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40582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建筑管桩基施工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博罗体育中心体育场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深圳泛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博罗体育中心体育场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审核 审批 深圳泛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总述一、现场位置本工程位于惠州市博罗县城东部,惠博沿江路口与广汕公路交叉处东侧,规划净用地面积约40.0公顷。该项目地选址地比较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由主场副场及检录中心组成,基底面积约38000m2,总建筑面积约20000 m2 。2、本次方案项目范围:由招标文件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约1100条,采用50锤柴油打桩机进行施工。3、本次桩基工程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2、管桩规格采用40095(A型)、500125(A型)两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施工时由收锤标准控制。4、贯入度的控制:采用D50锤柴油锤桩机施工。收锤标准及有关施工参数应根据现场试打桩进行调整,由质检、监理、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共同确认收锤标准。三、现场条件1、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耕地、水塘、沟渠,少量平房及厂房。现场“三通一平”已基本符合施工条件。2、场地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条件拟建场地位于县城东部,惠博沿江路口与广汕公路交叉处东侧。该项目选址地比较平整开阔,交通便利。2.2 岩土条件及其组合关系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决定了地层条件的分布特征,场地地基土由3套地层

3、组合而成:第1套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土层,第2套地层为第四系残积土层;第3套地层为燕山四期侵入花岗岩层。这些地层按地质成因、岩性和风化程度可划分出若干亚层。从整体上看:在水平方向上,上覆第四系的整套地层,分布基本均匀,岩相是稳定的,地基比较单一,层位间的高差变化不大,仅局部地方出现交互沉积的夹层或透镜体;第2套地层风化残积不均,层厚变化较大;第3套地层为下伏燕山期花岗岩层,全风化和强风化层风化剧烈程度及其分布厚度不一,中、微风化基岩顶板起伏较大。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构成的竖向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层:分布于ZK1ZK26,ZK29ZK42,ZK46ZK51,ZK55ZK64,

4、ZK66,ZK69,ZK70,ZK72ZK74,ZK76,ZK78ZK80,ZK82ZK98孔段杂填土,深灰、深黄、褐红色,由粉土粉土堆组成,土质不均,架空构造,新近堆填,结构松散,干燥湿,未固结状态。层厚0.50m3.70m不等,平均1.74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2次,锤击数1.98.0击,平均5.0击,标准差为1.99,变异系数为0.40,系统休整系数为0.79,回归修正系数为0.71,标准值为3.9击。其中最薄处见于ZK29孔(0.50m),最厚处见于ZK93孔(3.70m)。2、耕表土层(Qpd)层:灰黄杂黄,灰黄色,由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含植物根茎,组织较松散。分布于ZK1、ZK

5、4ZK8、ZK10ZK12、ZK15ZK18、ZK20、ZK22ZK24、ZK26ZK32ZK35、ZK41、ZK42、ZK48ZK51、ZK57、ZK58、ZK61、ZK65、ZK67、ZK68ZK75ZK76ZK81ZK84ZK86ZK93ZK95孔段,层厚0.50m1.60m,平均0.62m。该层进行5次标贯试验,锤击数8.0击。3、第四系冲积土层(Qal)层:分八个亚层。3-1层:可塑状粉质粘土稍密可塑状粉土主要分布在ZK4ZK6、ZK8ZK10ZK12、ZK16ZK18、ZK20ZK21ZK24ZK27、ZK34ZK37ZK42ZK43ZK48ZK49ZK51ZK53、ZK55ZK6

6、1ZK67ZK89ZK92和ZK97孔一带,层厚0.50m11.10m,平均2.45m,其中最薄处见于ZK4孔(0.50m),最厚处见于ZK35孔(11.1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24次,锤击数4.57.7击,平均6.2击。3-2层:硬塑状粘土粉质黏土该层见于ZK8、ZK10、ZK12ZK15ZK16ZK20ZK22ZK24ZK26ZK29ZK30ZK33ZK35、ZK38ZK40ZK45、ZK46、ZK54ZK61、ZK82、ZK86、ZK89、ZK92、ZK95ZK99、ZK88、ZK89、ZK94、ZK95ZK99孔段,层厚0.70m12.40m,平均2.91m,其中最薄处见于ZK82孔

7、(0.70m),最厚处见于ZK22孔(12.40m),层顶埋深1.00m15.3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64次,锤击数8.125.7击,平均13.5击。3-3层:软塑状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淤泥。呈灰黄深灰灰黑色,饱和,软塑,含较多有机质和腐木屑。分布于ZK1ZK7ZK9、ZK11ZK14ZK17ZK19、ZK21、ZK25ZK28、ZK31ZK34、ZK36、ZK37、ZK41ZK44、ZK47ZK53、ZK55ZK88、ZK90、ZK91、ZK93、ZK94孔段,层厚1.00m15.90m,平均8.61m,其中最薄处见于ZK51孔(1.00m),最厚处见于ZK59孔(15.90m),层顶埋深0

8、.60m9.0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64次,锤击数0.83.9击,平均2.6击。3-4层:可塑状粘土粉质粘土。呈浅灰浅灰杂灰白浅红等色,湿,可塑。分布于ZK1ZK3ZK5ZK7ZK11ZK13ZK17ZK19ZK21ZK25ZK27ZK32ZK34ZK39ZK42ZK66ZK69ZK74ZK76ZK83ZK88ZK90ZK92ZK96ZK98ZK99孔段。层厚1.10m13.40m,平均3.97m,其中最薄处见于ZK13孔(1.10m),最厚处见于ZK51孔(13.40m),层顶埋深2.70m14.2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57次,锤击数4.07.9击,平均5.7击。3-5层:硬塑状粘土粉质粘

9、土中密硬塑状粉土,呈浅灰杂褐红褐红杂浅灰黄色,中密硬塑状,分布于ZK3ZK7ZK9ZK13ZK14ZK17ZK25ZK27ZK31ZK39ZK42ZK45ZK47ZK50ZK54ZK56ZK58ZK61ZK62ZK67ZK69ZK75ZK98孔段,层厚1.00m8.50m,平均4.03m,其中最薄处见于ZK54孔(1.00m),最厚处见于ZK13孔(8.50m),层顶埋深4.70m17.7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49次,锤击数8.017.7击,平均11.7击。3-6层:松散状粉沙,细砂,中沙,呈灰黄杂灰白色,饱水,松散,含较多泥质。分布于ZK43、ZK63、ZK66、ZK73ZK75、ZK81、

10、ZK87、ZK98孔段,层厚0.60m5.60m,平均2.18m,其中最薄处见于ZK87孔(0.60m),最厚处见于ZK98孔(5.60m),层顶埋深12.10m16.4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7次,锤击数3.07.8击,平均5.7击。3-7层:稍密状细砂、中砂、砾砂、角砂、圆砂。呈灰黄色,饱水,稍密混较多粉粒。分布于ZK6、ZK8、ZK14、ZK19、ZK43、ZK44、ZK47ZK49、ZK51ZK53、ZK58、ZK60、ZK64、ZK68、ZK69、ZK71、ZK75、ZK76、ZK78、ZK81、ZK82、ZK87、ZK93孔段,层厚0.50m7.90m,平均2.25m,其中最薄处见于

11、ZK49孔(0.50m),最厚处见于ZK44孔(7.90m),层顶埋深10.80m18.9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6次,锤击数10.314.9击,平均12.3击。3-8层:中密状粉砂、细砂、中砂、砾砂、卵石。呈浅灰白色,饱水,中密,混较多粉粒。分布于ZK6、ZK18、ZK36、ZK43、ZK52、ZK53、ZK59、ZK67、ZK69、ZK73、ZK77、ZK80、ZK83ZK86孔段,层厚0.50m3.50m,平均1.73m,其中最薄处见于ZK43孔(0.50m),最厚处见于ZK85孔(3.50m),层顶埋深13.20m17.5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1次,锤击数15.424.4击,平均19

12、.7击。 4、第四系残积土层(Qel)层:由基岩风化残积而成的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粉土组成,呈浅灰杂灰白、黄、黄杂灰白等色,湿,中密、硬塑状,遇水易软化。该层见于ZK1ZK4、ZK8ZK13、ZK15ZK29、ZK31、ZK32、ZK34ZK43、ZK45ZK47、ZK49、ZK54ZK57、ZK61ZK62、ZK65、ZK66、ZK70、ZK71、ZK74、ZK79、ZK81、ZK83、ZK88ZK99孔,层厚0.60m7.30m,平均3.02m,其中最薄处见于ZK91孔(0.60m),最厚处见于初ZK29孔(7.30m),层顶埋深8.20m19.1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77次,锤击数8

13、.028.3击,平均16.0击。5、燕山四期侵入花岗岩层(r52-3)层:分四个亚层。5-1层:全风化花岗岩,呈黄杂灰灰白色,已风化成土状,稍湿,坚硬状。该层分布于ZK5、ZK8ZK10、ZK12ZK20、ZK23ZK26、ZK28、ZK30ZK35、ZK38ZK41、ZK45ZK51、ZK54、ZK56、ZK57、ZK61、ZK62、ZK64、ZK65、ZK68、ZK70、ZK72、ZK74、ZK77ZK80、ZK84、ZK87、ZK90、ZK93ZK99孔段,层厚0.50m4.70m,平均1.47m,其中最薄处见于ZK45孔(0.50m),最厚处见于ZK61孔(4.70m),层顶埋深11.

14、70m20.20m,层顶标高-5.00m3.53m,平均标高-1.60m,层面最高处见于ZK30孔(3.53m),层面最低处见于ZK98孔(-5.0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33次,锤击数25.847.6击,平均36.1击。5-2层:强风化花岗岩,呈黄杂灰白、褐红灰色,裂隙发育,岩心呈石夹土状、半岩半土状、碎块状、稍硬,易碎,部分孔段间夹薄层块状中风化岩。分布于ZK8ZK10、ZK12ZK15、ZK17ZK23、ZK25ZK51、ZK54ZK57、ZK61、ZK62、ZK65、ZK66、ZK68ZK71、ZK73、ZK76ZK79、ZK82ZK87、ZK90、ZK93、ZK96、ZK97ZK99

15、孔段,揭露厚度0.40m17.10m,平均4.10m,最薄处见于ZK86孔(0.40m),最厚处见于ZK9孔(17.10m),层顶埋深14.90m21.80m,层顶标高-6.20m0.33m,平均标高-3.04m,层面最高处见于ZK30孔(0.33m),层面最低处见于ZK98孔(-6.20m)。该层进行标贯试验61次,锤击数为19.0102.8击,平均值63.3击。5-3层:中风化花岗岩,呈灰杂灰白色,裂隙较发育,岩心呈短柱状,质地较坚硬致密,锤击声脆,可碎。分布于ZK1、ZK9、ZK10、ZK12ZK23、ZK25ZK37、ZK39ZK68、ZK70ZK87、ZK93、ZK97、ZK99空揭露到本层,揭露层厚0.60m9.50m,平均5.59m,其中最薄处见于ZK9孔(0.60m),最厚处见于ZK46孔(9.5m),层顶埋深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