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419774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10-2011学年(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 第一课时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里沟小学 徐 梅学习内容:P/2-5例1、例2(提出问题)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学习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力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学习重点: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学习难点:准确计算混合式题。学习方法:以旧引新,重视口算训练训练,由简单的四则口算引入新课,学生以自学为主,独立解决练习题。学具准备:课前练习口算卡、“冰雪天地”主题图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

2、,冰雕区有180人。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3、出示例1,怎样列式。4、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5、98736 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课中1、小组合作。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2、班级展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质疑探究。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 先个人编题,再两

3、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4、自悟自得。这节课我学会了:( )。 达标测试: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2)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737 369 45+8-23 24-8+10 3)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4)小红有故事书160本,是小萍故事书本数的2倍,而小冬的本数是小萍的3倍。小冬故事书的本数是多少本6、板书设计: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7244+85 72+85-44 =28+85 =157-

4、44 =113(人) =113(人)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98736 63987 = 3296 = 2987 = 1974(人) = 1974(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课后反思学生方面: 教师反思: 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 白沙小学 李应霞学习内容:P6/例3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

5、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学习运算顺序,正确解决问题。学习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学习方法: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计算,逐步总结运算顺序,以学生练习为主。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 1、半价是多少钱。怎样来求半价。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3、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课中1、小组合作。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班级展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质疑探究

6、。1)24+24+242 242+242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2)例3与例1、例2有什么不同?4、自悟自得。 学习例3,我知道了( )。5、达标测试1)计算:230-1359 264-1255 2)练习一 第 5、6、7题板书设计:混合运算例3: 成人 24元 儿童 半价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泳。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a、 242+242 b、 242242 = 48+12 = 48242 = 60(元) = 4812 = 60(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课后课后反思学生方面: 教师反思: 第三课时 混合运算 石灰务小学 李青霞

7、学习内容:教材第10页的例4,练习二第13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情感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重点:学会四则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学习难点:正确进行计算学习方法:采取小组活动的方法,教师引导板书出不同算法,从而让学生总结含有小括号的出运算顺序。学具准备:例4主题图。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27030-18030 (270-180)3027030、18030、(270-180)表示什么意义?课中1、小组合作。1)观察27030-18030、(270-180)30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8、,及不同之处。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2)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班级展示。 1) 2703018030 (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3、质疑探究。(1)小括号有什么作用?(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什么?4、自悟自得。 不计算的部分一定要照样子移下来,计算要按顺序进行计算。5、达标测试1)庆六一活动,幼儿园买回400份奖品,分给8个班后,还剩下40份。平均每班分得奖品多少份?2)王师傅和徒弟小李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在8小时中,王师傅加工了560个,小李加工了480个,王师傅每小

9、时比小李每小时多加工了多少个零件?3)练习二 第2、3题4)对比训练:1751755 (245+75)5 245+755 315(315-75) 6、板书设计:课后课后反思学生方面: 教师反思: 第四课时 四则运算 外沟小学 杨峰雅学习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学习难点: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规范的列式解答。学

10、习方法:采用学生自学形式,加强相似式题对比训练,使学生准确的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出示例5(1)42+6(12-4) (2)42+612-4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课中1、小组合作。 组长负责,6人一组。2、班级展示。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质疑探究。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4、自悟自得。 (1)在没有括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