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及构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39845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制度及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资制度及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资制度及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资制度及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制度及构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构成 为了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兼顾社会安排公正,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理应与国民经济进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合。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宝的社会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是在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针对不同人员所建立的有别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一、依据事业单位行业和部门多、情况千差万别的特点,其工资制度应主要考虑:1、对具有自我进展水平的事业单位,在国家宏观掌握下,在工资安排上,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将内部安排

2、搞得活一些,促使其向“自负盈亏、 独立核算”的企业化方向进展。2、对具有部分自我进展水平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基金由国家部分包干的方法,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的同时,给单位肯定的自主权。3、对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 工资基金完全由国家包起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可分成5种类型:训练、科研、卫生等 事业单位,依据其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工作人员的水平、水平、 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其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 由于从事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淌性大和岗位责任明 确的特点,实行专

3、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文化艺术表演团体, 依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陈代谢快的特点一,实 行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运动员,依据其技术要求高、竞争性强、 成才早、交替快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和奖金制。金融单位,根 据其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参予调控国民经济的特别任 务的特点,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三、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资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分为固定部分和敏捷部分。1、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水平凹凸、责任和贡献大小。2、敏捷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的多少。3、单位资金来源不同,其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和敏捷部分所占比例也不同。全额拨款

4、单位固定 无敏捷部分差额拨款单位的比例为6:4,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敏捷部分比例还能够扩大一些,国家不作统一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一、基本工资: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二、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安排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依据规范

5、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安排。三、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别岗位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始终受到注意。回顾2016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改革,依据此前的统计,基本从40%增长到45%左右。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表: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说明: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一般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