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413851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旧人教高中化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课时)【要点精讲】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极弱的自偶电离 常温下纯水的一些数据:c(+)=c(OH-)= mol/L、KW= = 、 pH=-lg (H)=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温度:水的电离是 热过程,升高温度能 水的电离,c(H+)和c(OH)同等幅度 ,pH变 ,W 。但由于(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不同温度下的水均显 性; 酸或碱:在水中加入 或 均抑制水的电离。若保持温度不变,KW 不变,但水电离出的c(H+)和c(-)同等幅度 ;酸溶液中的c() 酸电离出的c(H),由水电离出的()= ;碱溶液中的(OH-) 碱电离出的c(O

2、H),由水电离出的c(OH)= ; 能水解的盐:在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均 水的电离。若保持温度不变,KW ,但水电离出的c(+)和c(O-)同等幅度 ; 其它因素:活泼金属。由于活泼金属能置换出水电离出的+,因而 水的电离。 水的离子积只与 有关,不但适用于水,还适用于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2溶液的H计算方法:p 测定方法: ; ;H计3.溶液酸碱性的定性判断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和 的相对大小。常温下,pH7的溶液显中性。 常温下,pH之和等于1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由酸和碱的 决定。4.关于溶液H的计算 强酸或强碱溶液p的计算、 强酸或强碱

3、稀释后溶液的计算及估算 强酸与强碱混合后溶液H的计算5.强酸、弱酸判断的实验标志【典型例题】【例1】室温下,在pH=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为A.1007 l/L B.1.16 ml/L .1.010-2 ml/L 1.01-2mo/L提示:pH12的溶液呈碱性,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若是碱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若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促进水的电离。【例2】在一定体积pH=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2溶液和HSO溶液体积之和,则Ba()溶液和NO4溶液体积之

4、比是A9 B.1 C2 D.14提示:由于NH4溶液的浓度、体积均未知,求算看似有一定难度,但注意到当溶液中的B2恰好完全沉淀时,B()2和aHS4的物质的量相等,此时a(OH)溶液中的O-被中和/2,即可求解。【例3】相同体积的p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提示:强酸和弱酸的区别在于是否完全电离,当pH相同时,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关系。【例4】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随温度的升高,纯水的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

5、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H增大提示:注意KW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堂反馈】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 Na+、S、K+、 nO.pH=的溶液中Al3+、C、SO42、HC.pH的溶液中 N+、A2、SO2、D.p的溶液中Na+、+、F+、CO-2.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某一元酸H,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则下列事实或叙述能说明一元酸H是弱酸的是 A.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粒等量 B.反应开始时产生的速率相等 C.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

6、大.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一定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3.现有等体积的B(H)2、NaH和NH3H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 、V2 、V3 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混合前三溶液p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NaH溶液pH最大B.若混合前三溶液H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1VVC若混合前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1V2VD若混合前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12V34.pH的两种一元酸X和Y的溶液分别取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2的体积分别为V(H)和V(Y),若(HX)V(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一定是弱酸 NaX水溶液的

7、碱性弱于NY水溶液的碱性 C.HX一定是强酸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同5.将一元酸A的溶液与一元碱B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混合前酸、碱pH之和等于14,则H肯定是弱酸B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HA肯定是弱酸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纯水BOH溶液.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c(A-)c(B)c(+)c(O-)6 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102,将此温度下pH1的苛性钠溶液与pH=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溶液的pH=,则a=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 已知某溶液中只含有四种

8、离子:A+、B、H、H,对这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有以下三种顺序。在你认为正确的顺序后面的空格内填写由A和组成物质的化学式(只写一种情况即可);在你认为不正确的顺序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不正确的原因。供选择的离子有:a+、g、NH4+、Cl、NO3-、HCOO-、H+、OH。c()c(+)c(H)(H-): ;c(+)c(B-)(OH-)c(H+): ;c(H+)c(B-)()c(O-): 。【课后作业】1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B.甲烧杯

9、中的酸过量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2在水电离出的c(O)=1.101 mol/L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共存的离子组.NH4+、Fe3、SO42-、Cl- .CO32、PO3、K+、NaCNa+、HC-、H、Cl- DFe+、K+、l、NO3- 3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的c(SO42-)=0.105ol、c(Al)=.055mo/,溶液的p(假设溶液中HS完全电离为H+和SO)。则c(K+)为A.0.04ol/ B0.3o/ .0.55ml/L D .00l/L4.5C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浓度为1

10、0a 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a7时,水的电离一定受到促进 .a时,水的电离一定受到抑制.a时,溶液的为a或14 D.a时,溶液的pH为a或1a5.取相同体积、相同的CH3COOH和HCl溶液,分别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与之作用,已知其中一种酸与NOH恰好完全中和。若所得溶液的p分别为H1和pH2,则关于两者的比较正确的是.p1H2 B1pH HH2 D.无法比较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恒等于1-8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10-10m/ B.溶液中(HA)+ c(A). mo/LC与0.1 ml/LO溶液等体积混合

11、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A)c(Na+)c(OH)(H+)D.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H3COO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得(OH-)均增大7将a g 含aOH的样品溶解在b L 0.1ol/L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为A()25a100% B.(b2)25a10%C.(c)/25010 D()/ a10%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12mol/L,此溶液可能是p=1的KN溶液 B.pH=的NaOH溶液C.01m/ H2S4 0.01ml/L H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或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或接受质子(H+)的能力的大小。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3既是酸又是碱,N即不是酸又不是碱B.2Na2H2O2NaOH2是酸碱反应CC+H2HCOOH-是酸碱反应D碱性强弱顺序:6HOH2H5O10常温下,等体积的下列各组酸和碱的溶液混和后,溶液pH7的是p之和为14的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H之和为15的盐酸和氨水溶液;p之和为的醋酸和苛性钠溶液; pH之和为13的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