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通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42687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网络通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媒体网络通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媒体网络通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多媒体网络通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多媒体网络通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网络通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网络通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论文教学站:#学号:05#:林建明2003 年12月20日宽带网络流媒体技术和应用摘要 流媒体技术是在数据网络上以流的方式传输多媒体信息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宽 带网络的开展和用户需求的驱动,流媒体技术和相关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 未来高速网络的主流应用之一。本文从流媒体的概念、流媒体应用类型、流媒体关键技术、 流媒体的业务系统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对流媒体技术和应用进展了全面的介绍。关键词流媒体 媒体压缩/编码 应用层质量控制 内容传送网络 业务支撑系统1流媒体介绍流媒体St reaming Media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 频数据流。以前人

2、们在网络上观看电影或收听音乐时,必须先将整个影音文件下载并存储在 本地计算机上,然后才可以观看。与传统的播放方式不同,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 件,只将局部内容缓存,使流媒体数据流边传送边播放,这样就节省了下载等待时间和存储 空间。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三个特点:连续性Continuous、实时性Real-time、时序性, 即其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关系。由于流媒体的这些特点,它已经成为在Internet上 实时传输音/视频的主要方式。本质上,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在数据网络上传递多媒体信息的技术。目前数据网络具有 无连接、无确定路径、无质量保证的特点,给多媒体实时数据在数据网络上的传输带来了极

3、大的困难,流媒体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在数据网络上有效地传递多 媒体信息流。随着流媒体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媒体传输质量控制技术等的逐 渐成熟,以与宽带网络的兴起,制约流媒体开展的主要障碍逐渐被打破,基于宽带网络的流 媒体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宽带流媒体应用被一致认为是未来 高速宽带网络的主流应用之一。各国在相应的高速网络研究计划中都把流媒体技术作为一个 重要的研究内容,例如Internet2 (12)的应用研究组认为未来I2网络的杀手应用应该包括 几个根本的属性:交互式合作环境;对远程资源的公共访问;构建网络计算和数据服务的支 撑平

4、台;用虚拟现实显示信息。在所有的这些应用中, I 2的应用开发组认为数字视频能带 来最广泛利益并能最广泛地应用I2能力,它可以覆盖从点播到远程的资源控制。数字视频 可以看作是宽带流媒体应用的一个根本类型。我国的863高科技研究计划“高性能信息示X 网络3Tnet中,也明确提出要从宽带流媒体等典型业务入手,建立一个能适应InternetTV 等媒体流实时传输的高性能、广域城域宽带演示验证网络3Tnet。除了宽带网络外,流媒体技术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其它网络,例如无线流媒体传输是 3G网络的主要应用之一。在NGN网络中,流媒体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展,流媒体已经成为未来数据网络

5、的一项关键技术,对 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2流媒体应用类型流媒体应用可以根据传输模式、实时性、交互性粗略地分为多种类型。传输模式主要是指流媒体传输是点到点的方式还是点到多点的方式。点到点的模式一 般用单播Unicast传输来实现。点到多点的模式一般采用组播Multicast传输来实现, 在网络不支持组播的时候,也可以用多个单播传输来实现。实时性是指视频内容源是否实时 产生、采集和播放的,实时内容主要包括实况live内容,视频会议节目内容等,而非实 时内容指预先制作并存储好的媒体内容。交互性是指应用是否需要交互,即流媒体的传输是 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根据上述分类,常见的流媒体的应用主要有:视频

6、点播VOD:这是最常见、最流行的流媒体应用类型。通常视频点播是对存储的 非实时性内容以单播传输方式实现,除了控制信息外,视频点播通常不具有交互性。在具体 实现上,视频点播可能具有更复杂的功能。例如,为了节约带宽,可以将多个相邻的点播要 求合并成一个并以组播方式传输。视频广播:视频广播可以看作是视频点播的扩展,它把节目源组织成频道,以广播的 方式提供。用户通过参加频道收看预定好的节目。视频广播不具有交互性。 Internet TV:Internet TV 在提供方式上类似视频广播,也是以频道的方式提供,但是 Internet TV的功能更类似于一般的电视,其节目一般也是直接来自电视节目,通过实时

7、的 编码、压缩制作而成 Jnternet TV还可以实现实况转播,而且可以实现先进的多视角实况 转播,特别是对于体育比赛,用户可以在不同的视角间切换,同时相关的评论、资料信息也 可以同时传送到用户端的计算机上显示。视频监视:通过安装在不同地点并且与网络连接的摄像头,视频监视系统可以实现远 程的监测。与传统的基于电视系统的监测不同,视频监测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以流媒体的形式 传输,因此,更为方便灵活。视频监视也可以应用在个人领域,例如可以远程地监控家里的 情况。视频会议:视频会议可以是双方的,也可以是多方的。前者可以作为视频,视频流媒 体信息可以以点到点的方式传送。多方的视频会议需要多点控制单元,需

8、要以广播的方式传 输。视频会议是典型的具有交互性的流媒体应用。远程教学:远程教学目前应用也比拟广泛,而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远程教学 可以看作是前面多种应用类型的综合,在远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模式,甚至混合的方式 实现。例如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传送教学节目,以广播的方式实况广播教师上课,以会议的 方式进展课堂交流等。远程教学以应用对象明确、内容丰富实用、运营模式成熟,成为目前 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流媒体应用。交互游戏:需要通过流媒体的方式传递游戏场景的交互游戏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的开 展。其它的一些应用,例如虚拟现实漫游等也具有很大的开展潜力。总之,目前基于流媒体的应用非常多,开展非常快。丰富的

9、流媒体应用对用户有很强 的吸引力,在解决了制约流媒体的关键技术问题后,可以预料,流媒体应用必然会成为未来 网络的主流应用。3流媒体关键技术问题为了在数据网络上传输媒体流,流媒体技术需要解决从音/视频源的编码/解码、存储, 到网络端的媒体服务、媒体流传输,到用户端的播放一系列问题。一个典型的媒体流传输流程如图1所示。视频源=等图1底輔椿输證程从图1中可以看出原始的音/视频流经过编码和压缩后,形成媒体文件存储后直播的 方式不需要文件存储媒体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把媒体文件或者直播的媒体流传递 到用户端的媒体播放器。在媒体传输中间还可能需要代理服务器进展媒体内容的分发或转 发。为了实现较好质量的流媒体

10、实时播放,需要考虑媒体流传输的所有环节。其中,影响 传输质量的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编码和压缩的性能和效率;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媒体流传 输的质量控制。1编码/压缩的性能影响音/视频流的压缩/编码性能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压缩效率。压缩效率要求在保证 一定音/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媒体流的码流速率尽量低。其次是编码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与 普通的多媒体文件压缩/编码不同的是,流媒体文件需要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因此必须考虑 传输中数据丢失对解码质量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一些先进的编码技术,例如 错误弹性编码(Error-ResilientEncoding):在编码中通过适当的控制使得发生数据丢失后 能够

11、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质量的影响 在Internet环境下 最典型的方法是多描述编码MDC。 MDC把原始的视频序列压缩成多位流,每个流对应一种描述,都可以提供可承受的视觉质量。 多个描述结合起来提供更好的质量。最后,媒体流的压缩/编码还需要考虑速率调节的能力, 因为网络的拥塞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流媒体的编码必须能够适应网络速率的变化。一种方法 是采用可扩展的层次编码,可扩展的压缩/编码生成多个子位流Substream,其中一个位 流是根本位流,它可以独立解码,输出粗糙质量的视频序列,其他的子位流那么起质量增强 的作用,所有的子位流一起复原出最好质量的视频序列。相应的,仅有局部的子位流必须 包含根本子

12、位流那么输出的视频在图像的质量或者图像的分辨率、图像播放的帧速率上较 差。当网络速率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流输出的层次来控制码流的速率,从而适应网络速率 的变化。2服务器性能随着流媒体规模的扩大,流媒体服务器的性能成为制约流媒体服务扩展能力的重要因 素。流媒体服务器性能的关键指标是流输出能力和能同时支持的并发请求数量。影响流媒体 服务器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CPU能力,I/O总线,存储带宽等。通常,单个流媒体服务器 的并发数都在几百以内,因此,为了具有更好的性能,目前的高性能流媒体服务器都采用大 规模并行处理的结构,例如采用超立方体的结构将各个流媒体服务单元连接起来。还有一种 方法是采用简单的PC

13、集群的方式,这种方式下多个PC流媒体服务器用局域网连接,前端采 用内容交换/负载均衡器将流媒体服务的请求分布到各个PC媒体服务单元。后一种方式性能 较前一种方式低,但是本钱很低,容易实现。3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这是制约流媒体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流媒体传输对网络带宽、延迟、丢失率等 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基于无连接的包交换IP网络对带宽资源和服务质量的控制能力都比拟 弱,因此,在IP网络上进展流媒体传输需要采用一些应用层的质量控制机制来解决传输中 的问题。这些质量控制机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最常用的方式是采用速率适应机制,根本的 方法是通过一定的速率反应机制,利用媒体流的速率层次编码能力,在媒体服

14、务器端动态地 调节流媒体的传输速率,保证客户端在网络可用带宽变化的时候也能够正常地收看流媒体内 容。速率适应机制附以过失控制和冗余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流媒体的正常收看。目前流媒体 的主流产品都具备应用层的速率适应能力。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采用 CDN传输流媒体的优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应用层的内容分发降低了主干网络的 流媒体流量,并实现了基于应用层的组播仿真即利用主机构建独立于网络层的逻辑组播树, 并采用主机上的应用层软件进展组播转发。第二是通过分布在网络边缘的流媒体服务器, 防止了拥塞链路,提高了流媒体传输的性能和响应时间。最后,通过CDN能够有效地提高整 个流媒体系

15、统的扩展性,降低对每个流媒体服务器的性能要求。目前,利用CDN传输流媒体 是大规模流媒体应用的开展趋势。除了上面介绍的问题外,宽带流媒体应用还需要解决媒体同步控制、安全、数字管理 DRM、媒体兼容性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4 流媒体业务系统制约流媒体开展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商业运营的问题。因为流媒体应用广泛开展的 一个重要前提是:流媒体的应用提供商必须能够赢利。因此,流媒体应用必须以适当的业务 模式来开展,这涉与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业务的支撑能力、业务的运营模式等。从业务提供的角度,一个完整的流媒体业务系统应该至少包含三个局部的功能:业务功能提供,通过功能的实现和整合向用户提供完整的业务,例如对

16、于远程教育应 用,功能提供是指将流媒体的教学资源组织成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课程系列提供应用户; 业务管理,业务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内容管理、认证、授权、记账、计费等; 媒体内容传送,在承载网上有效地传送流媒体内容是业务提供的根底。目前,网络上实际运行的流媒体业务系统一般都是小型的、用户X围比拟狭窄的系统。 这些系统也能支持上述的根本功能,但是这种小而全的模式有几个缺点:功能不完整、性能和扩展性较差。系统的规模有限,包括网络的规模和用户的规模。对于独立的流媒体应用而言,用户 资源是独立的,用户需要单独地去开展。而网络的规模一般局限于小区或者城域X围。开发周期长,业务提供较慢。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开发周期长,业务提供慢,特别是 新的业务开发和提供能力较弱。运行和维护的本钱高,应用提供商需要独立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