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39101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一、 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与上海 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 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 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 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某 某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 价的依据与指导。二、课程理念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

2、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 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三、幼儿园背景分析优势劣势(问题)行动策略园情幼儿园为市一级园、市文明 单位、市社区优生优育服务 指导示范单位、市“十一五” 家教基地、市学前科普教育 实验基地。共有三个教学 点,总部设中大班10个、 一分部为小班部,设5个班、 二分部为7个班。每班均有 电视机、电脑、电子琴等教幼儿园97年开办总部,02年扩增一

3、 分部,04年扩增二分部。由于办园 规模的相继扩大,在师资队伍的配 备上,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力 量薄弱,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幼儿园属人口导入区,幼儿生源来 之于各乡镇或各地区,家长的学历 层次、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存在着 较大的差异,祖辈教养现象普遍,*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 全保障机制。*多渠道学习、培训,为教师成长 搭建平台。*开展分层带教,逐渐形成骨干群。*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升教 师专业素养。*科研引领,提升家园合作教育的 有效性。学设备,硬件条件较好。另 外在科技教育、03早教、科 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 践经验。幼儿园有较详细的 课程计划框架。且弊端较明显,因此在家园合作

4、教 育上有一定挑战。课程实施方案不 是取元善。*健全完善“某某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生情由于是人口导入区,所以绝 大部分的幼儿为乡镇幼儿, 他们动作发展较好、自理能 力相对较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欠缺,创造力、 想象力不够。以促使幼儿和谐发展为归宿,在有 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有机整合 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情教师敬业、勤奋、踏实,虚 心好学,敢于探索,勇于实 践,有定的科研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 较欠缺。科学启蒙教育的经验不够 丰富,与新教材的有机整合较欠缺。理解使用新教材,用好用活新教材有 待加强。进一步调

5、动教师主观上的学习积极 性、主动性,提高专业技能,促进 教师专业化成长。行政工作主动积极,有创新精 神,做事认真踏实,条线分 工明确,整分结合有序,合 作协调有力,彼此优势互 补。有一定的课程领导力。条线之间常有父叉部分,对这部分 工作的落实时有盲区情况发生;另 外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 度有待加强。建立和完善例会制度,把工作落实 到位;建立月工作记录表,强化指 导督查行为。家长家长资源比较丰富,家委会 参与管理、参与活动的积极 性较咼。大部分幼儿接送是祖辈豕长,在豕 园一致教育问题上,祖辈家长较多 溺爱孩子,与幼儿园在教育问题上 协同性不够。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丰富课 程内容;借助

6、家委会,开展合作教 育;利用家教指导活动、课题研究 等,解决祖辈教育问题。四、课程目标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 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 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 儿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 协作的重要和快乐。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 初步责任感。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

7、与探索的 兴趣。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 造性。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课程阶段目标(1) 2-3岁1) 愿意接受清洁要求,会用调羹进餐,学会如厕、安静入睡等。2) 情绪愉快,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和同伴一起活动。乐意招呼熟识的人,学会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3) 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4) 充分活动身体,走、爬动作协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身体的快乐。5) 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

8、动植物和常见的物品,觉察其颜色、形状、大小、 多少、轻响等明显的不同。6) 学讲普通话,喜欢听、讲熟悉的故事、儿歌,愿意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 自由表达。7) 喜欢摆弄玩具、材料,会跟着老师有兴趣的唱歌、敲打、做模仿动作。(2) 3-4岁1) 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2) 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老师、 同伴共处的快乐。3) 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成人的启发下帮助别人。4) 爱护玩具和物品,学习收拾与整理。5) 了解身体主要部分的简单功能,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6) 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尝试用各种材料和器

9、械活动身体,学习一些基本运动方 法。7) 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的物品,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排序等,发现 其差异。8) 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翻阅图书。9) 喜欢做音乐游戏,能感受游戏中的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10) 尝试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画、折、搭、剪、贴等方法自由的表现熟悉物体 的粗略特征,并作简单想象,体验乐趣。11) 有好奇心,对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动植物等一些自然现象感兴趣。(3) 4-5岁1)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 自信。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3) 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

10、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5)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 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6)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7)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8)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 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9)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 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10) 喜欢阅读,初步理

11、解其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 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11)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 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12)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13) 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 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4) 5-6岁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 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2)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 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3)

12、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 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4)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 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 境的意识。6)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7)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 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 化意识。9) 了解现实生

13、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 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10)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 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12)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 式表达自己的意思。13) 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五、课程设置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

14、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 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1、课程体系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 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 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 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 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 20%, 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 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2、课程结构(1)共同性课程以“生活” 、“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

15、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 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 关注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生活 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 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运动 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学习 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 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游戏 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 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2)选择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 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 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 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 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3)辅助性课程 小舞台、“七色光”电视台活动: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分别为幼儿提供在小 舞台或七色光电视台表达与表现的机会,丰富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