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40594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基础资料及招投标单位来往函件及补遗书;(2)国颁及交通部颁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和 有关试验规程,所用的技术规范、标准;(3)我部对施工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4)我部现有的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所 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5)花垣县美虎公路工程A1合同段合同文件;(6)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7)A1合同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A1合同段项目部编制的作业指导书。(9)各种现行有效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

2、0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0)对现场的详细调查资料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1)现场施工机械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装备水平。二、工程简介项目位于湖南省花垣县境内,为S325古丈坪坝至花垣虎渡口公路中的 一段。路线起于花垣美惹,与G319(K1702+860)相交,经龙潭、猫儿、民 乐,止于花垣虎渡口大桥桥头,路线全长32.888km。本标段项目部位于K10+580桩号,线路右侧20米,在湖南省花垣县龙 潭镇内。标段起止桩号K0+000K14+000 (其中:K1+322

3、.219=原K1+300, 断链短 22.219m;K3+660二原 K3+623.037,断链短 14.744m; K10+500=原 K10+452.978 断链短 10.059m),路线全长 13.953Km。三、工程结构1、路面设计:路面直接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设计时,综合考虑相关 规范和有关批复,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坚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 合理的原则,具体设计如下:1自然区别V3区2路面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3标准轴载BZZ-1004设计年限125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2.663408X109轴次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结构:我标段全线路面均设计有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含

4、量4%,厚度 20cm。四、施工组织及安排1、准备工作(1)、完成路面施工所需的一切设备进场,组织相关人员进驻,完善 实验设备,满足日常检测和送检取样,并进一步完善临时设施的建设;(2)、为了确保路面底基层轴线、高程准确,加密测量导线点、高程点, 并经过多次复测,成果得到监理工程师及分指挥部工程办的认可;(3)、按规范规定完成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主要材料的常规性检测试 验及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所有试验结果报高监办及中心试验室批准,不 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4)、在铺筑底基层之前,应将完工并验收合格的级配碎石垫层上的浮 土、杂物全部清除,并用洒水车适量地洒水;(5)、放样数据的报审与现

5、场落实。施工放样数据包括路槽宽度、里程 桩号、顶面标高、平整度、纵横坡及曲线要素等;2、现场施工人员进场计划:主要技术人员已与2013年4月8日进驻项目部,施工队人员在2014 年6月15日全部进驻施工现场。进场主要技术、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职能1刘中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及协调工作2刘建华总工程师技术指导、组织协调3陈昌文路面工程师路面施工技术指导及管理4伍俊强测量工程师现场测量5AA曰工M 二星璋试验工程师现场试验检测6曾权专职安全员安全、环保、协调与管理3、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进场设备于2014年5月25日进场,安装、就位、调试。进场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1摊铺机台1已进

6、场2压路机台2已进场3自卸汽车台5已进场4水稳拌合站套1已进场5平板夯台2已进场6装载机台1已进场4、工程进度计划根据全合同段总体施工计划要求,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工程开工日 期:2014年7月20日,完工日期:2014年9月10日。五、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1、施工工序级配碎石垫层验收一按设计配合比在拌合场采用拌合楼集中拌合一自 卸车运料一 摊铺试验一摊铺整形碾压一现场取样与试验一质量检验及验 收一养生。2、工艺流程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合(1)、采用集中场拌法,拌合站设在大坪村村委前(我标段K11+250 右侧),拌合设备采用拌合机拌合;(2)、混合料配制严格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合

7、配制。配合比计量 准确,拌合时的含水量适当大于最佳含水量,具体数据通过试验确定,以 保证碾压时混合料的离析;(3) 、进行拌合操作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加入方式应能保证自始 至终均匀分布于被稳定材料中,应在通向拌合机的供应线上为抽取试样提 供安全方便的设备。拌合机内的死角中得不到充分搅动的材料,应及时排 除;4、运输和摊铺混合料(1) 、拌好的混合料应及时运输摊铺,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的数 量基本相同并严格控制卸料距离,避免料不足或过多,运输过程中若运输 距离较远时,必须对混合料进行覆盖,以免水分散失导致含水量不均匀;(2) 、运输设备采用自卸车辆进行运输,运输时应分散设备的压力, 均匀地在

8、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 或车辙;(3) 、摊铺设备采用摊铺机摊铺,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 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将混合料按距离合理地卸在路基 面上,在摊铺的同时组织足够的人力配合摊铺机进行大面积细平,消除卸 车时产生的骨料离析、料窝以及摊铺时产生的离析;(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我 标段多数路段都是在原老路面加宽,摊铺机下不去,所以在施工加宽段水 泥稳定底基层20cm时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进行精平摊铺)(4) 、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摊铺,其厚度按设计的厚度横向半幅一次摊 铺完成,摊铺控制的加密横断面长度不大于15m,纵横断面方向上按设计坡 度及标高挂线

9、找平;(5) 、摊铺时应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的0.5%1.0%,以补 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6) 、摊铺后的整形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 须顺 适平整,确保摊铺的平整度;(7) 、及时检测含水量。5、碾压(1) 、摊铺和整形之后,含水量等于或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进 行碾压,直线段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由 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1/2轮宽,并超过两段的 接缝处,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度为止,压 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线符合要求;(2)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

10、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 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3) 、应采用自重20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振动压,振动压实不 少于5便,合压实后的混合料的容重大于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容重;(4) 、在最初静压一便时,应及时再检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标高, 准确控制高程;(5)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6、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 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的

11、处理。在水泥碎石稳定层碾压的最后阶段,必须特别注意:在压路机过重的 情况下,稳定层可能遭受过大的应力,从而破坏水泥碎石稳定层结构,同 时也要避免碾压时间过长。过大的应力和碾压时间过长,都可能使水泥稳 定基层裂缝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刚形成的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降低水泥碎石 稳定层的强度7、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同时在水泥稳定碎 石基层碾压完成后立即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每天喷洒 水的次数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喷洒四五次),一般养生7天。养生期间水 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应忽干忽湿,确保整个养生期间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 状态。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并及时进行下封,在养生期和下

12、封前,一定要 加强水泥稳定层的保护,设专人防护。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8、取样与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按JTJ 034-2000 标准方法进行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基层 上每2000m2随机取样一次,按JTJ 034-2000规定进行压实试验,并检查其 它项目,所有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签认;9、质量控制(1)、粒料应符合规范规定;(2)、水泥用量及骨料级配按设计控制准确;(3)、混合料拌合及摊铺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4) 、碾压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5) 、养生应符合要求;10、检查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项正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

13、偏差值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代表值397按TTJ071-2000附录B检查每车道2处极值942平整度(mm)83m直尺:每200m 2处*10尺3纵断高程(mm)5, -10水推.仅,每2。延米1个断面,每个断面 5汗点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00m 4处.5厚度(皿1)代表值-S按JTJ071-2000附录H检查,每200m车 道1点极值-156横坡()0.3,水.建仅::每200m 4个断面7强度CMPa)3.CM.0按JTJ071-2000附录G检查8颗粒组成级配曲欲规定范围内碾压前取样赚分每200m 1处11、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2) 、施

14、工接缝平整、稳定;六、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我公司将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配备完善的施 工设备,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我公司有建立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 管理体系,以确保该合同段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的目标。1、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以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 的试验、测量、质检三位一体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2、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开工前做好原材料 的检验和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及每个分项都实行自检、互检、 交接检验,符合质量标准,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或下 个分项工程的施工。3、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遵规操作。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均制 定较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和技术交底 工作,使参加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 准明确、施工和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4、高度重视各种级配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段的铺筑工作,认真 做好技术总结,取得适合本工程的技术数据,正确指导施工。5、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保证铺筑质量,配备 先进的试验仪器设备,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6、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内容齐全。7、当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坚决贯彻在确保质量前提下的合理工期。质检保证体系机构框图七、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