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39122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钻石卷【514】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高考专题训练(十四)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012江苏)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解析本题以产业结构坐标图为背景考查产业结构。由图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增加,故A项“持续快速下降”说法错误;1990年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故B项中“始终”

2、说法错误;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故C项错误;该市整体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波动上升,因此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故D项正确。答案D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一产业和重工业代替轻工业的过程,到达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也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不属于产业升级,故B为正确答案。答案B(201抚顺六校联合体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3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

3、入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解析读图可知,Q处年降雪日数要多于周边地区,由于Q处位于贺兰山的西侧,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因此降雪日数较多。答案B4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少,气候干旱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该地区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年降水量小;与东北平原相比,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答案C(2012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57题。5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解析甘蔗、水

4、稻种植都位于高温多雨地区,该地种植甘蔗、水稻以及花卉,由此可知此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答案A6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解析从图中可知,水稻、甘蔗等作物种植面积减小,而面向市场的蔬菜和花卉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答案A7发展到第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A自然灾害多发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不足 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解析发展到第阶段,只有蔬菜和花卉,而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所以发展到第阶段该地区最有可能的是商品率大幅度提高。答案D(2

5、012长春联考)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89题。8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Aa地种草护坡 Bb地沟头防护Cc地打坝建库 Dd地修筑梯田解析a地位于塬面上,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b地位于缓坡,可以开辟水平梯田,减少水土流失;c地位于沟谷,适合打坝建库; d地坡度较陡,应该植树种草。答案C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挖窑洞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窑洞应该建在坡度较缓的阳坡上,且不能处于沟谷地区,因此适合布局在乙地。答案B(2012山西十校摸底)读长江上游干流(部分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完成1011题。1

6、0金沙江干流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已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开工建设,这两个水电站建成后()A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量将大幅度减小B三峡水利枢纽的入库泥沙将增多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将增大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解析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建坝蓄水,对下游可以起到拦截泥沙、调节水量的作用,使下游泥沙减少,径流量平稳,防洪能力提高。完成蓄水后,对下游的水量无明显影响,因此不会影响到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量。答案D11作为西电东送中部和南部通道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A变华东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C促进华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D解决华南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解

7、析金沙江水电的建设将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华东地区变用煤为用电,因此可改善大气环境;金沙江水电不能解决华南地区能源问题,对华北地区影响更小。答案B(2012江西联考)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2010年底,随着一期工程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据此回答1213题。12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D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

8、费中的地位解析由材料可知,川气东送项目主要向上海、南京等能源短缺的地区供气,即这些地区为川气东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川气东送并不能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会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答案A13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解析江苏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速度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江苏本身常规能源相对缺乏,故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答案C(201

9、2豫北五校联考)读图,回答1415题。14关于该岛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种植主要集中于该岛中部B气候的大陆性强,利于农业发展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D该岛的渔业不发达解析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岛屿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故种植业只能在沿海地势低平的地带发展;日本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由于四周被海水包围,气候的海洋性特征较显著;北海道附近有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渔获量居世界前列;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答案C15为了预防和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A禁止使用化肥,控制农药用量B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

10、环境C限制农业的发展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解析本题各选项中,与预防和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相关的只有A和B两选项,而适量施用化肥农药有利于增加农业产出,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16(2012浙江文综)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

11、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析本题以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区域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和区域农业发展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海油陆采”需要的自然条件是海水较浅,油田距海岸近,潮汐和波浪影响小等。第(2)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深圳市的转出产业主要是化学和造纸

12、产业,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对环境影响较大。汕尾市环境承载力较强,水运条件好。第(3)题,从自然条件来看,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土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土壤盐碱化现象。此外,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黄河湿地的保护。答案(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可任答两点)(2)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裁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3)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7

13、(2012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原因 (2

1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评价。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主要是南北气候类型不同,降水多少各异,导致了水资源的差异。读图中的调水线路和图例中的高程表可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是从地势较高处向地势较低处调水,可自流,所以单位调水量能耗少;美国加州北水南调是从地势低的地方往地势高的地方调,需抽水,所以单位调水量耗能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要注意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来回答。第(3)题,本题考查区域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等角度回答。答案(1)调水工程我国南北水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而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