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38967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完整篇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作为一名普通的职业班教师,我荣幸的参加了7月11日13日的外出考察活动,首先感谢校领导对我的厚爱。使我不虚此行,感受实在颇深。我们第一站是到隆德,那里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比我们要早,其实他们的条件也很艰苦的,他们的职业教育是在一台缝纫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为拥有三大专业的颇具规模的职业学校了,他们的学生源源不断地到了沿海工业发达地区,不但本校的学生就业情况好,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外出务工,大力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给当地创造上千万的利润。可见职业教育是未来偏远山区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第二站我们到了会宁,在我的

2、感觉那里的办学条件比我区山区中学条件还差,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不好,但那里民风却很淳朴,当地崇尚教育蔚然成风,是最好的就学环境,整个县城很少见到网吧和游戏厅,那里以考上大学为荣耀。尤其会宁二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们的宿舍我们未能参观,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整个校园,说实话让我很吃惊,在宿舍门口我们看到很多塑料桶和暖壶放在一起,才明白是有些孩子买不起暖壶才用塑料桶的,伙食条件就更差了,好多孩子连一顿1.5元的面条都吃不起,自己做饭,就是开水泡干馍馍,学生们做饭的环境条件很简陋,屋顶破烂不堪,如果下雨都会漏的。我们还看到窗台上还放着家里带来的干粮,这种条件我也只在电视上看过,如果不是到会宁我真不敢相信,

3、 但就这样的条件,甘肃20_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2通过对姜大源教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及其理性思考讲座的学习,我们认识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的根本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我国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姜大源教授认为,现在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这是与普通教育的明显不同之处,但是在强调就业导向的时候,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需求,一个是个性需求。职业教育既然是一种教育,它就要为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所以更要注重个性需求,即注重人本

4、性的目标。因此职业教育不能被动地适应工作岗位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应该是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虽同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精英型”的教育模式为主,以培养高水平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某一社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的需求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培养能直接成为生产第一线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或管理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最根本的区别: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职业发展能力较强,具有在某一个或几个职业岗位从事技术革新

5、和技术改造的能力;二是学生对职业岗位需求的前沿性技术的了解 和掌握程度较高;三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职业岗位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复合性特征,需要更多的职业专项技术的学习、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根据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在社会经济对高等专门人才需求类型和层次上找准位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中构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严格地讲,职业教育的专业不应该叫做“专业”,它来自于对社会职业群、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或者态度的共同点,是一种用于教育的职业,

6、并非完全照搬社会职业,因此应该是“教育职业”。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职业经常发生变动,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也是在经常发生变动。“专业”的概念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教育职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应针对不同层次知识基础和不同能力结构的人,因材施教,培养其成为社会需求的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传授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其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成材的需求,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不同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7、的同时,尤其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应当坚持“规格和特色”的有机统一,必须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一生高度负责,坚持应有的规格标准。同时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培养质量应该突出这种人才具有的特种技术应用能力。只有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标准,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具体到教师工作就是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合理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教育、敬业教育为重点的职业道

8、德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还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教学改革要以行动为导向。行动是一个人有意识、有目标、有反馈的活动,工作是一种行动,学习也是一种行动。工作要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是通过工作过程导向实现的;学习要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受体,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职业教育的三要素是学生、教师、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基于主动、自我调节、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学生是在主动存在与受动存在之间转换;教师是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指示、描述、启示意义的教,教

9、师是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之间转换,当学生主动存在的时候,教师是反应存在,当学生受动存在的时候,教师主动存在;情境则是基于项目、案例和问题意义的境,情境是整合而存在的。总之,职业教育改革要实现从结构导向的教学向行动导向的教学的转变,由静态变为动态,由知识的传授向认识的传授转化,即知识产品的自我再现为目标变为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为目标;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终端的产品来传授变为教学内容通过认知的过程来传授;课程材料的取舍由教育者来决定变为课程材料的取舍或选择有学生参加;认知结果的复制评价为标准变为认知过程的掌握评价为标准;程式化的知识缺乏动态的适应性变为个性化的知识具备动态的迁移性。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320_职业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4有幸参加这次的学习培训,我感到十分幸运。这是我从教十四年来参加的最有意义,收获最多的一次培训。在为期两周的学习中,我们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