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39205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议书新县城龙泽苑棚改项目(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3二、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3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4四、主要经济指标6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六、主要结论7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8一、项目建设的背景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13一、XX县基本情况13二、项目建设条件16第四章 小区配套设施施工方案18第五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49一、项目建设组织机构49二、机构设置的适应性分析49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0一、项目组织50二、实施进度安排50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2一、投资估算编制的范围52二、估算依据52三、估算说明52

2、四、资金筹措52五、投资估算表52第八章 效益分析53一、社会效益53二、生态效益53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55一、结论55二、建议55附表:总投资估算表。附图:1、XX县棚户区改造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图。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X县棚户区改造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项目性质 新建3、建设地址XX县柳城街道郭家村4、建设周期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5、承办单位XX县棚户区改造办公室6、单位地址XX县新县城二、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1、编制依据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县棚户区改造(龙泽苑D地块)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朝发改发【

3、2015】67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四川省及XX市有关项目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有关资料。2、工作范围XX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对XX县棚户区改造(龙泽苑D地块)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的发展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结论与建议等进行系统论述。3、研究目的通过对项目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形成项目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4、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4.1指导思想

4、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创建“生态、富庶、和谐、文明”之乡,实现人民安居乐业。4.2编制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防止大拆大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推进;立足当前、适度超前;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因借自然、承传文脉;明确实行“四改”标准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龙泽苑D地块)总体配套设施工程1.1(龙泽苑D地块)总用地面积*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容积率,建筑密度。D区绿地面积*平方米,

5、绿地率。其中棚户区改造内配套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栋楼,主要包含1#、2#、3#、4#、5#、20#、21#、22#、23#、24#住宅楼。共*户,已列入2016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并与政府签订了代购协议。1.2项目总配套设施工程1.2.1配电工程新建10千伏电源工程。新建二进六出环网柜?座;新建一进五出环网柜?座;新建YJV22-6*500型电缆线路?米;YJLV22-3*70型电缆线路?米;新建钢筋混凝土电缆井38座。新建10千伏箱变工程。新建S13-630KVA箱变?座;2*S13-630KVA箱变?座;敷设YJV22-0.51KV-4*240型电缆线路?米; YJV22-0.6/K

6、V-4*50型电缆线路159米,电缆保护管采用内150型高强度单壁波纹管;新建低压电缆分接箱35个。1.2.2铺设采暖总长度?米,采用无缝钢管。 DN89管线?米;DN108管线?米;DN133管线?米;DN159管线?米; DN300管线?米;DN350管线?米;DN450管线?米,检查井?个。1.2.3铺设给水管线总长度?米,采用HDPE管。 DN40管线?米;DN50管线?米;DN70管线?米;给水检查井326座。1.2.4铺设排水管线总长?米。 DE160U-PVC管线?米;排水DN300级钢筋混凝土管线?米;排水DN400级钢筋混凝土管线?米;检查井?座;化粪池8座;道路雨水口60个

7、。1.2.5景观绿化工程小区绿化面积约60000平方米。1.2.6道路工程 小区沥青道路面积18000平方米。1.2.7燃气工程铺设燃气管线?米。其中PE200管线?米;PE160管线?米; PE63管线?米;调压设备1台。1.2.8其他工程 换热站、储水池、供水泵房等。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项目总投资(龙泽苑D地块)总体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6331万元,其中棚改项目投资2684.34万元,占总体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的42.4%。2、资金来源全部资金来源为自筹。六、主要结论该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地质和水文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

8、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的背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意见提出了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监督检查等要求,明确了四方面工作举措:一是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抓紧编制2015-2017年城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加快棚改项目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

9、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稳增长、惠民生,明确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尽快编制2015-2017年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确定棚改安置住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与棚改项目直接相关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停车库(场)、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做到配套设施与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各地区要对201

10、4年底前已开工的棚改安置房等保障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情况进行排查,对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备的项目要列出清单,并纳入本地区配套建设计划三是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组织编制2015-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及农房风貌管理和引导。四是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各省(区、市)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与价格补偿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推广特许经营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成为棚改实施主体;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依据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协议、特许经营协议等PPP合同,对项目实施主体发放贷款;鼓励

11、农业发展银行在其业务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加大城中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支持。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了适应当前棚户区改造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作的首要任务。小城镇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形成的基础,加快建设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近年来,农村小城镇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非农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步伐。随着国家以及四川地区开发

12、政策的倾斜和调整,辽西地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抓住机遇,配合国家振兴西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四川省支援西南政策的实施,用足政策,就能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化为现实优势,促进XX县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保障房作用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十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职工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拟在“十二五”期间实施边远艰苦地区职工公租房建设规划。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要同步规划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并根据小区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

13、例统一建设经营性商业服务设施,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原则,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和谐安居示范工程,逐步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乐。优化规划布局和户型设计。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合理安排布局,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和建筑节能等强制性标准。保障性住房实行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应当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同步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即

14、与建设项目相配套的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设施。这是项目功能的主要体现。而公共设施,包括与建设相配套的停车设施、娱乐设施及教育、商业、饮食、公寓、宿舍等各种公共建筑。按规定,配套设施通常应在项目交付使用的同时具备使用条件。在使用过程中,对生产、工作环境、食宿条件、交通状况、工作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项目的各种基础设施薄弱、硬件不足、软件缺乏的问题逐渐已成为制约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动向。2、改善公共租凭房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2015年公租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开工建设,容纳2100户职工家庭。小区住户相对集中,选址区域是属于尚未完全开发的城郊地带。周边的

15、配套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电、路及公共交通都亟待改善。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入住后水、电属于临时搭接、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安全隐患。垃圾随处乱堆乱放,环境污染严重。道路坎坷不平,晚上出行也不安全。给居民入住后生活、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满足不了,更谈不上什么高水准的建设标准。违背了保障性住房的宗旨。国家推行保障性住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职工的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建设一批和谐安居示范工程,逐步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乐。本项目的建设便利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了小区附属设施,使居民们下了班有一个休闲的地方能够活动,并使忙碌一天的心情得以放松。能够增加小区居民的满意度。本项目的建设便利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了小区附属设施,能够增加小区居民的满意度。3、项目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我国目前许多社会矛盾中就有城镇居民最低住房需求不能满足所导致的社会不和谐。溪水镇实施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