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林地、荒滩地药材种植品种模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40838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林地、荒滩地药材种植品种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地、林地、荒滩地药材种植品种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林地、荒滩地药材种植品种模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地、林地、荒滩地药材种植品种模式许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荒山地、丘陵地、坡地、退耕还林(草)地、果林地、苗木地、河流 滩涂地等。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和扶植下,这些土地正在被开发利用。许多 地区的农民和基层政府来信来电问我公司咨询,这些土地发展种植什么药材较适宜,在此一 并作如下建议:一、这些土地发展药材种植的指导思想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些土地因各地位置、气候环境、土质地力、水肥条件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甚至一座 山的南坡、北坡、阳坡、阴地,一条河流上游下游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发展药材种植首先 作好这些土地的小流域环境的调查,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年最高最低温度、年降雨(雪) 量、

2、土质地力、受光和遮阴状况等。做到因地制宜。因为药材需要的是药效成份而不是营养 成份。药材的药效成分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积累的。如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 天麻等只有阴蔽、凉爽、多湿的环境才能生长良好,药效成份才能形成。而枸杞、丹参、北 龙胆、白芍、甘草等都喜光照.等等。2、坚持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的原则。应在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生产的同时发展林、果、药材生产。林果一般35年内因树未 长成,没有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农民的短期经济效益和当年经济效益问题,充分利用土地, 建议山地、林地、荒滩地发展药材种植应实行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的 种植模式。如山楂、板栗、桃树

3、、黄柏、木瓜、枣树、辛夷花树、杨树、松树、柏树等林下 间作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何首乌等;又如在麦田间作栝楼、牛膝、天南星、黄苓、荆 芥等。实行这种间作模式,既可以弥补前35年内林木未形成,林间大量土地闲置的问题, 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当年经济收入,又可收到林、果、粮多种经营,化解种植风险 的效果。多地的种植实践证明间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显著的。二、山地、林地、荒滩地开发种植药材品种的建议根据药材市场供求变化及山地、林地特殊的自然环境:1、一般适合荒山地单独种植的药材树种有:山楂、酸枣、黄柏、厚朴、辛夷花等。2、适合荒山地单独开发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天麻、黄苓、知母、射干、白芍、牡丹、柴胡、 远志、薏米、草乌(附子)、丹参等。3、适合山地林下、果林、退耕还林土地林下间作种植的药材品种有:旱半夏、天南星、穿 山龙、何首乌、栝楼。4、适合粮药间作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小麦套种栝楼、天南星;收完小麦接茬种植紫苏、牛 膝、鸡冠花、黄苓、荆芥等。5、适合河流滩涂开发种植的药材品种有:枣树、山楂、甘草、麻黄草、白毛根其他荒山荒地可开发药材品种,尚有黄柏、辛夷花、山楂、酸枣、猪苓、天麻、黄苓、 知母、射干、柴胡、草乌等,在此不再赘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