3.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六、洗胃机(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失误(二)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头的性能。2.检查配件是否

6、齐全。3.使用前测试各项功能。4.检查机身有无漏水。5.检查管路接头是否牢固。6.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七、降温毯(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冻伤或烫伤(二)预防措施:1.专人保管,定期清洁并检查是否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2.使用前设置好温度报警。3.使用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及皮肤情况。4.使用中发现故障立即停用,并及时维修。八、雾化器(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流速过快或阻滞引起患者不适(二)预防措施:1.保持机身干净、干燥、经常进行清洁擦拭。2.红灯亮起时要检查原因。(1)水杯内的水不足,药杯穿破。(2)安装水杯位置不正确。(3)飘浮粘连。(4)蒸馏水位应在合适的水位线之间。九、电插

7、销板(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二)预防措施:1.放置的位置安全妥当,避免电源线扭曲、打折或牵拉。2.严禁与水、液体接触。3.根据用途,选择带独立开关的插销板。4.定期检查维修。十、微波炉(一)可能出现的问题:燃烧、爆炸(二)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线插头及性能,确保运行正常、安全。2.使用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若有疑问需致电器售后服务部门。3.加热食品时禁用密闭式器皿,加热时间要适当,发防引起烧焦、爆炸。4.禁止烹饪生蛋类食品。5.禁止使用金属器具加热食品。6.加强对患者及陪人安全教育,教会正确使用微波炉的方法。十一、氧气系统(一) 可能出现的问题:泄漏、助燃(二) 预防措施:1.泄漏:经常检

8、查氧气阀有无漏气。发现漏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2.助燃:加强患者及陪人安全教育,严禁在有氧气地方抽烟及使用明火。需要用明火时应关闭氧气。十二、酒精灯(一)可能出现的问题:燃烧、爆炸(二)预防措施:1.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时是否充足,不可用其他原料代替。2.使用酒精灯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酒精灯燃烧时人员不得离开。3.酒精量不超过2/3,禁止在使用中添加酒精。4.酒精灯用后盖上灯罩灭火,切勿吹熄。十三、热水瓶(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放置不稳、烫伤(二)预防措施:1.放置平稳并远离床头。2.定期检查水瓶有无漏水现象及底座、提手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十四、热水袋(一)可能出现的问题

9、:烫伤(二)预防措施:1.水温适宜(4550),将盖拧紧,检查是否漏水。2.使用时用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3.经常检查热水温度及患者皮肤,认真交接班。4.昏迷、老年、婴幼儿、感觉障碍的患者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热水袋。十五、冰袋(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冻伤(二)预防措施:1.使用时用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2.禁止将冰袋直接放在患者皮肤上。3.及时更换冰袋浸湿的被服。十六、体温计(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折断、玻璃刺伤、汞中毒(二)预防措施:1.使用前检查有无裂痕,摆放要轻,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2.避免玻璃刺伤:婴幼儿、老年体弱、躁动、昏迷、精神异常患者不宜测量口温,测腋温时护士应守在床旁,及时

10、收回。3.预防汞中毒:如患者需测口温,应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如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可多食用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4.体温计一用一消毒,每月检测1次,并有检测记录。十七、血压计(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汞中毒(二)预防措施:1.使用血压计时放置平稳处,禁止碰撞,以免造成汞槽受损、水银泄露。2.测血压前找开汞槽开关,用后将血压计盒盖右倾45关闭汞槽开关。3.使用时避免将汞柱打得过高。4.如有汞泄漏,应按要求及时回收或请专业人员处理。5.每年由专业人员对血压计进行检测,并有检测标识。十八、呼叫器(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失灵(二)预防措施:1

1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2.定期检查插口是否松动或脱出。3.固定放置合适位置,呼叫器连线不能绕在床栏上。4.定期检查,发现失灵及时维修。十九、地面(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滑倒(二)预防措施: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发现水渍、污渍及时处理。2.地面湿滑时及时提醒患者,并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二十、病床(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坠床、翻倒(二)预防措施:1.漏电:发现电动床电源及插座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移动病床要拔除电源。2.坠床:妥善固定床栏,锁好床轮,将床降至低位。3.翻倒:升、降床时要将床底硬物移开,避免床向一边倾斜而造成患者坠床或翻床。二十一、床档(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夹伤、松动(二)预防

12、措施:1.夹伤:升降床档时,注意检查患者身体各部位,避免夹伤。2.松动:定期检查床档,如有松动立即维修。3.使用床档时应妥善固定,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坐卧姿势及正确使用床档方法。二十二、床旁桌(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滑动(二)预防措施: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床旁桌,不要扶靠,以免轮子滑动引起摔倒。二十三、轮椅、平车(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撞伤、滑倒、坠车(二)预防措施:1.患者上下轮椅时,护士要将刹车固定好,防止滑倒。2.推轮椅下坡时,应倒行,并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3.避免轮椅前倾,必要时为患者系安全带,防止摔倒。4.患者上下平车或在平车上翻身时,护士要将平车固定稳妥,防止滑倒。5.使用平车时应

13、拉上两侧护栏,避免坠车摔伤。6.推平车上下坡时,患者头号部位于高处,减轻患者不适。7.推动轮椅或平车时应避开障碍物,注意安全。8.告知患者和/家属使用轮椅或平车的注意事项。9.轮椅和平车应放在指定的区域。10.轮椅或平车出现使用故障时要及时送修。二十四、病房计算机及打印机(一)可能出现的问题:丢失、损坏(二)预防措施:1.信息科为临床配备医嘱系统的所有硬件设备只能在病房内使用,有专人管理。2.所有设备应按医院要求连接、摆放,不要随意拆卸或搬动,避免影响使用。3.未经许可,不得修改、删除工作站计算机中的预装软件。不能自行安装其他软件。4.所有与主机外接设施如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在开机状态

14、下严禁插拔。5.打印机应使用A4复印纸或医嘱专用打印纸,以免卡纸。6.所有上机人员要爱护设备,勿野蛮操作。非本病房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能擅自使用。7.所有工作站机器不得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等。8.因非正常使用而造成的一切事故,要追究科室及个人责任。9.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查对制度一、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或采集标本时均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各种操作前、中、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时间、用法。二、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三、给药和进行各项治疗前,

15、要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反复核对。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协助其服药后才可离去。四、静脉给药应检查输液瓶器有无破损、污染,瓶口有无松动、裂缝。药液有无变质、有无沉淀、絮状物等。静脉给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五、取血时,应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血液成份、血量、采血日期、血液质量。输血前,需经2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中再查对1遍,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输血后,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的接收和核对制度1.进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所有静脉药物配置完成后,由专人负责送达科室。接收科室应指定专人当场清点静脉输液数量(袋),初步检查床叼、姓名等信息及静脉药液的质量,正确无误后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送达登记本上记录接收时间并签全名。2.科室需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