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40987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的产生(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7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称为“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第二阶段: 19 世界末至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到 20 世纪 40 年代,称为教育技术初期发展阶 段,也称为“媒体技术阶段” 。第三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称为“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 第四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称为“系统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起至今,称为网络发展阶段。2、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名称的演变(1)视觉教育阶段(2)视听教育阶

2、段( 3)视听传播阶段(4)教育技术形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3、教育技术 AECT“ 94 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 AECT“ 05(04)定义:“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 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 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 ”(焦建利译)5、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按照教育技术的 AECT94 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 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图 P9)6、

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 )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 1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3)视听教学理论:1 )“经验之塔”理论(图 P17) 2)视觉理论3 )听觉理论(声音“三要素” :响度、音高、音色。 )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第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最直接,学习起来也最容易,越往上越抽象,塔的顶层经 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第二,位于塔中的视听媒体, 易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 能冲破是空的限制, 弥补学生 直接经验的不足。第三,

4、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 第四,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4)教育传播理论? 传播的类型 : 1)人的内向交流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传播的模式:1)拉斯威尔的“ 5W”模式2)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3)贝罗的传播模式( SMCR 模式)(图 P2223)? 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确定信息t选择媒体t通道传送t接受解释t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5) TRACK(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理论?TRACK的内涵(图P25)PCK-学科教学知识舒尔曼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科勒、米什拉?TPACK勺发展层次(图P27)1

5、 )认知 2)接受 3)适应 4)探索 5)改进( 6)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1)整体性原理 2)反馈原理 3)有序原理7、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 ?二是国家及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要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四是教育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五是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8、教育信息化的目的(1)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2)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 4)促进教育现代化9、信息技术环境下现

6、代教育观念的转变1)知识观和人才观的转变4)学生学习观的转变2)学校功能的转变5)教学组织观念转变3)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6)教学媒体观的转变7)教学管理观和教学评价观的转变10、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革3)促 进 教 育 信 息 呈 现 的 立 化(2)有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多样化4)促进教学组织结构多样 化5)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多元化11、信息资源 :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它由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12、信息处理 :是指基于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编码、存储、整理、分类、

7、分析等 系统化的操作。13、信息素养 :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 狭义 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14、信息能力 :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15、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5)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我国教育技术萌芽于 20 世纪 20 年代,起步于 20 世纪 30 年代。自从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 一直用“电化教育”这个概念

8、来表示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第二章 教学媒体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1、媒体的含义 :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 工具,也可以指实现信息从信息源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存储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实体。1、教学媒体的分类(1)按教学媒体发展先后分类: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2)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 视觉媒体、 听觉媒体、 视听媒体、 交互多媒体。(3)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媒体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 算机教学媒体。3、教学媒体的特性 :(1)呈现力 (2)重现力

9、 ( 3)传播力 ( 4)可控性 (5)参与性4、教学媒体在促进教育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1)影响教师的作用( 2)影响教学内容 (3)影响教学方法5、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 ( 1)教育性 (2)科学性 (3)技术性 (4)艺术性(5)经济性6、教学媒体利用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 2)综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4)教学最优化原则7、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1)根据学习者的特征( 2)依据学习任务 ( 3)依据客观条件8、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 多感知性 所谓多感知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 还有听觉感知、 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

10、知等。? 浸没感 又称临场感,只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交互性 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包括实 时性)。? 构想性 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应具有广阔的可想象空间,可拓宽人类认知范围,不仅可再 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随意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9、信息、媒体和媒介三者的关系媒体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只有通过某一种或几种媒体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如书本上的知识 内容(代表信息) ,是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的。这些文字、图形、表格便 是表示知识内容的载体, 即媒体。媒介是用于存储、呈现或传输媒体的设备或物理介质,如 上

11、例中的书本。10、多媒体:是指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和电视领域中的媒体的有机结合, 并且具有交互功能。11、文本素材的格式 。 Windows 操作系统下,文本格式比较多,主要有纯文本格式( .txt) 、 写字板文件格式(.wri)、Word文件格式(.doc)、Rich Text Format文件格式(.rtf)等。12、音频素材的格式。 音频文件格式专指存放音频数据的文件格式。 音频素材的常用文件类 型有 MIDI、WAV、MP3、Windows Media Audio (WMA )、PCM、MOV、RA MP4、等。禾U 用音频处理和编辑软件可以实现音频文件格式的转换。13、图形 / 图像

12、素材常用的图像文件的格式有 BMP、JPEG、GIF、TIF 等,常用的图形文件的格式有 PNG、EPS、 WMF、CDR SVG等。14、学习资源 :是指可资学习之源, 包括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料和硬件系统, 广义上 也包括一切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人、才、物。15、信息化教学资源 :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 料或教学系统。16、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1)教学资源处理数字化(2)教学资源呈现多媒化(3 )教学资源传输网络化(4)教学资源组织的超文本化(5)教学资源的开放化和可增值化17、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表 P8718、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13、1)目标控制原则 (2)内容符合原则 ( 3)对象适应原则 (4)最小代价原则3)迅雷资源下载2)使用加号“19、P2P资源:(1) BT资源下载 (2)电驴资源下载20、搜索引擎使用的基本方法: ( 1 )查询条件具体化3)使用减号“4)使用引号21、信息检索的常用技巧:( 1 )明确信息需要,确定搜索主题( 2)使用正确的检索词( 3)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 4 )正确使用布尔检索( 5)点击之前要思考( 6)实践中取得搜索经验22、社交软件的定义 社交软件,或称为社群性软件,是指任何支持群体交流的软件。?社交性软件分类 P10123、常用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1)博客 (2) Wik

14、i (3) RSS阅读器4)网络硬盘( 5)思维导图第四章 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1、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及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2、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ICAI)是将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应用与CAI而形成的一种教学专家系统。3、教学模式: (1)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2)问题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3)协作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 4)教授邢教学模式的研究(5)案例型教学模式的研究4、多媒体 CAI 课件的设计原则(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 3)辅助性原则 ( 4)适度运用原则( 5)

15、艺术性原则5、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1)教学软件的结构设计(2)多媒体素材的准备( 3)课件的编制 ( 4)教学软件的试用( 5)评价与分析第五章 教学设计与应用1、教学系统构成 P1822、教学的系统观 P1823、教学系统变量 P1834、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P1855、ABCD法。AB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应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A.对象(Audienee) B.行为(Behavior) C条件(Condition ) D.行为的标准(Degree)6、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设计步骤( 1 )学习者特征分析( 2)学习需要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4)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5)教学策略设计( 6)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7)教学设计结果评价?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表一一P2037、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设计步骤(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