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39559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时 分 秒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2、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4、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5、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6、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

2、)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7、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8、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9、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注: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 半时=30分 30分=半时 10、 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1、计算经过的时间: 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12、赛跑时,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得

3、越快。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例:5003读作:五千零三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例4413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例435431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

4、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6、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可以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先用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7、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8、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10、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

5、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11、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12、用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时,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再进行计算。13、解决购物的估算问题时,为了保证所准备的钱够用,应做到估大不估小。第三单元 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

6、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测量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通常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测量时,如果起始端刻度不是0,那么测量结果就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端刻度。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千米(km ) ; 米(m);分米( dm );厘米(cm);毫米(

7、mm)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

8、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8、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1斤=500克 1公斤=1斤=1000克=1千克9、解决长度计算、质量计算问题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加法(二)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加数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3. 计算进位加法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4.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

9、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5. 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看结果是否得另一个加数。6.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7. 三位数减两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8、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9.减法的验算方法: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

10、等于减数;方法二: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10、 估算问题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比较接近原数)、或估成整百整十数。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1、 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3个4表示:(1)3个4的和是多少。(2)4的3倍是多少。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数后面不加单位。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用乘法计算:

11、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7、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梨有4个,苹果是梨的5倍。苹果有几个.找准1倍数(梨的个数)梨的个数*5=苹果的个数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3.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4.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5

12、.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6.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7.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8.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

13、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9.用简便算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因数末尾的0要落下来。10.(关于“大约)应用题: 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例:29*830*8=2400 11.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12.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13.归一问题的解法:先用除法求出一份量,再用乘法求出新的总量。归总问题:先用乘法求出总量是多少,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

14、分数或新的一份量。14.邮政编码由6位数组成,前两位表示省,第三位表示邮区,第4位表示县(市),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所)。身份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域代码,第7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号,第18位为校检码。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长2+宽2 或长+长+宽+宽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9.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用(1)绕绳法(2) “平移法”转化成规则图形。求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周长时,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大小无关,只和它的边长有关。10.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最短;摆成一排拼成长方形时周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