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420693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这是行政管理( )A、狭义的含义 B、广义的含义 C、现代的含义 D、最广义的含义 参考答案:D2. 行政管理支配权即( ) A、行政权 B、管理权 C、政治权 D、决策权 参考答案:A3. 行政学一词,最早主要是指( ) A、法学 B、社会学 C、行政法 D、行政管理学 参考答案:C4.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 ) A、实事求是 B、依法管理 C、为人民服务 D、违法必究 参考答案:B5. 市场万能论认为政府的职能角色表现是一种( )现象 A、守夜警察 B、幕后操纵者 C、多方干预者 D、指挥协调者 参考答案:A6. 行

2、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的( ) A、现代化 B、知识化 C、系统化 D、科学化 参考答案:D7. 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史坦因 B、威尔逊 C、古德诺 D、怀特 参考答案:B8. 行政管理学的过程论的内容包括( ) A、行政决策 B、行政执行 C、行政协调 D、行政信息 E、行政监督参考答案:ABCDE9. 行政管理学中保障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 A、财务行政 B、行政法治 C、行政方法 D、行政组织 E、行政道德 参考答案:ABCE10. 美国学者怀特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 )A、组织原理 B、组织机构C、人事行政 D、财务行政E、行政法规 参考答案:ACDE11. 我

3、国的行政管理主体包括( )A、国务院 B、国务院派出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街道办事处E、各级村民委员会 参考答案:AC12. 行政管理的法制性集中体现了行政管理的权威性。 参考答案:对13. 行政管理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据的,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公共性的管理。 参考答案:错1. 行政环境的基础是 ( )A.宏观行政环境 B.中观行政环境 C.微观行政环境 D.混合行政环境 参考答案:A2. 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界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 ( )A.行政主体学 B.行政生态学 C.行政环境学 D.行政行为学 参考答案:B3.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 ( )A. FW利格斯 B

4、. CI巴纳德 C. JW高斯 D. JW洛西参考答案:C4. 行政环境中的经济环境包括物质技术和( )两个方面A.生产力性质 B.生产力水平 C.生产资料 D.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D5. 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态度、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程度和趋向。这是行政环境中的 ( ) A.文化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环境 D.科技环境 参考答案:A6. 能够最有效地实现对行政环境的调控的行政系统是 ( )A.开放型行政系统 B.半开放型行政系统 C.半封闭行政系统 D.封闭型行政系统 参考答案:A7. 行政环境除民族宗教环境外,还包括 ( )A. 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 政治环境

5、 D.文化环境 E国际环境 参考答案:ABCDE8. 从总体范围、规模和层次上对行政环境进行划分,可分为 ( ) A.中央行政环境 B.地方行政环境 C.微观行政环境 D.中观行政环境 E.宏观行政环境 参考答案:CDE9. 利格斯对行政模式的说明,主要是从( )方面进行的。 A.政治构架 B.经济要素 C.社会要素 D.沟通网络 E.符号系统 参考答案:ABCDE 10. 行政生态学涉及的领域,从西方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情况看,主要有( ) A.自然环境的行政研究 B.社会环境的行政研究 C.文化环境的行政研究 D.心理环境的行政研究 E.生理环境的行政研究 参考答案:BCDE11. 宏观、中观

6、和微观行政环境各自具有独立性,三者之间具有明确的划分界限。 参考答案:12. 某环境因素的变化常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变化,这表明行政环境具有联系性。 参考答案:1.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行政运行职能五职能论的学者是( )。 A、卢瑟吉利克 B、弗德尔厄威克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参考答案:C 2. 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参考答案:A 3. 行政职能从基本职责看,它包括统治职能和( )。A、专政职能 B、民主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参考答案:D4. 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A、1

7、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参考答案:C5. 当前,我国机构改革的重点是( )。A、下放权力 B、裁减人员 C、机构精简 D、转变职能 参考答案:D 6. 行政职能发展和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决策 B、社会变迁 C、文化发展 D、效率提高 参考答案:B 7. 运用行政指令手段进行管理,起主要作用的是( )。A、权威性 B、垂直性 C、强制性 D、无偿性 参考答案:A 8. 尤其适用于社会治安、交通、食品、卫生、环保等领域管理的行政方法是( )。A、行政指令方法 B、法律方法 C、经济方法 D、心理行为方法 参考答案:B 9. 不属于思想教育方法的要求是(

8、 )。A、科学性 B、启发性 C、有效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D 10. 尤其适合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方法的结合是( )。A、行政指令手段辅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政治工作手段 B、经济手段辅以思想政治工作手段C、法律手段辅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指令手段 D、行政指令手段辅以社会方法和心理学方法 参考答案:A11. 行政职能除具有阶级性和动态性外,还包括( )。A、服务性 B、效益性 C、多样性 D、政治性 E、社会性 参考答案:AC 12. 美国管理学家卢瑟吉利克与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提出了有名?POSDCORB 管理职能,即计划、组织和( )。 A、人事 B、协调 C、

9、指挥 D、报告 E、预算 参考答案:ACBDE13. 从行政过程看,行政职能包括( )。 A、组织职能 B、协调职能 C、控制职能 D、计划职能 E、监督职能 参考答案:ABCD 14. 以下反映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行政职能转变的有( )。 A、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由运用行政的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 C、计划与市场由排斥到有机结合 D、由直接宏观管理转向间接微观管理 E、地方和基层积极性得到激发提高 参考答案:ABCE 15. 经济手段的主要特征有:( )。 A、无偿性 B、利益性 C、多样性 D、直接性 E、有偿性 参考答案:BCE 16. 我国已消灭剥削阶级,因

10、此可以放弃专政职能。 参考答案:17. 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对现代行政管理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8. 行政指令手段强制程度比法律手段高些。 参考答案:1. 层级制和职能制,是行政组织按( )的标准划分得来的。A.上下级的权限关系 B.组织的不同功能 C.组织的不同作用 D.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 参考答案:D2. 一般来说,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关系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3. 权变组织理论产生的基础是 ( )A.控制论 B.技术论 C.系统论 D.信息论 参考答案:C 4. 近年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西方管理学地提出知识时代

11、管理者必须面对的全新问题是 ( ) A.组织设计 B.组织程序 C.组织软化 D.组织创新 参考答案:A 5. 行政组织的设立、变更或撤消均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这表明行政组织具有 ( ) A.政治性 B.权威性 C.法制性 D.社会性 参考答案:C 6. 行政组机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管理方式变化 B.领导者偏好 C.行政职能的转变 D.临时任务出现 参考答案:C 7.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除组织目标、机构设置外,还有( )A.物质因素 B.人员构成 C.权责体系 D.法规制度 E.职位划分 参考答案:ABCD 8.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具有许多优点,以下包括的有( )A.事

12、权集中 B.权责明确 C.指挥统一 D.便于控制 E.分工精细 参考答案:ABCD 9. 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包括( ) A. 职能管理 B.机构管理 C. 人员编制管理 D.规格级别管理 E人员结构管理 参考答案:ABC 10. 现代各国影响行政组织机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 ) A.临时特定管理任务 B.领导者偏好 C.管理方式和权限的变化 D.新社会问题出现 参考答案:ACD11. 党的领导就是行政领导。 参考答案: 12. 行政组织都是层级制和职能制的综合体。 参考答案:1. 就地方政府而言,行政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 ) A 领导权 B 执行权 C 管理权 D 用人权 参考答案:B 2. 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导者应尽量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 A 强制方式 B激励方式 C 说服方式 D示范方式 参考答案:C 3. 大多数成功的领导得共同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 A 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B 以人为中心的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