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41225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教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2006年8月.精品文档.兽医公共卫生学教 案(供动物医学 四年制 本科用 )2006年8月 理论部分第一讲 绪论、宏观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目的要求1、 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和学习要求,掌握课程授课内容、作用。2、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 授课章节 绪论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教学重点1.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与作用2. 生态系统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结构、功能与类型教学方法讲授式

2、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内容、作用: 30分钟2、生态系统: 25分钟3、生态平衡: 20分钟4、小结: 5分钟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我国兽医公共卫生学产生的背景。 2.兽医公共卫生学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作用。 3.影响我国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畜产品国内国际贸易的因素。4.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结构、功能。5.生态系统的类型。第二讲 宏观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目的要求1、了解宏观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2、熟悉生态平衡的保持。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

3、物医学 授课章节 第一章(第三节第五节) 教学重点生态平衡失调宏观生态平衡失调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生态平衡的保持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保持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生态平衡失调 25分钟2、宏观生态平衡失调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20分钟3、生态平衡的保持 30分钟 4、总结: 5分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如何评价生态平衡?2、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3、如何运用生态平衡的原理进行畜牧业生产?兽医工作者该怎么做?第三讲 微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目的要求1、熟悉微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掌握微生态平衡的主要标志。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

4、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教学重点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微生态平衡的主要标志 教学难点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微生态系统: 40分钟2、微生态平衡: 35分钟3、总结: 5分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何谓微生态学、微生态系统、微生态平衡?2、微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3、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讲 微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分子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目的要求1、了解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对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掌握微生态平衡的原理及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

5、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三节)教学重点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与主要标志,微生态平衡维持的机理教学难点微生态平衡的维持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微生态平衡失调 20分钟2、微生态平衡的维持 30分钟3、分子生态学概述 25分钟4、总结: 5分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 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原因?2、 微生态平衡失调后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3、如何恢复和维持微生态平衡?(结合畜牧兽医领域的实际情况)4、为什么严重的微生态平衡失调时会发生公共卫生问题(举例

6、)?5、分子生态学的概念6、分子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微生态学的关系。第五讲 环境与环境污染概论目的要求1、 了解环境、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危害。2、 了解环境污染的监控方法。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授课章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监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教学难点环境污染的监控;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应用。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环境概述 35分钟2、环境污染 40分钟3、总结: 5分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 环境、

7、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危害。2、 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影响的社会性? 3、 怎样进行环境污染的监控?4、 何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应用。第六讲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目的要求1、了解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基本概念。2、掌握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与转化、浓缩、积累与放大的原理。3、了解生物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的影响。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授课章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五节);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基本概念,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与转化、浓缩、积累与放大的原理。生物对污染物在环

8、境中行为的影响教学难点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的原理与关系。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 10 分钟2、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与转化 15分钟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与转化 20 分钟4、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 20分钟5、生物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的影响 10 分钟6、总结 5分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放大有何异同?其结果是什么?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转运转化的形式与结果?3、生物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的影响。第七讲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目的要求了解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机理,以及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

9、用。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授课章节第六章(第一节第五节);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机理,以及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教学难点1、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 2、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 20分钟2、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 20分钟3、污染物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 15 分钟4、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20 分钟5、总结 5 分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1、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在各

10、个水平(种群、群落;个体;细胞、器官;生物化学、分子)上的影响?2、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第八讲 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无化学污染动物性食品的生产目的要求1、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的治理。 2、掌握无化学性污染动物性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课时2学时(80分钟)使用教材兽医公共卫生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彦明主编,2003年8月第1版)授课对象动物医学授课章节第七章(第一节第四节)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 无化学性污染动物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食品的生产。教学难点无化学性污染动物性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 10 分钟2、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的治理 20 分钟3、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10 分钟4、无化学性污染动物性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 35 分钟5、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