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41364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一、概念一一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的总称。目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二、内容和任务(包括全国的、企事业单位和县级的、生产作业性的调查)1. 调查森林资源状况:一一区划包括林业区划、森林区划。林业区划一一是全国性的、方向性的(即一类调查)中、长期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区划;森林区划一一县以下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成大小不同的单位。(即二类调查);三类调查一一生产作业性的调查。2. 森林资源的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模式、价值计算、评

2、估、投资损益、结构调 整等内容。森林经营管理模式一一分宏观管理模式(国家、省、地区)和微观管理模式(指森林资源企 业、自然保护区等)森林资源价值计算一一主要有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把森林作为商品经营时体 现的价值,它易于用货币衡量,也可在市场中进行交易;非经济价值主要是环境、文化、历 史、学术、美学等,有时也可有货币衡量。森林评价一一就是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评估。3. 森林经营决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4.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三、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 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

3、产力基础上,扩大森林 利用量。第二节经营管理的原则一、可持续发展一一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林业一一就是满足现代人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上的需要。二、永续利用一一就是森林永续收获或森林永续作业;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其内部条件有:林地的数量和质量、林木条件(年龄结构、蓄积结构、 生长量条件);其外部条件有:经济条件(集约经营、经济水平、管理手段、生活水平);政 策法规;社会、文化;经营管理水平。第二章 森林资源森林一一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森林资源一一由林地以及林区内的动、植物组成。直接资源:林地、林木、树木以外其他植物、野

4、生动物、非生物资源(水体、岩石、矿物); 间接资源: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文化等;1994年以前规定郁闭度0.3以上(不包括0.3) 为有林地;1994年以后规定郁闭度达到0.2以上(包括0.2)以上为有林地。天然林面积达 0.1公顷为森林;人工林、经济林等达1亩(合0.067公顷)以上为森林。二、森林资源作用与效益森林作用与效益:1. 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A木材产品 主要有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等;B林副产品 一一主要是利用乔木、灌木、地被物的果、叶、茎、花、树脂、树胶、树液等生产的产品。2. 经济林产品:主要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 木”。经济林

5、生产的产品包果实、花、叶、皮、根、树液、树脂、虫胶、白蜡等;3. 生态保护一一主要是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它包括:大气平衡、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 农田保护、城市生活环境保护、护路护岸、消除或减缓污染等。国内外研究表明,木材的经 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比为1: 10以上。4. 能源,划为能源的林木主要是薪炭林,1988年全国薪材消耗量占消耗总量的32.5%;5.旅游、文化一一浏览、度假、休养、探险等;6. 生物多样性资源库一一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以及文化文明的多样性。7. 最大的生物量生产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8. 主要的碳储库维护大

6、气成分的平衡一一森林除海洋外,是固化大气中碳元素的第二大途径。 它巨大的生物量减缓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人类排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稳定大气成分 的平衡。第三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全球土地总面积为130.98亿公顷,森林和疏林地面积41.69亿公顷,覆盖率31.8%;亚洲土 地总面积30.89亿公顷,森林和疏林地面积5.33亿公顷,覆盖率为17.3亿公顷。世界森林 面积3442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837.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7%,每公顷蓄积量114立 方米,人均森林面积0.6公顷,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中国土地总面积96027万公顷,森林 面积1589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2. 7亿立方

7、米,森林覆盖率16.55%,每公顷蓄积量78.1 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0.13公顷,人均蓄积量9立方米。2000年,湖北省林业用地面积764.1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2.9%,有林地面积492.8万公 顷,占总面积的3.1%,林分面积399万公顷,人均0.08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759万立方 米,占国家总蓄积的1.18%,有林地蓄积13223.8万立方米,占国家总蓄积的1.17%,人均 2.27立方米。第四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一、林地资源结构(一)有林地,包括用、防、经、薪、特和竹林用地。1. 天然林一郁闭度30.2 (1994年以后的标准,1993年以前为30.3);2. 人工林一

8、(造林35年后)郁闭度为0.2以上或造林后公顷株数等于造林设计数株的80%。3. 防护林一郁闭度达0.2以上,或林带冠幅覆盖宽度达10米以上。(二)疏林地,经济林、竹林不划疏林地。(三)未成林造林地,造林后保存株数大于造林设计株数的80%,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可能的 新造林地;(四)灌木林地,以培养灌木为目的、或分布在乔林生长界限以上、覆盖度大于30%的灌木 林地。(五)苗圃地,固定的苗圃用地。(六)无林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沙荒。二、权属结构80年代以前,全国森林权属有国有林和集体林,以后出现了私有林、股份制所 有林等。三、林种结构,用、防、经、薪、特。四、林龄结构:龄级

9、是整化了的年龄,分别为20年、10年、5年,竹林为2年;龄组:是龄 级整化形式,划分五个龄组:幼、中、近、成、过。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资源类型多(我国特有树种水杉、银杏、红豆杉、杜仲、琪桐等); 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幼、中林占2/3 ;林地生产力低;人工林多, 质量不高。第五节森林旅游资源1. 按景观特点分:自然景观型;人文景观型;2. 按地貌特点分:特殊地貌型;湖泊型;山岳型;城郊型;滨海型;第五节自然保护区意义和作用:1. 保护生物多样性;2.为人类了解、认识、适应、利用自然提场所和依据;3.维护生态系统 平衡;4.经济效益。第三章 森林区划(行政区划、自然区划、

10、经济区划)第一节区划概述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 区,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措施。森林区划:根据生产、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 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于合理经营。第2节 林业区划:襄阳地区区划为鄂北岗地防护林、汉江沿岸速生丰产林基地,西南山用 材防护林区等。第3节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系统:1. 国有林业局区划:林业局一一林场一一林班一一小班;较大的林场,在林场与林班之间增 划营林区或作业区。2. 国有林场区划:总场(林场)一一分场一一(营林区或作业区)一一林班

11、一一小班;3. 集体林区区划:县一一乡一一村一一林班一一小班;4. 划分小班的条件:权属、土地、林种、优势树种、龄级、龄组、郁闭度、林型、立地条件、 地位级、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三、林业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一)林业局区划:1.企业类型(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森林资源情况,主要以 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多少。3.自然地形、地势。以山系、水系自然界线、永久性的地物如公路、 铁路作为林业局的境界。方便经营管理、运输、生活等;4.行政管理,应尽量与行政区划一 致,有利于林政客管理、护林防火、劳动力调配等。(二)林场区划:(三)营林区的区划:(四)林班的区划:林班是在林场范围 内,为便于森林资

12、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 基本单位。林班区划有人工区划、自然区划、和综合区划3种。人工区划一一是 以方形或矩形进行人工区划,林班面积大小基本一致。自然区划一一是以林场内 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标志,如河流、沟谷、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林班区划方法。林 班面积大小不一。综合区划法一一是上述两种方的综合。即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 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林班面积大小也不一致。(五)小班区划法:林班:为了 便于调查设计和长期的经营管理,在基层林业单位(如林场)内,把土地分成大 致相等的基本单位。林班具有永久性质,其境界线必须明确标明。林班面积的大 小,因经营强度而不同。划分林班的方法有人

13、工区划、自然区划和综合区划三种。 林班的编号用大写正体的阿拉伯数字,以便与小班编号相区别。小班:是进行 森林经营、组织木材生产的最小单位,也是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在作业区内把 立地条件、林分因子、采伐方式、经营措施相同和集材系统一致的林分划为一个 小班。小班界限按集材系统以自然区划为主。一个小班的面积,一般以5公顷左 右为宜,最大不应超过20公顷。划分小班的条件有:权属、土地类别、林种、 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龄级或龄组、郁闭度(疏密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 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级)、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级等。(1权属不同,均 应划分小班;土地类别不同,林地(包森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无

14、立木林地、 和苗圃地)农地,各种农牧业用地。难利用地,包括滩涂、盐碱地、沼泽地、 裸土地,裸岩地、沙漠等);其它土地,包括交通、城镇、乡村居民点、工矿 用地等);(3林种,林业部规定,把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2大类。生 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商品林包括用材林、薪炭森和经济林。(4) 林分起源,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5)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按林 分之间的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相差2成(25%)者可划出不同的小班。如为纯 林,优势树种占7成(65%)可划小班。个别珍贵树种,如东北红松林,如占4 成(35%)可划小班。(6)龄级,林分间6个龄级相差1个龄级可划小班;7个 龄级

15、中相差2个龄级以上可划小班。如按龄组划分小班,可分为幼、中、近、成、 过5个龄组(7)郁闭度(疏密度),林分间郁闭度相差0.2以上时可划小班。(8)立地类型或林型,它们不同可划小班。(9)地位指数级或地位级。相差1 级可划小班。(10)坡度级。坡度分6级,相差1级划出小班。(11)出材率等 级:相差1个等级时可划小班。生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 林、护路林)、特用林(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 念林、自然保护区林);商品林:用材林(一般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经济林(油料林、特种经济林、果树林、 其他经济

16、林)薪炭林;第4节区风景区区划风景一一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经人工开发成为人们游憩环境的4维空间。4维空间是3维(长、 宽、高)加时间。古迹就说明了时间的价值。风景林一一就是以发挥森林的游乐效益(即森林的第三效益)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林区风景区区划系统:风景林区(森林公园)一一景区(管理区)一一景班一一小景班;森林经营区一一经营类型一一林班一一小班;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分:1、经营区一一经营类型一一林班一一小班;2. 风景林区一一景区一一景点一一景素;林区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一)林区风景资源调查(包括:基本情况、乔、灌林景观、森林浴林、可观赏植物、珍稀 保护植物、草地景观、野生动物、地貌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