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伤口的处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42721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伤口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见伤口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见伤口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见伤口的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伤口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伤口的处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伤口的处理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 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3.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4.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

2、脱碘消毒。当然感 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 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 内可以放置纱条。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 料覆盖。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

3、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 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7. 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 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8. 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 敏,加强换药。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 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9. 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中医换药有其独到之处,但通常没有什么无

4、菌观念。例如:对于难愈性窦道(如 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 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10. 对污染性油性伤口,我们这用松节油洗去油渍。11. 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 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 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12. 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

5、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 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烧伤创面早期绿脓感染可削痂植皮。也可用1%2%苯氧乙醇湿敷,或用0.1% 庆大霉素、1%磺胺嘧啶银、10%甲磺米隆等溶液湿敷。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湿敷。六、注意事项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2. 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3. 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 以快速减轻创面及肉芽组

6、织水肿,减少渗出。4. 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 好用碎纱布填充。5. 对于大面积创面,首先注意清创,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及血管组织不要姑息,争取在几次换药中, 界线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勉强留下,只会延缓肉芽生长,甚至造成感染。6. 对于已清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的创口,要注意爱护肉芽的生长,肉芽组织本身有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没有明显渗出, 则不要用抗生素或其他药水换药,只用碘伏消毒创缘皮肤,用湿盐水纱布覆盖即可。7. 油纱条不要放到创面上,应该在盐水纱布上,防止盐水过快的挥发。8. 有感染的创面注意先做一个细菌培

7、养+药敏再换药,以免以后被动。七、换药常用药品1. 盐水有增进肉芽组织营养及吸附刨面分泌物的作用,对肉芽组织无不良刺激。等渗盐水棉球及纱布用于清洁创面,创面湿 敷,充填脓腔;等渗盐水溶液用于冲洗创腔;3%10%盐水具有较强脱水作用,用于肉芽水肿明显的创面。2. 3%双氧水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出氧,具有杀菌作用。用于冲洗外伤伤口、*或恶臭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伤口。3. 0.02%高锰酸钾溶液分解释放氧缓慢,但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作用。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的伤口,尤其适用于疑 有厌氧菌感染、肛门和会阴部伤口。临床上常采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4. 0.1%雷佛奴尔黄

8、纱条、0.02%呋喃西林溶液有抗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5. 攸琐(漂白粉、硼酸)溶液具有杀菌,防腐除臭,溶解坏死组织的作用。用于脓液及腐死组织多、恶臭的伤口清洗和湿敷。本制剂应密闭避光保 存,不能久置,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大面积伤口不宜应用,以免吸收过多氯离子。6. 聚乙烯毗酮碘(PVP-I)为新型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芽胞均有效。0.05%0.15%溶液用于粘膜、创面、脓腔冲洗;1%溶液用于敷盖无 菌切口; 1%2%溶液用于湿敷感染创面,最适用于慢性下肢溃疡和癌性溃疡。7. 抗生素溶液常用有0.5%新霉素溶液、0.16%庆大霉素、0.5%金霉素、2%杆菌肽、2%5%春雷霉

9、素等溶液,用于等待二期 缝合的污染伤口、较大创面(如烧伤)植皮前的创面湿敷,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氯霉素滴丸直接植入感染创面,每 lcm21粒,每日1次。8. 1%2%苯氧乙醇溶液对绿脓杆菌具有杀菌作用,效果最好,采用创面连续湿敷。9. 0.01%0.05%新洁尔灭和0.02%洗必太溶液田于伤口清洁,后者灌洗切口优于前者。10. 10%大蒜溶液具有杀菌和增强组织细胞吞噬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效果较好。11. 2%4%甲紫(龙胆紫)溶液具有杀菌及收敛作用。用于表浅皮肤或粘膜溃疡的消毒,并促进结痴愈合。12. 纯石炭酸溶液具有腐蚀、杀菌作用。用纯石炭酸溶液棉签烧灼肛裂和慢性窦道,使不健康的肉芽

10、组织坏死脱落以促进愈合。用后需 用酒精棉签擦拭以中和之,再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13. 10%20%硝酸银溶液用于烧灼肛裂、慢性窦道和腐蚀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用后需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14. 油剂纱布具有引流、保护创面、敷料不易干燥以及延长换药时间等作用。创面分泌物少者,可23天更换一次。常用有:凡 士林纱布;鱼肝油纱布:具有营养和促进肉芽、上皮生长等作用,用于愈合缓慢的伤口。15. 粉剂、软膏类(1)碘仿纱条:具有抗茵、防腐、收敛、去臭和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用于有腺体分泌的慢性窦道,如肛痿、结核病 灶清除后的伤口。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2)10%20%鱼石脂软膏:有消炎退肿作用,用于早期

11、脓肿;(3)10%氧化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有保护皮肤免受分泌物侵蚀的作用,常用于肠痿、胆痿等四周的皮肤;(4)链霉素软膏:涂于纱布上外敷,用于结核性伤口;(5)2%聚乙烯毗酮碘软膏:用于治疗烧伤、慢性溃疡,疗效满意;(6)百多帮软膏:用于感染性创面。16. 中药类如红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红膏、紫花烧伤膏、湿润烧伤膏、大青膏等,具有止痛、拔毒生肌、排脓去腐等作用。小结碘酒、酒精只能用在表皮完整的地方。而碘伏不适合用在皮脂丰富的地方。葡萄糖加胰岛素是为创面肉芽提供营养, 高渗盐水则有使水肿肉芽脱水的作用,生理盐水只是起到湿敷的作用,肉芽生长过旺高出皮面则要用硝酸银之类的腐 蚀.肉芽生长很好时可用

12、凡士林纱布保护换药的原则是要明确进行外科换药的目的,对于用什么换药则需根据伤口情况定。1 .碘酒+酒精脱碘消毒剂2. 凡士林纱布抗炎作用稍弱,但促进肉芽生长3. 碘伏深浅皆可,性质湿润4. 优琐防腐5. 高渗葡萄糖+胰岛素+(促生长因子)糖尿病患者的难愈创口。6. 高渗盐减轻肉芽水肿7. 庆大霉素针感染的创口;骨髓炎8. 新洁而灭或双氧水或甲硝唑冲洗覆盖都可用,抗厌氧9 .抗生素粉剂(头抱等)根据药敏实验10 .云南白药(胶囊)祖国医学11 .蜂蜜,白砂糖偏方12. SD-ag,SD-zn收敛13. 黑药膏拔疥疮中药配方14神经血管肌腱外露忌用刺激性药物15. 紫草油纱条去腐声肌16. 凡士林

13、纱条可作为其他药物的载体,油性(可隔开手指脚趾,隔开血痂,防相邻创面粘和至一起)17. 碘酒+庆大霉素可用于褥疮18. 红霉素软膏等表皮破损涂抹,无须包扎19 .骨髓炎洗剂等处理过渗出多的伤口干敷料,患肢抬高2 0 .需切开时就切开,拆线缝针靠经验。2 1 .注意换药后患者有无不适有无药物引起的疼痛;有无切口脑脊液持续外漏;有无伤口持续渗血;有无引起关节脱位或对固定造成影想临床中还有种情况,就是创口周围湿疹样变,皮肤红红的,有疹子,易破溃。起初我们用了各种方法换药,如碘伏纱 布、凡士林纱布、红霉素眼膏等,怎么都换不好。最后盐水棉球轻擦后,干纱布覆盖,很快就好转了。原因不明! 对于一些窦道,换药

14、可使用白砂糖,不要太讲究无菌操作,通常都能换好。然而有些跟关节相通的窦道,迁延难愈, 我的方法是刮除窦道中老化的肉芽,使其渗血,然后在窦道途径的部位使用棉球等衬垫,加压包扎,使窦道合拢,一 周不要换药,要点是始终保持一定压力,相信打开时,你会激动的跳起来的。治疗骨外露的秘方:1、蛋黄油熟蛋黄100个,铁锅文火烤出油,纱布过滤。2、紫草、当归、红花、地榆各10克,香油250克,浸泡3到5天,天气热,时间短些。文火煎至中药变黑漂浮,纱布过滤2次。60度时放入蛋黄油,凡士林调匀至膏状,高压消毒备用。(有时没有用高压 消毒)骨外露大于2x2cm时,用骨钻打孔至骨内出血,外敷三层,首次4日后换药,以后隔

15、日换药。换药不要太勤, 可以参考美宝或者生肌膏的一些换药方法。腹部手术脂肪液化处理首先明确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处理方法:每日检查切口,由切口两侧向中央挤压,观察有无渗液,如有淡黄色油性液体渗出,应注意有无红肿、压痛、 硬结,结合体温、血象,并常规作渗出液细菌培养,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 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 然后于切口表面敷盖聚维酮碘(PVP -I)纱布,并予切口频谱仪照射30分钟,一日二次。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 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于术后89天先拆除未渗液处切口缝线,渗液处缝线于渗液完全停止2 3天后拆除。预防方法:(1)作腹壁切口时尽量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全层,避免反复多次切割脂肪层;(2)脂肪层止血时避免过度电凝;(3)手术时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4)缝合脂肪层时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5)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多发生于肥胖病人。切口液化的预防高频电刀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 利用高频电流在患者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高频电切和电凝产生的局部温度可达 200-1000C,高频电刀与皮下脂肪接触时间长,反复、大功率灼烧可造成皮下脂肪浅表性灼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 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因热凝固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