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38717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提问: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二、探究新知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老师谈话: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

2、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课件演示:圆锥体的体积1、2、3、4、5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4、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

3、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V=1/3Sh6、考虑: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7、反应练习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二教学例11、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反应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体积是多少?3、考虑: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圆锥的底面积不直接告诉1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2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3圆锥的底

4、面周长和高,求体积4、反应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体积是多少?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四、随堂练习1、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1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2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板书设计】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19页。内容分析p :买鲜花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创设 “买鲜花”的问题情境,通过“买

5、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详细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根底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展解答,让学生通过交流发如今既有除法又有减法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学情分析p :学生已经纯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纯熟地进展加减运算,上节课又刚刚学习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学生的知识底缊不同,理解才能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来进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教

6、学目的: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开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式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做奖品用的各式花朵。教学方法:用引导法、交流法、观察法。利用课件、图片,创立设了4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p ,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描绘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用鼓励的语言、及时的评价,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学习,课后练习分层进展,使大局部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

7、醒问题师: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准备给妈妈送点什么礼物?(学生说一说)小红准备买一束花送给妈妈,那么,如今我们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1、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图片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才能和口头表达才能,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才能。3、看到那么漂亮的鲜花,小红真想能把它们全部买回家送给她亲爱的妈妈,可是,她口袋里的钱非常有限,只够买两种鲜花,而且每样只能买一枝。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你打算怎么买呢?4、小组内交流。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买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一)探究除加混合运算

8、顺序师:小红听到同学们那么热情地帮她,内心非常地快乐,她还让我替她谢谢你们呢。而且啊,她还说,她最喜欢就是某某同学所想的配法,也就是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们能否动动小脑筋帮帮小红算算,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考虑:(1)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价钱)(2)1枝菊花多少钱?(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钱?(4元)(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价钱)(4)再求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5)好,如今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列式解答。(6)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并说说理由。84=2(元) 2+4=6(元)(7)上节课,我们学过

9、,像这样有联络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谁会?(84+4)那么,这条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设计意图:难点就在于此,通过小组的合作,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合意识。(引导学生说出:1枝菊花的价钱不知道,所以必须先算1枝菊花的价钱,也就是先算除法,再来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总价钱,所以最后算加法。)(8)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9)介绍综合算式的计算格式和书写方法(边讲解示范,边板书)84+4=2+4=6(元)(二)探究除减混合运算顺序师:谁来帮老师想一

10、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1)题目里的“廉价”是什么意思?(2)同学们,刚刚小红的问题,我们一下子就把它解决了,老师相信,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好,如今让同学们先自己独立考虑一下,并尝试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3)嗯,大局部同学已想好了,那么如今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说说吧。(4)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48=3(元) 5-3=2(元)(5)为什么要这样列式?(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价钱比拟谁廉价了。)(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248(7)能说说你的想法吗?(8)你的发言太精彩了,那么,我们在计算时是先算减法呢?还是先

11、算除法?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需要先算出来,所以先算除法)(9)小结:像这样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减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减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10)5-248=5-3=2(元)(11)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真替你们快乐!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1、谈话:花店老板知道,同学们都想送礼物给妈妈,他很受感动,所以特意抱出来一大束鲜花,说:“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鲜花就送给你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智慧给妈妈献上一份的礼物呀?出示花朵计算卡(P19试一试)(同学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来计算,只

12、要你计算对了,花店老板就会把那朵花送给你的,想不想要?加油!)强调:计算时,先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动笔计算,而且要注意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设计意图:延续新课中的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稳固所学的新知,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仔细观察我们刚算过的这6个算式,都出现过什么运算?(有加减法还有乘除法)归纳小结: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师:恭喜这些同学得到了这么多美丽的礼物,这是他们用智慧得到的,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2、老师想知道大家对刚刚总结的规律掌握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们,敢不敢?(P20第4小题)3、森林医生。(P20第3小题)大树爷爷生病了,

13、而且病得很重,让我们帮助大树爷爷把病治好,使它们安康地笑起来,好吗?(先引导学生找现病因,再重新更正)四、总结归纳、提升经历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快乐的40分钟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你有什么收获,快和同伴说说吧。(学生畅所欲言)2、好,我们明天继续相约快乐40分,同学们再见!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五、板书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1、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展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重点难点: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计算。2、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准确计算。教学准备:购物小票、购物单

1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课本超市购物图,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师: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助她。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付款、实付款、实收、找零。3、师: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1、核对小票。师: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我们可以怎么帮她?2、汇报学习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列式:2

15、0-12.30+4.85。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列式为:12.30+4.85+2.85。4、师生小结算法。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计算时,一样数位要对齐。三、练习运用,体验成功1、模拟购物。师: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文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2、反应练习。1师:在计算这几种商品的总价时,你有比拟简便的算法吗?2小组交流。3师生小结: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