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42553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小组建设与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小组建设方案(试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合作学习小组的编排第二部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第三部分:各成员的职责第四部分:学习小组的培训第五部分: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总则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已经在新课堂中体现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解决如何将小组进行最优化组合、最优化分工,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问题,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的合作学习,将合作小组建设成为一个有效学习的组织、有效管理的团队。专家及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做到“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同时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学习小。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才能有

2、效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方案有不少重复、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评价的尺度上和方向上各有不同,请大家根据班级实际取舍,编制适合自己班级或年级的相关手册。第一部分 合作学习小组的编排(一)编排的基本原则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编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档,再按2:2:2比例搭配分组、小组人数一般以6人为宜。座位应调整为aaccbb相邻、相向。学生先自由组合,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情变化进行23次的适

3、当微调,要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接近。(二)人员分工 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对小组长人选的确定,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意见,还要看个人能力。为使全体成员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小组长亦可实行轮换制,同时要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可以设立学科组长、资料记录员、纪律监察员、发言人等,还可以设联络员、汇报员、时间控制员等,要求小组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只有细致

4、明确的分工,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促进小组活动的健康有效运转。班级将学习小组名单、分工及课堂学习情况统计表等张贴上墙,便于检查和统计,并应将电子文档统一上交年级组。第二部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为了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团队功能,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牌、组歌、目标等项内容,并要做到能够大声背诵出这些内容。 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以表达全组同学的理想或誓言,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组名可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也可以

5、是小组成员共同商议,但一定要获得全体组员的认可。 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增强小组凝聚力。 3.制定组规。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组的组规,主要针对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组规最好要具体简洁,明文规定哪些必须做到,哪些坚决不能做,大家讨论、共同制定、互相监督、全员执行。 4.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后,制定本小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围绕“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确定目标,各

6、小组至少要确定以下几个目标:每名小组成员的学期成绩目标,每月月考成绩目标;二是小组在每月和每学期评比中的目标;三是每小组每行为规范的表现目标。做到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5.制作组牌。以班为单位,统一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将各小组创设的组名,形成的组训,制定的组规,确定的目标,张贴到本组桌面或在教室上墙展示,接受全班同学监督,提醒本组成员践行组训,遵守组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时刻警醒、激励团队不断进步。合作学习文化建设还要包括以下一些举措或活动: (1)合理利用班内墙报(公告栏等)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后续工作不能停滞,要及时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成果包括学生得

7、到的喜报、老师的即时性评语、小组内课上课下集体完成的手抄报、艺术作品,特色作业等,展示可以通过班级墙报、板报、班刊即时地展现。 (2)黑板报、小黑板内容等也是小组合作文化的一部分。将前后黑板、小黑板分成同等多的部分,对应小组的个数每小组一块。除了板书板演所需的地方外,其它边角都是展示小组文化的阵地。小组内的口号,小组成员一致认同的名人名言,小组成员自己编写的格言都可以不定时的用彩色粉笔书写上去,以通过展示时时激励所有小组成员和全班学生。 (3)通过开展活动来提升小组文化。文化要寓于活动中来发展和提升。显然,小组文化建设还有许多方面,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伴随着班级文化的建设,只要把小组文化建设融

8、入到班级文化之中,班级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显现强大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各成员的职责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一)小组长的职责及作用的发挥在合作学习中,班级内往往实行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他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小组长有如下工作职责: 1.组织: (1)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

9、口号,设计组徽、组牌、组旗等。 (2)组织小组成员制定组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小组学习奖励条例等。 (3)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相关职责,如学科组长、检查员、发言人、记录员、资料员等的职责,设计小组工作轮流表。 (4)组织带领全组成员开展课内外合作学习,根据本组成员的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协调完成学习任务。 (5)组织小组成员针对性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如写字、每日一练、自命题、读书比赛等。 (6)小组长要组织小组学周、学月学期的工作总结(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考核、建议、打算等),以书面形式上报给教师。 2.协调: (1)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

10、,调动积极性,形成合力。 (2)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 (3)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学会借助外部资源(如教师、其他小组长、班干部),主动与其他小组长一道控制矛盾的激化,协助教师建构和谐文明的合作型班级。 (4)主动处理好各小组长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示范: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长不要有“可以享受特权”的想法。小组内的各项制度,小组长首先要遵守。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

11、积极参加,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 4.监辅: 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小组长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5.维持:小组长要维持小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做好小组活动的安全防范等工作。 6.评价:小组长要做好自评、他评和互评工作,协助教师实行“多元化”评价。自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小组工作作出中肯的自我评价;他评指其他小组成员、教师对本小组及本小组成员的评

12、价;互评指组与组、组长之间、组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 7.协助: 小组长要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阅读背诵,协助组织组内成员的听写等。 8.反馈: 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记录。小组长要及时抽教师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主动向教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等情况或工作建议;小组长要把教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组长工作会精神及时反馈给小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始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的学习等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作出调整安排;小组长要负责小组成员的成绩记载、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相关信息,

13、协助教师完成组内学生的基础档案、发展档案;小组长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住处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小组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二)其他成员的职责1.学科组长:分管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同时,负责统计一周中组内成员在该学科的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2.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还负责组内卫生的保持。3.记录员(可各学科组长兼任):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下课后及时汇报给各课代表。4

14、.检查员:负责检查本组成员导学案及讲义等的完成情况。可以一人检查语文、数学、英语。一人负责检查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如果情况允许,设置其它一些角色的,也应该有相应的职责要求。第四部分:学习小组的培训(一) 分层培训 1.统一培训。年级组、班主任要有计划的开展小组成员的统一培训,逐步培养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乐于展示、勇于合作的精神。引导他们养成通过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展示、点评和质疑,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习惯。2.优生培训。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培养优生成为小组的学习领袖,从而有效带动全小组的学习

15、。3.待优生培养。待优生的培养是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待优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的良性循环,高效课堂的目标才能实现。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有效实施待优生的培养。(二) 专职培训1.组长培训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调查、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2.组员培训 对学科组长、检查员、记录员、发言人等进行相应的培训,全面提高小组成员的素质,推进合作的深度。(三) 专项(专题)培训 指针对合作学习中的*些主要技能,如自学、倾听、讨论概括、评价、质疑等进行培训。(四)培训的内容或目标(1) 会管理 学会管理是小组长培训的首要任务。组长首先是对自己的管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好老师的助手,塑造组内“学习领袖”角色。组长要有大局观、责任心、荣誉感、自制力、洞察力、协调力和执行力。教师要充分提供锻炼机会、让组长展示自己才华。教师要指导组长通过创设组名、制作组标、形成组训、制定小组公约、确定目标管理自己小组。(2) 会学习 注重对班级和个体的自学指导,教给自学的方法:阅读课本、勾画重点、思考问题、批注心得、记录疑点、尝试练习等;激发自学的兴趣;增强自学的信心等。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的学习,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