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42102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发布日期:-5 来源:摘要: 编者按:根据省委专项学习会的安排,省委宣传部组织省社科院、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与外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做法及启示进行了专项研究,并邀请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浙江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形成了本课题报告,日前在省委专项学习会作了专项发言。 编者按:根据省委专项学习会的安排,省委宣传部组织省社科院、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趋势与启示”与“外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做法及启示”进行了专项研究,并邀请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

2、浙江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形成了本课题报告,日前在省委专项学习会作了专项发言。 经济发展方式,一般指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经济构造、提高经济质量的措施和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的一种新提法。从国际视野来考察,它大体相称于一组“转变”的集合,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省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由低档经济构造向高档经济构造转变、由单纯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等等。迄今,已成功推动这组集合中多项“转变”的国家,重要集中在经合组织(OED)的成员国中,此外还可以涉及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台湾、香

3、港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轨迹 从世界范畴看,在上述一系列的“转变”进程中,至少有如下的变动轨迹是具有规律性和标志性意义的: 在产业构造的优化升级中,第三产业占DP比重超过了第一、二产业的总和。 产业构造的演进,体现为从轻工业为中心转向重化工业为中心,再转向高加工产业为中心;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再转向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以纺织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钢铁工业、汽车工业为主导,再转向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构造的演进,也体现为产业内部的微笑曲线变化,即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两端延伸和扩展;由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产业价值链的高品位延伸和转移。 但产业构造高度化

4、的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了第一、二产业的总和。美国第三产业的占比在0世纪年代突破了50%(之后稳步上升,目前达%左右),日本第三产业的占比在20世纪7年代突破了5%(之后稳步上升,目前达70%以上),都构成了其“转变”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需求构造的演变过程中,消费率浮现由降转升的拐点,且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经济增长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三者构成了发展的动力构造。钱纳里等人对90-97年发展模式的研究表白,若以164年美元来衡量,居民消费率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美元时高达77.9%,为贫困型高消费;此后,随着人均GNP提高到100美元,居民

5、消费率直线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当人均GNP迈过10美元门槛后,居民消费率又重新步入上升阶段。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1970-世界24个国家的一项研究也表白,在人均GP从50美元到5000美元的发展中,这些国家都经历了消费率先降后升的过程。并且这一拐点,多数国家出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000美元(当年价格)左右;但亚洲国家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推后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左右。例如,日本消费率的上升拐点,出目前97年左右;韩国消费率的上升拐点,出目前190年左右;当时它们的恩格尔系数均已降到3%如下、第一产业比重均已降到0以内、都市化水平均已升至70以上。 总之,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呈现一种U形曲线。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标志,就是走过形的最底端,并形成稳步上升的势头,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要素构造的调节变化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奉献率。 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解释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劳动要素投入增长的奉献率,二是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的奉献率,三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奉献率,就是除劳动和资本因素之外的“余额”,涉及技术进步、管理提高、组织创新、制度变革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般觉得,全要素生产率的奉献大小是衡量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的基本原则。当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不不小于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的奉献率,可视为重要依托增

7、长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来实现的粗放型增长;而当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不小于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的奉献率,经济增长更多是依托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来实现的,可视为集约型增长。 “转变”进程的基本特性是:用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来阐明经济增长的部分逐渐减少,而用全要素生产率来阐明经济增长的部分逐渐增长。以新加坡为例,2世纪年代经济增长中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重约为0.1,0年代上升到3.5%,年代进一步上升至64.1。另据有关资料,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奉献率,在美国大体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德国于60年代,英国、法国、日本于70年代,新加坡和中国香

8、港、台湾地区于0年代,韩国于90年代。 综上所述,从“转变”进程的历史轨迹看,服务业成为重要带动力、消费成为重要拉动力、全要素生产率成为重要奉献率,是具有规律性和标志性意义的。 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的新趋势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产业融合趋势增强,产业升级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国际分工形成了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多层次格局;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资源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节能和环保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和趋势产生了新的重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某些与发展方式有关的动向和趋势,需

9、予充足关注:“再平衡”趋势。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方式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金融危机之因此爆发,一种重要因素是全球经济失衡,而失衡的重要体现就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储蓄率太低、消费率太高,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一种流行词“中美国(erica)”表白:美国的“过度消费”依赖大量“外供”,而中国的“过低消费”依赖大量“外需”,两者形成失衡的“互补”。但这种“互补性”,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这一“失衡”问题形成了新的结识。以美国、法国、英国等为代表的消费主导型经济,其经济增长动力重要来自于国内个人消费。在美国,个人消费在GP中的比重大体保

10、持在三分之二以上,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净出口的奉献为负值。此类经济体的个人消费超前,透支消费成为主流,居民的储蓄率在1%如下。这种模式虽然能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进出口逆差、储蓄与投资局限性的弊端,从而影响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此,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调节,势在必行。调节的方向:美国这样的国家,储蓄率会趋于上升、对“外供”的依赖会趋于下降。(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表白,美国家庭的私人储蓄率每增长一种百分点,会使美国总需求减少1000亿美元,危机以来美国储蓄率已提高6个多百分点,给全球消费导致了巨大缺口。)而中国这样的国家:一方面会转变需求构造,合适压缩外贸顺差,合适减少储蓄

11、比率,鼓励居民扩大消费,变化“高出口、低内需”的发展特性;另一方面则会逐渐转变生产构造,从依赖高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转向依托技术进步和配备效率。 “再工业化”趋势。 “再工业化”不是一种新概念,在0世纪年代对德国鲁尔等地区重工业基地改造时就提出来了。这一概念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再度盛行,反映了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问题的反思,即制造业不是夕阳产业、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本之一。 金融危机之前,由于美国经济过度依赖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因而在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金融危机后,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重新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底,奥巴马总统明确表达,美国经济要通过出口型增长

12、和制造业增长,来推动可持续的增长。同样,英、法等国也浮现了类似的“再工业化”趋势。 但“再工业化”,既不是老式制造业的恢复,也不是海外工厂的回归,而是实现“再平衡”的一种选择;是在一次工业化基本上的二次工业化;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强化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中的技术优势和分工优势,保持重要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尽管美国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但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在全球2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增长值中,美国仍然排名第一,占5.4%(日本15.9%、德国85);在工业竞争力指数中,美国排名第(中国排名第2)。 尽管如此,美国货品贸易赤字仍然高达90亿美元,虽然服务贸易顺差58亿美元,

13、但服务贸易顺差仅为货品贸易赤字的84。因此,美国不也许通过服务贸易,来实现发展的“再平衡”;也不也许通过一味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来实现发展的“再平衡”。走向“再平衡”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再工业化”来增强货品出口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低碳经济”趋势。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性。“低碳经济”趋势的形成,有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新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全球关注,需要所有国家和地区来共同应对。但值得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同步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 危机

14、往往孕育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次危机后,科技突破的主导方向是什么?目前看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低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构成了将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旗帜。其中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再工业化”的重要选择。低碳经济波及的产业重要有两大板块:一是新能源板块,涉及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氢能等;二是节能减排板块,涉及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照明节能、清洁煤运用等。奥巴马政府出台的总额为78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重点就是发展低碳经济。美国已经提出,到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基本上减少17%,25

15、年减排3%。为此,将建设以超导电网和智能电网为主的全国统一电网,将投资50亿美元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燃料基本设施,将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等。 危机后,欧盟也将低碳经济视为“新的工业革命”,筹划用5年时间(-),全力打造“绿色产业”,使“绿色能源”、“绿色电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都市”(涉及废品回收和垃圾解决)等初具规模,为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创意产业”趋势。 新世纪以来,知识的核心竞争力作用日益显现,以文化、知识为重要要素的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据联合国记录,创意产业已占全球GP 的%,并每年以0%的速度在增长,大大高于全球7%的GP增长速度。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创意产业正成为引领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创新和构造调节的重要力量。 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报告数据显示,版权产业(相应国内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大和发展最快的经济部门。美国版权产业增长值为12540亿美元,占到GD总额的12,总从业人数为115万,占所有从业人员的84%,核心版权产业增长值占到GP总额的6%,版权产业外贸出口达到893亿美元,成为美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奉献者。 在英国,创意产业已占总增长值的%,成为全英第二大产业。创意产业出口额达15亿英镑,占所有商品和服务出口的.;1997年至英国创意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